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食在广州玩在杭州

皇帝摆了摆手,说道:“让他们进来!”

没过多久,太子和汉王便来到了帐中。刚进到账中,汉王便匆忙地表示自己已准备好,可以给皇帝准备晚膳了。

皇帝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说道:“如此便下去准备吧!”

听了皇帝的话后,汉王便去厨房准备晚膳了。皇帝也没留太子,说自己想要和朱瞻基、朱云怡对弈下棋,不想见别的人,便把太子打发走了。

等太子也退下后,皇帝便和朱瞻基下起了棋,朱云怡则依旧在一旁为爷孙二人泡茶。

皇帝今日的精神不错,和朱瞻基连下几局都没有失败。直到两个多时辰后,他才感觉有些累了,这才说要去龙榻上休息会儿。

于是朱瞻基便伺候皇帝去休息,朱云怡则退下了。

等她回到自己的帐中时,发现郁且狂、英国公、沐斌、太子夫妇和赵王夫妇都聚集在那里,却没见到张可婉的身影。

见朱云怡回来了,太子妃立马上前问道:“云怡,父皇呢?”

“父皇和瞻基下棋累了,说是要休息会儿。”朱云怡答道:“于是我便回来了。”

见众人都在这里,神情焦急,朱云怡便知他们是在担心此次比赛,故而问道:“二哥应该快准备好晚膳了吧?”

太子妃点了点头,答道:“据可靠消息,汉王夫妇对饮食起居的要求极高,平日里常备八名庖厨为他们准备一日三餐。这八人分别擅长做鲁、粤、苏、川、浙、徽、闽、湘八大菜系,可保他们夫妇顿顿都是美味珍馐。这次领兵北上,汉王也带了这八大庖厨,此刻他们正在厨房里亲自指导汉王下厨。”

听了太子妃的话后,朱云怡不由得皱紧了眉头,沉吟道:“父皇只说让大哥和二哥各做一桌晚宴,可没规定不能有专业庖厨在一旁指导。二哥的帮手涵盖八大菜系,他本身对厨艺也有些底子,只怕这次他是志在必得呢。”

太子等人在此之前也没料到汉王会带着八大菜系的庖厨北上,因此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为了鼓励太子,赵王便故意笑道:“二哥固然有八大菜系的庖厨指导,但云怡厨艺天下无双,连父皇都说宫中所有的御厨在云怡面前也会黯然失色。等明天大哥准备晚膳时,只需云怡在一旁指点一二,还愁比不过那八个乌合之众?”

从赵王的语气中,朱云怡也听出他不是特别自信,倒像是在强行给太子壮胆一样。她虽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厨艺,但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况且汉王的那八个庖厨又都是烹饪八大菜系的好手,一旦他们博采众长,自己也没有必赢的把握。加之汉王还有一定的厨艺基础,太子却是真正的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因此朱云怡也不禁极为担心。

然而她再怎么担心也于事无补,此时汉王正在那八大庖厨的指导下志得意满地在厨房为皇帝准备晚膳,而营帐里的众人却一筹莫展,连一向机警异常的郁且狂、太子妃和赵王也无计可施。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皇帝身边的伏煌突然来到营帐里传旨,说汉王已准备好晚膳,为了公平起见,请太子夫妇、赵王夫妇、英国公和朱云怡都去行帐看看。

沐斌不愿参与夺嫡之争,也不想因皇帝认出自己而多生事端,便没跟着众人前去。朱云怡和赵王心想郁且狂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关键时刻能帮上大忙,便带着他前往行帐了。

没过多久,众人便来到了行帐中。只见帐中摆着一张红木餐桌,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精致碗碟,碗碟里的菜肴冒着热气,趾高气扬又肆无忌惮地闯进众人的鼻腔。皇帝坐在餐桌的正中之位,虽然脸有病容却极有威严,看不出其中的喜怒之色。汉王站在一旁,神情极为得意,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朱瞻基站在皇帝身后,虽然极力表现出一切正常的样子,但郁且狂还是注意到了他极力隐藏的慌张与不甘。

见太子等人来了,皇帝便摆了摆手,说道:“朕想你们兄弟俩乃公平比赛,故而才让伏煌来喊你看看,等明日待你准备好晚膳时,朕也会让老二来看,好让你们不管输赢均能心服口服,免得你们私下说朕偏心于谁。”

“儿臣不敢!”太子和汉王同时说道。

皇帝冷峻的脸上依旧不见喜怒之色,他摸了摸带在手指上的玉扳指,然后对汉王说道:“老二,先介绍一下这几道菜吧!”

汉王急忙答了声“是”,然后挑衅地看了太子一眼,接着指着餐桌上的菜说道:“此番儿臣一共准备了九道菜,‘九’谐音‘九’,是个极为吉利的数字,在民间也深为百姓所喜。儿臣之所以准备九道菜,便是取‘九’之谐音‘久’,借此表达祝愿父皇长命百岁、江山长治久安之意。”

本就病重的皇帝听了这番话后不由得甚是欢喜,原本冷峻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见自己成功逗乐了皇帝,汉王又是高兴又是得意,他又挑衅地看了看太子和太子妃,然后笑容满面地给皇帝介绍起了第一道菜:“这是深井烧鹅,乃由地地道道的广州深井村的乌鬃鹅制成,色泽金黄、香气四溢,是再经典不过的广府菜。常言道食在广州,玩在杭州,粤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油而不腻、嫩而不生,这道深井烧鹅又是粤菜的经典菜式,可谓集粤菜之精华,父皇快尝尝。”

说完他立马给皇帝夹了一块烧鹅腿。

皇帝浅尝了一口,觉得味道确实不错,便问道:“你说这鹅是地地道道的广州深井村的乌鬃鹅?”顿了顿后,他又问道:“怎的烧鹅身上还会有荔枝的清香?”

“正是!”汉王十分得意地答道:“一来这乌鬃鹅来自深井村,二来制作烧鹅时需在地上挖出一口干井,再往干井里藏一口大缸,之后在缸中放入烧得通红的荔枝木炭,再用铁钩别腌制好的乌鬃鹅放在缸口反复烘烤,如此烤出来的烧鹅便多了丝荔枝的清香,而这丝清香也正好可以恰到好处地解除烧鹅的腻味儿。”

介绍完深井烧鹅后,汉王又指着另一道菜说道:“此菜名曰汆西施舌,乃经典鲁菜。西施舌产自鲁东南海滩,肉质鲜嫩、色泽洁白,同时又鲜美无比。鲁地不仅是久负盛名的孔孟故里,亦是闻名天下的美食之乡。因其背山靠海,恰如《史记》所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故而鲁菜中的水货海鲜亦数不胜数。鲁菜味道鲜咸,用料讲究质地优良,调味追求咸咸纯正。这道汆西施舌不仅原料产地正宗,做法更是地道,乃是真正的‘海味’,父皇只消尝上一口,便会赞不绝口。”

听完汉王的介绍后,皇帝便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让他意外的是皇帝并未像自己预料的那样赞不绝口,尝了一口后,皇帝便把筷子放回了筷托上。

汉王估摸不透皇帝心事,便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介绍道:“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不仅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美食也数不胜数,不然‘浙菜’也不会在八大菜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这道龙井虾仁乃是由明前龙井配以西湖中的大虾静心烹饪而成,食之嫩滑鲜美,同时又不乏龙井的清香。儿臣知父皇素爱云南普洱,但这西湖龙井却也别有一番风味,父皇不妨尝尝!”

说完他便亲自给皇帝夹了大虾。

皇帝尝了一口,点头道:“不错!”除此之外便再无赞赏之语。

汉王本以为皇帝会对这几道菜赞不绝口,没想到却如此反应平平。他想或许是皇帝尚在病中胃口不佳,便又继续指着另外一道菜介绍道:“父皇,此菜名唤包公鱼,乃庐州传统名吃,属徽菜系。徽商晋商两大商帮的足迹遍布四海,汤浓厚重、味鲜浓郁的徽菜也随徽商的足迹而名扬天下。这道包公鱼便是徽菜中的经典菜肴,因烹饪该菜的鲫鱼背呈黑色,宛如铁面无私的包公,人们便以戏称此菜为‘包公鱼’。制作此菜时,需将腌制好的黑背鲫鱼连同莲藕上入蒸锅,先用大火蒸熟,再改文火焖炖,出锅后放上葱丝、枸杞和酱油,再用热油激发香味即可。这样做出来的包公鱼骨酥肉嫩、鲜美可口,可谓无数在外经商的徽州商人魂牵梦萦的故乡之味。”

想到徽商向来吃苦耐劳,徽州、庐州等地亦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皇帝不禁连连点头以示赞赏,冷峻的脸上亦重新泛起了一丝微笑。

汉王误以为皇帝是在夸奖自己,于是兴高采烈地给他夹了一块包公鱼,然后又更加卖力地介绍起了下一道菜:“父皇请看,这道汁明油亮、色泽淡黄的菜名叫红煨鱼翅……”

“红煨鱼翅?”皇帝打断了汉王的介绍:“朕记得小时候听孝慈高皇后说起过此菜,倘若没有记错,该菜是湘菜中的经典菜式吧?”

“父皇博学多识,儿臣佩服!”汉王急忙笑着说道:“这道红煨鱼翅正是湘菜的经典菜式,是用鱼翅加鸡汤文火慢煨而成,清鲜糯柔、汤汁浓郁,食之口颊留香。”

“这又是鱼翅又是西施舌的,想来耗费也不少吧?”皇帝并未动筷,而是问汉王。

汉王把头一扬,以满不在乎的语气答道:“父皇是九五之尊,为江山社稷、黎民苍生殚精竭虑、宵衣旰食,自然应该享用世间最珍贵的山珍海味,否则当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对此皇帝并未做出评论,他只是笑了笑,然后吩咐汉王道:“继续!”

于是汉王又指着另外一道菜介绍道:“启禀父皇,这是水晶肴蹄,乃专人从镇江快马加鞭运来,在苏菜中也算是傲视群雄。此菜看上去肉红皮白、白处晶莹剔透、宛如水晶,单看外形便能俘获无数食客的心。一旦食之便会发现它不但秀外,更称得上‘慧中’二字,其肥瘦相间、酥香嫩鲜,瘦肉香而不柴、酥脆可口,肥肉油而不腻、油润滑shuang(爽),食之让人回味无穷。镇江人享用此等美味时,还会配上当地特产的香醋、黄酒等调料,更是美味无比。”

听完汉王声情并茂的介绍后,皇帝并未立即品尝那道水晶肴蹄,而是摸着玉扳指问汉王:“镇江离草原相隔千山万水,派人送这水晶肴蹄来此花费几何?”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食在广州玩在杭州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