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四十冰风忽起(一)

自从那天和净空法师一番交谈过后,萧慎虽然好像还是和以前一样,似乎他真的只是普通的聊了聊天,学到了这么两个典故。但是没什么事情可以干的时候,他又难免会想起长宁寺墙上的红莲花,当然更多的是因为红莲业火,和红莲业火曾经的故事。既然拿了《莲花遗书》,便是半个莲华尊者的传承人,这位前辈到底何许人也,也是要知道才好。

他第二次见到比丘尼是在长宁寺的道场上,那位老尼和颜悦色地坐在蒲团上,膝盖上摊开一卷《华严经》,正在娓娓道来,为弟子讲解其中内涵。寺门是敞开的,声音可以称得上洪亮,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可以驻足倾听。长宁寺里的学子文人也都跑到廊下来。叶蓁蓁是个没耐性的,她一边听着,一边拨动着头上的花作蝴蝶佛手金钗,在秋日下,青丝间的宝石熠熠闪光,如同女郎的衣上绣花一般美丽。然而这般明亮的宝石仅仅是稍微做点缀,草草地挽在女郎的长发之间。

寻常的金银首饰,便没有那么明亮,唯独花作金银错能有这样的色彩。花作因为其繁琐,现在已经不多见,而兴盛于两汉之前,错者金涂,以其繁琐闻名于世,纵使过去千百年,用金银错手法鉴刻的纹章依旧不会失去它们的色彩。东汉张衡有篇著名的《四愁诗》,便写了这么一句:

美人赠我金错刀。

固然知道鎏金总是和美人相配的,萧慎不由得看了一眼叶蓁蓁,巧在叶蓁蓁也正无聊的四处看,散漫的目光扫到了他,突然又转回去。手上已经悄无声息地把金钗拨弄正了,虽然依旧靠在走廊的柱子上,却悄悄地站直了,凝神听起净空法师所讲的佛法。萧慎又往殿内看去,四周隔着帘子,下边打坐这几个小僧人,只能听到净空声音在长宁寺里面回响。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当真是精妙绝伦的偈语。等到净空法师和蔼地问道,可还有什么疑问,萧慎便马上拿出了净空法师之前不愿意回答,而一再回避的问题:红莲业火。

“红莲业火会不会有主人?这……本来不成言论。红莲便是红莲,业火便是业火,世人便是世人,本就是不相干的事物。就如同红莲本是空,世人依然……”

后来说了什么,萧慎完全不记得了。他从小家里养父母有点奉道,耳濡目染地知道了很多仙啊、道啊、经啊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最讨厌的是这些玄而又玄说辞。如果是念书的时候,书上内容晦涩了些,或者讲习术衍术数的时候,翻来覆去的几句话就是不好懂,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只能怪悟性不够,自己多看几遍。

可是一轮到这些“精妙法门”,听起来好像这几句说了一些了不得的事情,仔细一想,感觉有又什么都没说。对此萧慎是听辄心烦,见辄生厌,只好把前日听到的言论都抛到脑后,连带着莲华尊者疑问都咽到肚子里,再也不说半个字。

讲经结束后,照例是要留下这些大香客在此吃素餐。这倒是因为巢湖先生有事出门,左右几日便回,放了这些学生的假。叶茂坳不过妹子,这几个一连几天都在长宁寺里待着。在寺庙里自然要吃素,几天下来,萧慎这样常年在山上修行,没什么讲究的人,没觉得有所谓。倒是几个大家出身的少年少女,是最先感到不太顺心了。

没等萧慎来得及吃晌午的素餐,晚上画舫集宴的请帖已经借叶茂之手递过来了。不过请帖上的字只见秀丽而无太多章法,反观纸上的金色飘花,一道亮似一道,加上这急不可待定下的时间,这画舫集宴,明显是出自叶家某位女郎的手笔。

萧慎接下了请帖,翻到后面,却是还有一张,没有署名,看样子是约他九月游猎的,言辞虽然严谨,但是有着不容回绝的味道。萧慎翻来覆去看了两遍,游猎之事向来和他没多大关系,也不知道是何用意,转眼已经不见叶茂的人影,只好走到一旁找赵听松说话。赵听松在一边拿起帖子读了又读,递给婉然和倩兮,说道:“也有婉娘和倩娘的名字呢,下帖子的人倒是心细。”

他没说是叶家郎君,估计已经是猜到了,真正想请客的人其实是叶蓁蓁。

“你们医师不是不讲究吃素嘛,出去宴会也好。”萧慎想起来前几天在耿宅的交谈,说道。

赵听松闻言笑了,说:“从医师的角度,是不建议人常年食素的,尤其是未长成的人。但是普通人家,还是要首先考虑能不能吃得起肉的问题。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是清苦习惯了,又不去打猎,吃肉的日子,也无非是山上养的一些家禽,和在寺庙里也没太大区别。”

“有钱人家为了积功德吃素,也和贫苦人家吃不起不一样。”萧慎轻轻叹一口气。

“我听说仙家有种仙丹人吃了可以不饿,也有的可以吃了好几天不用吃喝,是这样吗?是不是所以,仙人才不食人间烟火的。”赵倩兮把帖子看完了,还给她二哥哥,凑过来好奇地问道。

“这都是哪里的传说。”萧慎无奈道,自从下山以来,他已经见过太多对仙家的误解。“就算是有些灵丹妙药能够有辟谷的功效,也是十分珍稀难得,而且多半是建立在服药之人有一定修为的基础上。你看门阀世家也代代出修士,如果真的有这种让人几天不吃不喝的丹药,纵使炼制的时候花费多了一些,这些世家也会早早的准备下来,用以征战之需,哪还用……”

“若是能有这样的仙丹,哪还用北府兵年年辛苦屯田,还要调动整个江南的粮草呢?”

距离巢湖四百里之外的建康,宫廷中一盏方炉点着着明亮焰火,阵阵灵猫香散发开来。向飞白端着地跪坐在原地,为少年天子解惑,他有理有据地说道:“即便平时训练的时候,是要吃粮食比较合算,但是一旦战争起时,不说仙丹神乎其神的用处,但凡能带想个法子让粮草轻便一些,就是如有神助了。”

司马曜方才是突发奇想,现在冷静下来,便耐心听向飞白讲着。

“如果神仙真的有能堪比几万大军的力量,那历来历代一定会有人用的。姜子牙有着能用封神榜的神通,但是随武王伐纣,所借助的,其实还是天下归心的民众。而汉末张鲁想要称霸于汉中,其家中历代奉道,门下奇人异士诸多,连百姓都被招为所谓鬼卒。他自己也是得到的大能,一度试图称王,可是最后在大兵压境的时候,不也对魏武帝献礼称臣了吗?”向飞白一边说着,先举了举世皆知的渭水垂钓的典故,又说了一个近代的事情,看着司马曜听懂了他的意思,他语调从略有急促变得和缓。

“南桓北谢,的确是朝廷肱骨不假,太傅更是一心为国,亲自决策,摒除了许多门阀弊病。但是南渡以来,王谢桓庾家根枝之深厚,近迫于汉之霍光。**”

说道这,他停了一下,看了看少年天子的神色,恰巧没错过当中闪过的一丝亮光,便知道自己说中了司马曜的心事。年纪上来看,少年天子比他那位师弟萧谨之还小上将近两岁,皇权不稳,抱着仙道万能可以解决一切的想法,也是情有可原。王、桓、谢几家先后执政,也不乏修为深厚的,但是朝中之人总归不会把仙家事情都拿来说。还好天子现在垂问的这个人,却是政法、军务略通,在修炼上也是有门路的,如真的是选对了人。

然而究竟向飞白不敢把自己想出来,能对抗门阀世家的法子,譬如阻止田产兼并之类的,一股脑都说出来——何况就算他畅所欲言地献策也无济于事,一袭布衣,他便挑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处,瞄了一眼殿上书房门外侍立的些许人,然后正襟危坐,恭敬地讲述起来:

“桓献武七策固然有用,却操之过急。现在看来,张鲁倒是有一点可以学,他颁布的《月令》讲,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捕猎,与万物休养生息。此年秋时,陛下可以不大兴游猎,以表明圣虑。至于春时,亲耕以劝农……”***

————————

*《普贤行愿品》中的一篇偈颂。

**东汉权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武帝临终时,拜霍光为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政,封为博陆侯。霍光辅佐汉昭帝,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昭帝死后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霍光去世两年后,霍家发动谋反,全族诛杀。

***古代天子于每年正月亲自到田间耕作,表示重农。是一想流传已久的祭祀仪式。《礼记·祭统》:“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汉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春亲耕以劝农。”;桓献武即大司马桓温,谥号献武。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四十冰风忽起(一)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