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三四赵氏孤儿

萧慎和赵听松穿过门里,眼前是一道漆木淡淡雕着几朵荷花的屏风。过了屏风是走廊,走到了一片开阔庭院。

庭院中间有浅浅一池水,两株低矮月桂在池旁,手掌深水的没有风也会吹起波澜,烟黄浅白的桂花随着波澜飘香,竟然是一池活水。庭院两旁的椅子稍稍有些旧的斑驳痕迹。两边台桌上摆着青瓷的镂空香炉,里面的香灰早就熄灭了,满院子都是桂花的味道。两旁还有青瓷的瓶子,仔细一看瓶耳姿态各异,分明是越窑千金难求的佳品。

乍一看,宅院里无金无玉,低调的非常,可是细细品来,那一点讲究的装饰背后,实在是泼天的富贵。

萧慎当然不知道向飞白在皇帝面前说自己是清贫人家,但是透过这一方景色,倒是觉得原来在成州自家算是颇有产业,这么一比,倒是什么也不算。恐怕在士族以外,和这位耿昌盛公相比,其余人都算贫穷了。况且就算是士族,不算上王、谢门阀,也有很多那不得意而困顿的,说是泼天富贵,并不为过。

让人惊奇的是,这些人面对素不相识的萧慎,也都尊敬非常,让他感到着实怪异。当下和赵听松说道:

“辛苦赵二郎君了,我方才还好奇为何足下能一眼认出我,不够听到了师兄的名讳,觉得一切又不奇怪了。”

赵听松虽然瘦弱,笑起来是儒雅且有风骨的。方才几句闲谈,萧慎才知道赵听松原来是东南临海郡南边,温峤岭南永嘉人氏,自幼学医术,师从名医,住在章安县的山中。难怪他随身总有着不易察觉的药气,身上佩戴着灵石,虽然没什么武力,却能布衣青囊而行走天下了。

赵二郎君闻言笑了笑,说道:“向先生安排什么事情,那当然是条理分明的,道友只管安心。”他称呼向飞白却不叫道友、郎君,也不是以名字称呼,只说一个很有古风的敬称,叫先生这么一个称呼隐逸文士,而非仙门修士的称呼。萧慎便顺口一问:

“我向来知道师兄人脉广泛,想不到他在江湖上的名望,比我想象中还高一些。”

“何止是江湖名望。”赵听松小声说道,虽然压低了声音,但是并没有做出鬼鬼祟祟的动作,依然坦荡讲话。“我曾经跟着师兄为琅琊王家人治病,认识的向先生,连琅琊王殿下见到向君,也是恭敬地叫一声先生。”

萧慎一开始以为说得是琅琊王氏,等听到“殿下”这个词,才恍然大悟,原来向飞白认识的,竟然是那位真正的天子亲弟。他在山上一直和向飞白交流颇多,知道师兄在世上认识人多名士公卿,也知道他的聪慧和深思远离,只觉得向飞白温良儒雅,如同自己的半个师长。但是萧慎万万没想到,向飞白竟然比自己揣测的还要思虑深不可测,到底还是自己修仙几年以来太过于闭塞,故落寡闻了。

赵听松看到萧慎惊讶的脸色,只当他是年轻还不知道当中深浅,便说道:“道友也不必担心,以向先生之明智,不会深陷政治之中,纵然交友广泛了些,也应当不会连累宗门。”

“师兄秉性清正温良,我当然是知道,并没有这些厉害相关的忧虑。”萧慎笑道。“我只是单纯的意外而已,平常师兄和我说过一些,但是毕竟皇家也不是什么人都见得到的。”

“正是这样才显现出不凡呢。”赵听松也笑着说。

“既然这样讲,那赵二郎君也是一样了不起的人物。”

“听松不过是一介种药医师,行走江湖,为人排病解忧而已,哪能和王府座上客相提并论?”

客气寒暄,说说笑笑之间,老仆也不多嘴,引着路穿过绕来绕去的回廊。萧慎虽然说着话,偶尔也留意了一下这座大院的构造。院子比从外面看起来大很多,北边大多是仓库下人的院落,偶尔有步履匆匆的年轻人从侧门走来走去,也都不怎么发出声音。东方院子很少有人走动,门户禁闭,但是打扫得干净,应该是经常有人来住。

客人落脚在西厢,西厢另有院落,也是精美非常,摆设低调不失贵气。萧慎的住处已经单独收拾好了,前前后后几个仆人、侍女和童子过来帮忙。这种排场,让在山上修行很久的萧慎突然产生一点不适应。赵听松在院子树下到了一杯刚好温热的茶水,请萧慎坐下,从随身的衣袖里面抽出一个竹筒递给他。萧慎谢过了赵听松,当场打开了信笺。

这是一封长信,封在竹筒里面,用一枚品相一般的灵石封住,必需要灵气才能打开,却只能用一次。竹筒上面也刻着符文,尚且有几分青绿,竟然是灵竹切开一节做成了信筒。侧面刻着一行飘逸灵秀的字:向飞白与师弟萧谨之书。

打开竹筒,里面是一卷细腻的侧理纸*,通体雪白,是产自南方的好物,信纸上有一股夹杂着檀香和陈皮的熏香味道,加上淡淡的灵竹气息,不易腐坏,看上还是不久前写下的。

向飞白在信中先解释了如何在合肥找到萧慎的缘故,原来是他去途中遇到的王安归和绾秋,得知了萧慎刚刚离开大别山,向着扬州诸郡的方向去了,便想到他途中必然进过合肥。正巧有一件事情拜托他去做,于是托故人赵听松送信。赵听松和师门几个人在江湖上行医,经常怀着医者仁心治病救人,这次跟着徽州富商耿昌盛的商队准备先走彭城,再去东海盐城,三地流通货物买卖。因为往北走或许会有兵乱,希望萧慎也能和商队一起行动。耿公和向飞白是很熟识的,可以托付信任。

至于到底拜托萧慎的是什么事情,接下来便是文采斐然、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总而言之,就是写天子嘱托他的事情,因为“岚儿纯烈,余下筑基弟子术法欠缺”思来想去便唯有谨之师弟你才能出众,还是太一修士,能担此大任了。自己尚在建康,不便于出面。向飞白说的很详细但是行文活泼轻松,末尾夹着一张纸条。这张纸便更不一般了,上面细细金线勾着花纹,只不过寥寥几个字:

“有劳谨之先生一去射阳。”

尽管赵听松说过的话已经让他有了预备,但是看到这些事情,萧慎依然有被震惊到。他把纸条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字迹风流飘逸,却不够老练,看得出写字的人年纪并不大。没有落款,不过从向飞白字里行间,萧慎猜出这应当是天子的手迹。只能无奈一笑,仔细的收好,感觉自己仿佛是被师兄突然卖掉了一样。

他当然不是抱怨,少年心里想着,下次见面一定想办法让师兄把人情换回来。然而他却忘了师门中平时玩笑的打打闹闹里,除去张瑶对这些表示冷淡,萧慎年少,聂岚脾气又是一点就着,他们可从来没有斗的过狐狸一样的向飞白的时候。

他刚刚合上信纸,收到衣服里面,院子里忽然有一个女孩子探出头来,用清脆悦耳的声音问道:

“是二哥哥回来了吗?今天有没有找到想见的人?”

“倩娘?过来坐?”赵听松回头,看到小女郎,笑着招呼。

本朝男女大防不怎么严,况且是江湖儿女,都潇洒随性。被叫做倩娘的女孩子看起来十四五岁,扎着小姑的头发,穿着一身藕荷色衣衫,秀丽如出水芙蓉。听到这句话,蹦蹦跳跳地走过院子,走了几步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一样,又往回去,从里面院子里的椅子上拉起另一个小女郎,略带口音的官话说着:

“要见客人嘛,婉娘你也出来。”

另一个女郎穿着和她大体相似,更加素净一些,没倩娘这么多言语,表情有些淡淡的,不过被生拽过来,还是露出了恼怒的笑。回拽了一下倩娘。她手上还拿着一册书,食指夹在没看完的地方。倩娘刚一松开她跑过来,她便打开书,仔细记下读到了那里,然后合上书走了过来。两个女郎坐在另一边的长椅上。婉娘端正坐着,板正但是眼神清澈而充满灵气。倩娘则活泼飞扬,左顾右盼,拨弄着盆栽里的桂花。

“这两个是我师妹赵婉然和赵倩兮,年少无状,让道友见笑了。”赵听松说道,又介绍了萧慎:“这位便是萧慎,萧谨之道友,太一宗的修士。”

两边见过礼之后,萧慎问道:“这两位是令妹?”

赵听松摇摇头,说道:“其实我们一个师门都是师傅捡来的孤儿,不管是原来有人家抛弃不要的,还是父母双亡的。师傅每次出关都会救济一些孩子,把孤儿带回山里养大,学习医术,所以跟着师傅姓赵。”

萧慎听到赵家师门故事,便感叹到:

“尊师定然是医术高深,医者仁心。教出来的弟子也灵秀。”

————————

*侧理纸,晋代名纸,因所用原料为“水苔”,故亦称“苔纸”。它是晋代越人以水苔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纸,又称苔纸或台笺。因其纸面上纹路纵横交错,斜侧错落,故称侧理纸。再者水苔别称陟厘,故有陟厘纸名。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侧理纸万番,此南越所献。后人言陟理,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斜侧,因以为名。」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三四赵氏孤儿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