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三一与山水别

时候不早了,雾气越来越淡,夕阳的光华透过薄薄地白雾照射到山谷里,变成了和丹桂一样的橘红色。夕阳越是西倾,颜色越是和火烧过一样,可是天时却越来越凉了。

离开鼎中,和离开阵法是两回事。八卦阵神机鬼藏,入其中半晌不觉,走出去,也等到走很远了才能知道。

萧慎走了一会,抬起左手,手腕上两股细绳拴着的火灵珠已经不再闪耀,像是一个普通的护身符。每次看到火灵珠,总让他想起刚刚走进师门的那一天,天地之大,自己也不是无处可归。

甚至可以说,有时是这种心安,带给他临危不惧的勇气。如果从胡牧之的角度,他会贬低萧慎,说他在和人有争端的时候抬出太一宗名头,未免不像是自己能担当的样子,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萧慎已经是个修士出山应该有的气势:问天求道,担当因缘,本心清明,无往不复。

假以时日,能在通天之路上走多远,自凭缘分。但是仅仅再筑基的年纪,本心这一关,用太一宗和南派诸门的道理来说,已经差不多过去了。

几人入谷的时候,密云不雨。等到破阵而出,又雨迹流离,好一会才暂且停下。刚下完一层薄雨,雨晴烟晚,细水浸润到土地下面,渐渐地路上看不到什么水迹。山间微雨过后,草木润泽,如针脚一样密密麻麻的雨滴,其实没将衣袖打成大雨那样凌乱的斑驳。只是走在路上的人衣衫颜色也深沉了一些,除了萧慎道袍若云,虽然历经风波沾染了些尘杂,仍旧俊逸清朗。风徐徐而过,山间岚雾清凉,兼之有六月阳至的沉闷。萧慎悄无声息地走着在下山的山路上,路谈不上泥泞,可是也湿润得不太好走。

“王小郎君。”

他忽然停在雾气将散未散的地方,叫住了王安归。郎君这个称呼通常都是称呼勋贵子弟的,有时候也当做对少年人的敬称。王安归听到了却并没有意外,宛如平常有人叫自己一样,转头看来人。

“什么事么?”

“能不能把你的剑借我看一下?”萧慎说道。

一个小小的请求,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王安归当即解下了宝剑,递给了萧慎。萧慎两只手接过,离得近了看一眼,平端在身前。他端着剑的时候是稳重平和的,忽然眼睛一亮,握住剑柄,“唰”地一声重剑出锋,明晃晃的好像深冬的雪后初晴,清亮在天地之间,让人不敢直视。

剑已出鞘,便又寂静下来,却如大音希声。他翻转剑锋,棱角的一面对着夕阳,深沉又明亮的光芒映照在剑上。剑有些古旧,可是没有饮血过的杀气,只留下了年华的斑驳,一道影子有些跨过千百年间的苍凉。夕阳下,看得到剑身印着两个篆体古字:子乔。

名字好生熟悉,好像在哪本书里见到过,难道是它的前任主人?现在,约莫是这把剑的剑号。

原来两汉有首古诗,流传已久,里面便提到过这个名字: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本来是个平常的典故,可是子乔在正典里是少称呼的,萧慎虽然有一直读书,但是也不是过目即忘,这些记载不多的他都没看过,间或是看过也就忘了。两汉之时的古诗流传不定,也没有作者的姓名,直到从此时起再许多年后,这首诗编入《文选》,仙人王子乔一句才广为人所知,变得耳熟能详。

然而就算他记得这是哪一位仙人,或者传说里的人物,有有什么用处呢?他知道夏王启的名字,也没全然知道征伐天下的故事和启王留下的言语,所以知道和真的知道是两回事。

萧慎用子乔剑比了一个起手式,剑尖向前。忽而运起灵力,轻轻一挥,一道平稳中暗含凌厉的剑气飞了出去。剑还在他手上,但是虚影的锋刃,拨动着空无一物的半空中,眼神够仔细的人才能看出一片狭小区域的景物微微扭曲了片刻,带起枝叶稍动,然后刀光剑影都湮灭在夕阳残照里。

没有任何奉承的意思,他脱口而出:

“好剑!”

王安归笑了,这种矜傲不像他从师姐、师门处的狐假虎威,而是从骨子里的自豪,他用理所当然的口吻说到:

“当然是好剑。”

若前文言:重剑锋出,明曜夺目,寒光凛凛,铮铮有声。剑身有流水清澈,立时冻结之冰;辉映是长虹贯日,三生未尽其烈。

过了一会,王小郎君又较真地看着子乔剑,纯黑的瞳仁里满眼的笃定和盛光,彼此相映,他补上一句:

“我以后会配得上这把剑的!”

明明是这么意气的语调,却透露出现在觉得自己配不上子乔剑的意思。萧慎扬起眉毛,不置可否,原来也是这小少年也是自知之明的。

年幼后生,独自背着一把绝世宝剑从南走北,必定不是寻常的。只是不知道到底怀着什么凌云一样的报复,或者必须他去做的事情。萧慎没问这剑的出处,王安归好像也不愿意说,他只知道这把剑一定不凡,背后的故事,也许就像王安归说的那样,等待他配得上子乔剑的那一天,再说不迟。

于是萧慎收剑回鞘,剑吟低沉悦耳,然后再度寂静下来,他把剑还给了王安归。

“多谢。”他说。“也祝你早日修炼到那一天。”

王安归拿回来自己的剑,跟萧慎点点头,不多客气,三步并作两步追上走在前面一大截的绾秋,期冀地问道:“师姐然后要去哪里?”

绾秋向西望去,视线不知道落在何处,半晌回神,说道:“往山中修道吧。”

“是哪座山中?”一听到这,王安归急切地问道。绾秋没回答,只是继续说下去:

“然后,回宗门,听说宗主要去北方,我倒想看看哪一个想拦着我回去。”说这句话的时候,女郎缥缈迷茫的声音变得决绝,当中傲气,不知道是不是袭传自师门里,那位有名的先宗主阁下。

“我要去鄱阳办一件事情,豫章附近多有名山仙踪,师姐要不要一道过去。”

“鄱阳吗?”萧慎听到了这句话,于是说道。“如果你去的话,能不能帮我提韩夫人问个安好。她是我太一宗一位师叔的亲姊,我曾经送韩夫人离开襄阳城。”

“请问这位是……”

“朱家的韩老夫人。”

王安归低头思索。

“莫非是玄素道君的亲人?南阳韩氏的长辈?”

萧慎仔细想了一会,答道:“应该就是,如果方便还请代为问候。”

“一定方便。”王安归说道,继而偷偷看着绾秋的脸色。既然大家都方便,她在入关的时候也无所谓到底在哪里,便应允了。慢慢走到山谷下面,滩头一片碎石乱琼,迎着西方烧着一样的垂云残日,青白和金赤交织在一起,熠熠生辉。

想起自己第一次出远门,这几天来的经历,王安归忽然感叹到:

“萧谨之道友说是幻境,可是幻境里的事物却和真的相差无几。”之前聊着的时候,才发现从不同的地方走,看到的回忆也是不一样的。

绾秋仙子看起来却兴致寥寥,只补了一句:“都不过是和一梦一样罢了,幻境里的,自然都是幻想,做不得真。”

“那既然如此,你我难道都是梦里人吗?”

萧慎觉得这句话说的太过过于哀婉了,看破虽然通透,但是一切都当成虚妄实在是有些过了,所以说了这么一句话来劝勉她。可是绾秋听到这句话,好像被当中隐藏着的、似真似假的灼热烫了一下,再一想又觉得是自己多心,仿佛君与我都是梦中见到了。梦一醒来,也就各自飞散。

萧慎说的这句话,如同在问:你难道也是我梦中人吗?或者我是在你梦里?如果是这样,那真正的那个人,又不知道在何处了。

迷迷茫茫地走着,不知道萧、王二人又讲了些什么。突然又听到他说:“既然如此,那萧某就不耽搁了,如果日后有缘,那或许江湖还能再见呢?”

“会再见的,萧君,萧谨之……一路平安。”

想起这就要分别,绾秋一双明眸看着他,不过几天相处,却经历了起起落落、阴差阳错,好想过去了很久一样。她眼睛里面似是有千言万语,可是最后说出来的话,也只有一句莫名的,会再见的,一定会。

“仙子也一路平安。”

萧慎说罢,还有淡淡的、难以说明的遗憾,忽然他视线转移到滩外,露出惊喜的神色。原来那匹枣红色的骏马并没有跑远,这通灵性的动物还在原来的地方安心地等着主人,当下就走过来。萧慎打了一个口哨,缰绳已经不见了,只好轻拍两下以安慰。世道大乱,南方马匹紧缺,此时能有这么个朋友一起上路,也是有幸。他先是诚恳地和两人辞别,然后翻身上马,点了点头,轻轻一拉辔头,衣袍纷飞。他便沿着山间小路,渐渐又走上大路,自去了广陵的方向。

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回归自身道心,又有何咎呢?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三一与山水别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