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十一饕餮(二)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畏强击单者,名曰饕餮。

修真界还有传说,饕餮是夏王时的异兽,既施恩于先民,也代表贪婪。

汉水之畔,饕餮一样的修士,一双眼睛如同真的凶兽,盯着擅闯自己势力范围的外人,似乎时刻准备截杀萧慎。

萧慎甚至怀疑在那双眼睛的注视下,自己能否成功地将“流云”从剑鞘里拔出。戴着饕餮面具的人一股灵识似乎在锁着他,但是他的修为萧慎却感觉不到,那么至少说,也有金丹的境界。金丹境界的修士萧慎不是没见过,师兄向飞白、小师叔玄阳都是。至于掌门玄漠真君,早就是元婴巅峰的境界,但是这些人从未对他表露过杀意。

面对如此危机,他反而镇定下来,按剑不洞动,寻找一丝脱身的机会。

饕餮贪婪的眼睛似乎对眼前的人感兴趣了一会,就不再觉得有趣,也并不想追究,只是隔空点了点萧慎,说道:

“刚刚下山的小道友,遇到一点奇遇,不晓得其中利害嘛,也很正常。今天呢,我就先饶你一命,你我可以江湖不见。不过,奉劝你一句,以后切莫再多管闲事。”

这句话说得口气滔天,但是以此人比萧慎高上一层的修为,就是直接贬损萧慎,他最好依然默默地听着。那人似乎有急事要办,带上鬼妖童子,一把拿起那张写了字迹的黄纸就要走。妖童龇牙咧嘴地比划了一阵,最后似乎不情不愿地跟着他走了。眼看他便要脚底生风,神行而去,萧慎微微张了张嘴。

有一句话,他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一旦讲了,如果对面这人是个心胸太狭隘事情,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但是不讲,他心里总有一团疑云不慎明朗,何况萧慎灵识敏锐,他感觉的到眼前此人修为大概并不圆满,而是前不久经历过什么,灵力略有亏损,真的争斗起来,萧慎未必逃不了命。

俗话说的好,能问出“不知当讲不当讲”的人,八成是要嘴欠讲出来的。他一时心里百转千回,无数的思绪其实早在他想起的一瞬间就已经决定好了。萧慎扬声说道:

“那请问这位道友,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一句,究竟作何讲?凌霄宗从什么时候,也开始靠帮人卖军机求荣禄的勾当过活了?”

那双锐利如枭的眼睛蓦然盯上了萧慎,和之前的对视不同,这回从他的一举一动里,萧慎读出了许多威胁的意味。忽然之间,那原本放在身侧的武器,直接点到离他心口不到两尺的地方,那人在他面前站住了。

这一抬手,从他袍袖子里面露出随意挂着的半红半黄的甘玉,雕以凌霄花,正是仙门出身的修士,常常随身携带的物品。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这句话本来演化自《道德经》中的一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这原本是为了说明隐逸者不与世俗相通的道理,曾经被凌霄宗引以为宗旨。随着修仙南派、北派的演化,凌霄宗逐渐世俗,其和光同尘掺杂了入世的想法,不免变成了含蓄不显、顺势而为的做派。

反观太一宗,虽然一开始是以与天地争立道,但是在南派出尘入仙的主流裹挟之下,其实是远离俗世最甚的,直到这一代为止。

萧慎僵立了不知多久,冷汗仿佛已经湿透了背后。但是他一句话也没有说,执剑的手蓄势待发,等着对方给出一个答复。

“哈哈哈哈哈哈哈——”

饕餮纹面的人忽然笑了,笑声慢慢变大,变成了响彻河滩、翻动波浪的狂笑。河岸树林里枝叶一阵颤抖,不知道是因为笑声震动,还是因为乌鸦从中间飞过。乌鸦大概是被笑声惊扰了,远远地叫了几声,加入了聒噪的行列。而那狂笑着的人,风吹动了玄衣上银绣的飞羽,也像是带着金面具银羽毛的乌鸦。

“你这样很像我师弟,自己学艺不精,还要追慕先贤。你们太一宗的人,还不如回去修自己的大道,以后多出几个剑宗,何必效仿这等不得好死的事情。”

他收回了木棒,散漫地用一只手敲着金光闪闪的符箓。这法器一收,风和浪便平息了。

“那阁下就不畏惧这所谓不得好死吗。”

萧慎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这句话。

那人又笑了:“你知道我这拷鬼的法器叫什么名?我按修士的传统在出山选剑,没有和灵剑结下缘分,却选到了它,它的名字叫‘兴风作浪’。”

“兴风作浪”在萧慎眼前一晃而过,那人的手从法器上划过,复而将玉佩拢到自己手心,毫不在意地把玩了一会,像是自言自语一样地说:

“蛟龙入水,必然兴风作浪,不像那些为世俗的仁义礼信所拘束的人,我当时就悟了,这才是我命里该有做的事情。”

“那我不这样觉得。”萧慎笃定地说。比起在术法上打败他人,饕餮修士好像更在乎自己的处世道理是不是对的,他轻蔑的“哼”一声,只淡淡地说了一句:

“那……走着瞧。我等着看你们一败涂地的那一天。”

一个“你们”似乎意有所指。

饕餮修士刚走一步,又回头扔出一张符纸,萧慎来不及反应,符纸便翻卷着贴在他身上,让他动弹不得。

“既然纸上的字你已经看过,那只好给你个教训,定你两天两夜,事成之后,你可以自行离去。”

河边风大。

风大而且人迹罕至。在这股东南风坚持不懈地吹了一天半之后,终于吹掉了贴在萧慎脸上的那张符纸。所以说定住他的这个人,在符咒领域着实学艺不精,也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术法,没想到呼啸的大风帮了萧慎一次。

符纸方一落下,萧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用手撑住身体,好一会才缓和过来。这种定身和寻常的站立不同,术法阻塞了他的经脉灵力,几乎让他失去了知觉。

他半晌起身,扑打了一下身上的土,展开了一直紧握的左手,手上赫然又是一张黄纸,上面写着:朱序其人,若降则为诈。

看完一遍,萧慎把这半张纸撕碎了,顺风一扬,纸片纷纷扬扬飘到水面上,顺着一湾急流,淹没不见了。

临江远眺,一片平静,也许约定的时间还没有到,秦兵尚未发起总攻。事已至此,不知是不是还有一二分回转的余地。抱着这样的想法,萧慎沿着汉水逆流的方向走去,一路奔向襄阳。

从鹿门到襄阳,走得快的,也不消一整天时间。秦军从北方来,襄阳南面城池尚且完好,唯有西北方一面险些被攻破。许多户人早早散出城外,此时静的出奇,城野一片干净,空旷得像是没人来过。远远的看见萧慎一个人走过来,南面不高的女儿墙上响起阵阵风簌簌一样拈弓搭箭的声音。

“来者何人?太守有令,城门一概不许进出。”

萧慎早就想好了说辞,他想着城门上喊到:“我是你们太守之母韩老夫人的故人之徒,有要事前来,还请诸位放我进城。”

“他说什么?”身披重甲的人问身旁士卒,那兵士回答到:“这人说他是韩老夫人的故人的徒弟,想要进城。”

守城的偏将半信半疑,但是看萧慎只身一人前来,觉得此人定然不能轻易杀伤。

况且对方说出和太守母亲认识,这位夫人可不得了。前些日子秦兵压到汉水对岸,全城上下都以为北军缺乏船只,又不谙水性,不可能渡河而来,都掉以轻心。唯有韩夫人心怀忧虑,登城巡视,发现城西北角年久失修,容易坍塌。对面北军观察已久,如果攻城,一定是注重羽薄弱的地方,此角必然先破。于是夫人遣家中婢子百八十人,夜以继日地在中城上又加建筑了一座城墙,墙高二十余丈,北临汉水,易守难攻。

不多时候,秦军突然渡河攻城,外城尽失。守城将士继续坚守新城墙,成功抵御了敌人。可以说,没有这位韩夫人都高瞻远瞩,如今襄阳早已沦入北秦的手中。这些他们的性命,也都多亏了夫人才能得以保存。所以萧慎说自己是和韩夫人认识,本来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奸细,但是此时夫人威望正盛,倒是歪打正着地让这些人多了几分慎重。

当然,他这句话并不是信口胡诌。玄素真人出身士族,本家姓韩,和太守朱序的母亲,的确有这么一层亲戚关系。这位白鹤峰主在太一宗对他多有照顾,这么说来,萧慎也算是她的半个徒弟。

听说是韩夫人故人或者别的什么,守将不敢怠慢,和萧慎打了招呼,连忙走下城墙去府上秉告太守。

“故人的徒弟?”朱序听闻,非常诧异。“奇怪!我母亲一直深居简出,应该不曾认识什么奇人异事,就算是之前在家里,应该认识的也是家人。如果是外祖那边的亲族,应该早有消息才对,为何偏偏此时来呢?”

“那,末将应该……”一边说着,打量着朱序的脸色。

“先把他请进城来,待我去问问母亲。”朱序沉吟片刻,决定先把人放进来试试看。“如果是敌军派来都奸细,进了城再杀不迟。”

守将大声答到:“是!”便径自退下了。

朱序走到后堂,把这些事情都给母亲韩夫人讲了。韩夫人年纪不小了,虽然精神很好,可是下午困顿之际,迷糊着一时没想起来。朱序刚想离开,吩咐将士捉拿萧慎,忽然韩夫人一拍大腿:

“哎呀,难道不是我在太一仙宗的那个姐姐,她的徒弟吗?”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十一饕餮(二)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