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板着脸,带着几分同情说道。
“是啊,名单上写的很明白,小顾啊,别紧张,调查组就是了解了解情况,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知道的也别瞎说,配合好工作就行,时间明天上午九点,地点在镇政府小会议室二,别迟到啊!”
王海走了,顾长风瘫坐在椅子上,感觉两条腿都是软的。
调查组!约谈!怎么会找我?!
是因为我上次找记者的事被查出来了,还是我偷偷下乡调查被发现了?或者是那封举报信?不可能啊,我做得那么隐蔽!
无数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子里翻滚,吓得他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浸湿了。
不能乱,绝对不能自乱阵脚!
他仔细回想苏清影之前的布局,她刻意制造的绯闻,她那些意味深长的话。
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调查组的到来,是不是就是这个契机?
约谈自己,是调查组的意思,还是苏清影的引导?
如果是苏清影的引导,那她的目的是什么。
让自己去作证?可自己手里并没有铁证啊!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在严肃的调查组面前,算个屁?搞不好还会被钱大勇反咬一口,说自己诬告!
可如果是否认,一问三不知,那调查组会怎么想。
会不会觉得自己心虚,或者毫无价值,然后对自己失去兴趣。
那样的话,不仅帮不到苏清影,可能自己这无能的表现,反而会坐实钱大勇他们泼来的脏水。
这一刻,顾长风感觉自己像是被放在火上烤,进退两难。
他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手机,几乎想立刻给苏清影发个信息问问该怎么办,但手指碰到屏幕,又硬生生停住了。
这个时候,任何私下联系都可能被监控,都可能成为新的把柄,一切只能靠自己临场发挥。
整整一个下午,顾长风都心神不宁。
张伟几次晃过来,说些长风兄弟明天要出息了,以后高升了别忘了兄弟们之类的风凉话,顾长风都只能勉强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应付过去。
下班铃一响,他就像逃难一样冲出了镇政府。
回到租住的农民房,他饭也吃不下,躺在床上,瞪着天花板,脑子里一遍遍模拟着明天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以及该怎么回答。
每一种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直到天快亮,他才迷迷糊糊睡了一小会儿,还净是做噩梦。
早上起来,对着镜子照了照,好家伙,俩黑眼圈跟熊猫似的。
他用冷水狠狠冲了把脸,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怕个球!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大不了就是打回原形,还能比现在更差。
他揣上那个旧手机,出门往镇政府蹬。
一进大院,那感觉就更不对了。
平时这个点,大家要么忙着打扫卫生,要么凑一块吹牛打屁聊早饭吃的啥,今天倒好,一个个安静如鸡,眼神却跟探照灯似的,有意无意地往他这边扫。
看到他来了,又立马假装低头忙活。
张伟正端着茶杯在门口,看见顾长风说道。
“哟,长风兄弟来了?准备得咋样了,一会儿可要好好表现,给咱们党政办争光啊!”
顾长风心里不高兴,却说。
“张哥,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市里来的领导,我没见过这么大的官。”
张伟语气勉强算是安慰。
“领导问啥你说啥就行,反正你平时也就整理整理档案,能知道个啥?是吧?”
说完,晃着杯子走了。
顾长风没回应,走到自己工位坐下。
王海走过来,说道。
“小顾啊,时间快到了,在二楼小会议室,别紧张,实事求是就行。”
“谢谢主任。”
顾长风点点头,在全办公室的注视下,走向二楼。
小会议室二门口,站着个年轻人,穿着白衬衫黑裤子,很正式。
“是顾长风同志吗?请进,郑组长在里面。”
一张桌子,后面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位五十岁上下,脸上没什么表情。
两边坐着一男一女,都拿着笔准备记录。
“领导好,我是顾长风。”
顾长风尽量让声音平稳,弯了弯腰。
郑组长没说话,指了下对面的空椅子,顾长风过去坐下,只坐了半边,双手放在膝盖上。
“顾长风同志,今天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下百安湖污染以及百安造纸厂相关的情况,希望你如实回答,不要隐瞒也不要夸大。明白吗?”
“明白,领导,我一定如实汇报!”
顾长风连忙点头。
“好。”
郑组长翻开本子,问道。
“第一个问题,根据我们了解,你近期多次在工作时间前往百安湖周边,甚至去了下洼村等地,你的本职是档案整理,为什么去这些地方,是谁安排的?具体做了什么?”
顾长风脸上露出些茫然,说道。
“报告领导,是苏镇长安排的,苏镇长刚来,想尽快熟悉镇情,让我多下去跑跑,了解实际情况,特别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回来汇报,主要是看看基础设施,村民生活有什么困难,百安湖那边,味道比较重,群众意见多,我就多去了几次。”
郑组长继续问道。
“只是了解一般情况?有人反映你多次向村民打听造纸厂排污的具体细节,比如排水口位置、排放时间,还有厂里保安的巡查规律。有这回事吗?”
顾长风后背渗出冷汗,但脸上露出被冤枉的表情。
“领导,这是误会,我哪敢打听那些,我就是听老乡抱怨湖水臭了、没法洗衣服、鱼死了,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厂里的事我不懂,也不敢打听,保安挺凶的,我躲都来不及。”
郑组长看了他几秒,低下头记了点什么。
“第二个问题。”
郑组长抬头,说道。
“大约一周前,是否有三个自称省报记者的年轻人,在镇上面馆和你接触,你向他们提供了百安湖排污点的位置,还暗示他们如何避开造纸厂的检查,这件事,你怎么解释?”
顾长风甚至有些恍然大悟和后怕的样子。
“领导您说的是那三个人,是有这么回事,那天我去吃面,碰到他们,听他们像是外地来的,对湖感兴趣,提到排污点,我当时以为他们是搞环保研究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