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苏志强拿着笔和本子,敲开乔振华的家门。
和以前一样,有较急的事情汇报,他等不到工作时间。
乔振华有看《新闻联播》的习惯,苏志强掐着播完的时间到。
乔振华似乎料到他会来,从茶几的抽屉,取出一罐恩施玉露,笑道:“特地为你留的明前茶。”
用白瓷杯泡好茶,放在他跟前。
苏志强语气急促:“我要对《我爱我家》进行改革。”
“你说!”
“目前,杂志有几大问题。第一定位不明,家庭类杂志,竟然设置财经炒股专栏,还有演讲口才之类的职场文;第二文稿质量不高,人情稿关系稿泛滥;第三发行工作不得力。”
乔振华不说话,静等下文。
苏志强擅长发现问题,更能解决问题。
“我的应对方案。第一,回归家庭本位,以纪实的手法,讲述普通人的情感故事。第二,提高稿费,吸引优秀作者投稿;有必要,编辑亲自上门组稿。第三,拓宽发行渠道。第四,成立广告部。”
乔振华:“定位没错,但是内容有点单薄,建议增加一个栏目,讲讲名人明星故事,怎么样?老百姓爱看。”
“好是好,这需要当面采访……”
“你一个作深度报道的记者,还怕这个?”
苏志强抠了抠脑袋。
“人不够再招,你不仅要将《我爱我家》盘活,还要把它打造成,像《知音》《家庭》《女友》那样的全国知名刊物。”
“好!”苏志强仿佛注入强心剂。
“经营方面,我建议你请教肖黄竹肖总。”
“什么?”
“肖黄竹管理能力欠缺,但是他头脑灵活,善于搞人际关系,搞发行拉广告很有一套。”
苏志强冷哼。
“你得修炼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凡是有用的能量,都要兼收并蓄,化解成自己的功力。”
苏志强嘿嘿笑起来。
“我帮你约他。”
苏志强答应,又忍不住提醒:“肖黄竹睚眦必报,您多次在会上批评他,小心他打击报复。”
“我向来对事不对人,他要记仇,我没办法。对了,刚才说到名人故事,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你亲自采写,算是开局打头炮。”
“谁?”
“经济电视台《小昭说法》的主持人明小昭。”
苏志强大喜:“我知道她,英勇无畏的女记者,优雅知性的主持人!”
“这只是表面,她更是一位身世奇特的女性。”
“能约到她?”
“可以。下周日,我约她到家里吃饭,你也来!”
“太好了!”
时间不早,苏志强起身告辞。
走到门边,眉头皱起疙瘩:“宋主编比较难搞,他估计会使绊子。”
“宋卫华经历过政治斗争,胆子很小。不用管他,大胆干!”
第二天,苏志强拿着笔和本子,装出向领导汇报的样子,走入宋卫华的办公室。
他想好了,如果得不到支持,就架空他,自己带着四个人干。
说到人情稿的时候,宋卫华突然一拍桌子,站起身往外跑。
再回来,身后跟着吕丽敏等人。
重新坐回桌边,他手指对面的会客沙发:“你们几个坐,我们现在开会。先听苏编辑发言。小苏,你重新开始讲!”
苏志强把问题和解决方案,说了一遍。
吕丽敏叫道:“亲自上门组稿?差旅费哪个出?”
何庆伟一巴掌拍在茶几上,眼珠子快要瞪出来。
“我为了让邮局的人推荐订阅,自己掏钱给她们买礼物。大热天,你们躲在办公室里吃冰镇西瓜,我和小蔡两个人,背着几十斤的杂志跑报摊。你谁呀?跑来指手画脚,指责我们发行工作没做好?”
苏志强听出来了,这个“们”意有所指。
何庆伟早就怨气冲天。
吕丽敏和方楠沉默,宋卫华低头喝茶,吃进几片茶叶,呸呸往外吐。
“何主任,从前两年的订阅量来看,你们的确做了很多工作,后期销量下滑,错不在你们,而在杂志本身,稿件质量低下。我们首先要从内容着手,用真实、生动的情感故事,拨动读者的心弦。”
“下期第三者插足选题不变,小吕,你分别联系你收到稿件的作者,核实真实性。选其一找准角度,写一篇真情实感的婚恋家庭故事。方楠可以去大学采访,从车顶放矿泉水瓶这个现象入手,搜集真实素材,写一篇有关大学生婚恋观的故事。”
“订阅发行,我和何主任小蔡一起跑。青城有1000多个报亭报摊,每个都要铺到,再推广至书店……”
“还有我呢?”宋卫华突然插嘴。
五个人的眼神同时转向他,就像不认识。
“你——”苏志强语塞。
“不要忘了我这个老头子!”宋卫华凶巴巴地说。
苏志强:“你可以跑跑邮局?”
“还没到订阅的时候。”
“你有没有妇联、街道办方面的关系?”
宋卫华拍巴掌:“我们家老太婆退休了,在街道办发挥余热,我让她问问。”
“好,辖区内的企业、社区活动中心,一些休闲场所,都可能是潜在客户。”
“行,没问题,我回去就给她派任务。你们,包括我,以后都听苏总的!”
苏志强愣了一下。老头子突然180度大转弯?
“我还有一个想法,拓宽收入来源,增加杂志广告页面!”
何庆伟兴奋地站起来:“坚决拥护!”
“提高稿件质量和增加收入互为因果,提高稿酬要钱、组稿出差要钱,我们下一步目标,让广告收入成为重要经济来源。”
宋卫华嘟囔:“杂志不是报纸,花花绿绿的,拉低我们的档次。”
苏志强假装没听到:“市场部拆分为广告部和发行部,发行部还是何主任牵头,广告部主任,我毛遂自荐!”
何庆伟劈里啪啦鼓掌,带动其他三人稀拉击掌。
第二天,苏志强前往报社大楼。
肖黄竹的办公室,打通相邻两间,面积50多平,比乔振华的更大,更豪华。
墙角放着发财树,红漆大桌上摆着富贵竹。
会客沙发全真牛皮,身体扭动,屁股下发出咯吱响声。
肖黄竹读书不多,却更热爱附庸风雅。
身后落地书架挤满名著,诸如《水浒传》《呼啸山庄》,也有《新闻写作教程》和《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之类的书籍。
苏志强的到访,肖黄竹措手不及。
收起架在桌面的双腿,警惕地问道:“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