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初中,课间操时分,大喇叭震天响。
苏竹喧偷偷从教室后门溜出,连蹦带跳到三楼。
九(6)班的教室前后门,正对操场。
她猫腰行走,钻入教室,朝苏莲舟的课桌奔去。
先翻书包,翻出德芙黑巧、粉色发夹和七号电池若干。
再翻抽屉,一只黑色圆盘从《黄冈密卷》中现身。
索尼随身听!
苏竹喧龇牙一乐,双手环抱随身听,拔腿往外跑。
视线扫到黑板的批评栏里,赫然写着苏莲舟的名字。
七年级比九年级放学早,苏竹喧和黄亦菲结伴回家。
她从口袋里掏出耳机,一只塞入自己耳朵,一只塞入黄亦菲的耳朵。
孙燕姿的《天黑黑》。
黄亦菲的视线,从耳机连接线追溯到书包。
忍不住伸手去摸,果然摸到一只硬家伙。
“你偷来了?”
“怎么是偷?拿!我拿回自己的东西!”苏竹喧理直气壮。
她们的爸爸是记者同事,两家同住《青城日报》报社宿舍大院。
黄爸爸黄正浩在一次抗洪抢险中遇难。
苏志强用两人共同采集的素材,撰写的文章,获得中国好新闻一等奖。
之后,他仕途顺畅,升任至《青城日报》副社长,副总编。
苏志强深知,这项荣耀这个位置,本该属于昔日战友。
报社修建福利房,依苏志强的资历,本该分到1号楼抽签。
他放弃,提出在2号楼选房;条件是,社里必须给黄亦菲母女选房升档。
最后,两家分到了门对门。
黄家两口和苏家四口,住的都是150平的三室一厅。
失去180平的大户型,苏竹喧的后妈气不打一处来。
但忌惮苏志强,不敢过于表现,恨屋及乌,时常磋磨苏竹喧。
还未上到四楼,402的门打开,华珍系着围裙,探出半个身子,压低声音对苏竹喧说:“我们晚上吃炸酱面,牛肉豆干香菇臊子,你家晚餐要是不好吃,便过来。”
苏竹喧痛快答应,掏钥匙开门进入401,屋内静悄悄。
餐桌上放着一只草莓奶油蛋糕。
她伸手,将草莓拈入嘴里,果浆爆开,酸甜满口。
吧唧嘴巴,不过瘾。
干脆爬上椅子,跪在桌旁,两手捧起蛋糕,左一口右一口,吃个精光。
主卧的门吧嗒一声响,周晓敏走出来。
苏竹喧脸上手上,糊着泡沫一般的白奶油。
“阿姨,不好意思,我全吃光了。”她嬉皮笑脸。
在这个家里,好东西要靠抢!
毕竟家有后妈,后妈带来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女儿。
周晓敏原来是报社食堂打饭的阿姨。
苏志强在外奔波,有严重的胃病,竹喧妈妈为给他调养饮食,常去食堂请教大师傅。
一来二去,她和周晓敏成为朋友。
借着研究菜谱,周晓敏常跑来串门。
竹喧妈突遇车祸去世,周晓敏挺身而出,照顾悲痛万分的父女,帮助处理后事,承担了半个女主人的职责。
那个时候,周晓敏还是亲切的周阿姨。
苏竹喧哭得岔了气,在她的怀里,感受到一点残存的温暖。
周阿姨荣升为后妈,由在野党变成执政党。
她从农村接来亲生女儿。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给女儿改名字。
苏志强是王维的狂热粉丝,又从《山居秋暝》拈来一个莲舟。
苏竹喧便多了一个姐姐,苏莲舟。
周晓敏的工作,由打饭岗调换到出纳岗。
天长日久,外人渐渐淡忘,她只是苏总的续弦。
苏莲舟由毫无血亲的关系,变成了苏家大公主。
在家里,苏竹喧再没心没肺,也感受到差别。
苏莲舟大手大脚买吃的玩的,给同学送礼物,零花钱明显比她多。
去年,苏志强出差日本,带回一台索尼随身听,也被苏莲舟霸占了去。
刚开始,周晓敏说:“这个东西贵,会被别人抢,走在路上听,不安全!”
苏莲舟不仅在路上听,还将随身听带到学校炫耀。
苏竹喧哇哇大叫,找苏志强告状。
周晓敏又是一番说辞:“你姐上初中,她学英语要用。”
今年,她也升到初中,也要学英语!
但是,苏莲舟宁愿听歌,也没给她苏竹喧学习用!
随身听成了她的个人物品。
小小年纪,苏竹喧深刻理解一句话:这个世界,所有的资源都有限。
关键时刻,得靠点非常手段!
周晓敏走过来,笑眯眯地说:“吃光了好,就是给你买的!”
咦?她今天很和善。
苏竹喧跳下椅子,往自己的房间跑。
周晓敏一个箭步,插到前面,用湿毛巾包住她的双手,使劲揉搓:“都是油,擦擦。你回自己房间去!”
苏竹喧诧异:“这不是我房间吗?”
周晓敏手指北边卧室:“从今天开始,你搬到这间房住。”
周晓敏把苏竹喧拉到北边卧室。
之前,这间房苏莲舟住;现在,床上的铺盖、书架上的课本教辅,全部换成了苏竹喧的。
书桌上的台灯没换。
苏莲舟霸占了她的明可达,将老土的浑黄圆罩台灯,甩给了她。
这间房不仅小,晒不到太阳。
更要命的是冬天刮风,咚咚咚,像有人歇斯底里地捶打窗户。
周晓敏拍拍身上的灰:“忙了一天,总算搬完你的东西,卫生我也做了,你看,多干净!”
苏竹喧愤怒大叫:“谁让你搬我的东西!我不要换房间!你赶紧给我换回来!”
周晓敏的笑容凝固,眼中闪过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