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禾耘房间的窗口望出去,看到的正是苏竹喧的房间。
一览无余。
她抓耳挠腮刷试卷,托腮发呆,狼吞虎咽吃东西……
乔禾耘能看得清清楚楚。
原以为,能与禾耘哥哥四目相对是幸事。
但是,一举一动,罩在他的眼皮底下,真的好尴尬!
乔禾耘仿佛看透她的心思,淡淡地说:“我视力只有0.5,远处的东西看不清。”
又一次月考。
黄亦菲的物理成绩提高了18分,但是数学倒退,总分不降反升,年级排名掉出150名开外。
华珍几乎崩溃:“一中彻底没戏了,你怎么这么蠢,黄亦菲!努力点,行不行?”
老妈一着急,就胡乱说话。黄亦菲习惯了。
尤潇听不下去:“阿姨,您不能这样说。第一,离中考还有十几个月,怎么叫彻底没戏?第二,人的大脑分左右区。有人左脑开发得好,逻辑思维强,擅长理科;有人右脑开发多,记忆力好,擅长文科。不能简单评判哪类人更聪明。亦菲对语言文字敏感,很明显是右脑型人才。”
“哎哟,她还人才?”
“第三,亦菲已经很努力了,她只是还没找到学习理科的方法。”
“你说大道理没用,分数才是硬通货,排名冲到80名之内才有说服力!”
黄亦菲窝在沙发中抠指甲,一副置身度外的悠闲模样。
尤潇咬咬牙:“阿姨,我再教亦菲一个月,如果下次考试,她不能进入前80,我走人!”
“好,这可是你说的!”
华珍想换“老师”,正愁不知如何开口。
上周末,她去附近的书店转了转。
书店门口,有很多找家教的大学生。
免费的东西不是好货,想提高成绩,必须下血本。
黄亦菲跟在尤潇身后,进入房间:“我妈那人,说话刻薄,你不用理她。”
“没事,我当她是反向激励。”
很小的时候,尤潇的妈妈嫌弃尤爱国穷、窝囊,先出走后离婚。
尤爱国到城里打工,拜托哥哥嫂嫂照顾儿子。
大伯冷漠,婶娘刻薄。
尤潇在艰辛的环境中长大,尝尽人间寒凉;练就一副百毒不侵的铠甲,轻易不被恶毒的言辞和羞辱击垮。
他唯一害怕的是认输,那是自我的溃败。
黄亦菲:“你现在高三,哪有精力教我?还不如乘机走掉算了。”
尤潇一副誓死上战场的模样:“不行,我不能认输,尤其是在你妈面前!”
他调整策略。
“数学,还是沿袭你以往的方法,大量刷题。从现在开始,每道大题卡时间。选择题、填空题最后一道,3分钟没有思路便放弃。”
“物理,我每天选择两道代表性的题目,你实在弄不懂就背。用文科的方法学理科。”
苏竹喧这边,这次月考成绩也不妙。
英语成绩没提高多少,语文作文跑题,名次又掉到300名开外。
周日下午,姐妹俩在家。
苏莲舟在房间内学习,她费劲巴拉考上一中,并没有住读。
苏竹喧没有提换房之事,周晓敏以为她忘记此事,暗自高兴。
毕竟是小孩子,好哄!
此刻,苏竹喧咬着碎碎冰,坐在电视机前看《还珠格格》。
声音被苏莲舟勒令开得很小,她的笑声却大,咯咯乐个不停。
电话铃声大作,响了一遍又一遍,苏竹喧就是不接。
苏莲舟被吵得没法,从屋内跑出来。
拿起听筒,大吼一声:“谁?”
听到对方的声音,瞬间换了一副腔调。
娇柔地回道:“她在看电视呢。”
乔禾耘:“她还真有闲情逸致!让她接电话。”
苏莲舟没好气地叫:“苏竹喧,接电话!”
苏竹喧摆手:“忙着呢,没空!”
“禾耘哥哥找你!”
苏竹喧蹦起来,扑过去,抢过听筒:“禾耘哥哥,找我什么事?”
乔禾耘冷笑:“我给你布置的作业,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苏竹喧这才想起背新概念的事。
第一篇课文“私人对话”,坑坑巴巴,背了半个小时,录音的时候,忘记大半。
干脆照着书本读了一遍。
之后三天,她如法炮制,以读充背。
再之后,作业做不过来,便省略了这项作业。
至于错题本,更是忘到了无痕迹。
“把新概念2和最近的英语试卷带过来!”乔禾耘说完,啪地挂断电话。
苏莲舟靠着门框,阴阳怪气地说:“你反正考不上高中,何必浪费禾耘哥哥的时间?”
苏竹喧抱着书本,跑到乔家。
门却是苏志强开的:“快去,禾耘在等你。”
“爸,你怎么在这里?”
“我和乔伯伯商量点事。”
乔振华坐在沙发里,表情严肃。
苏志强则满脸懊丧,很不开心的样子。
乔禾耘坐在扶手椅里,把苏竹喧交来的磁带,放入录音机。
听完,脸上乌云密布:“我就知道你不自觉,照本宣科吧?”
“今天下午,你把前三篇课文背完,要不然,不许吃饭!”
苏竹喧嚷道:“背背背!既不背单词,又不讲语法,死背有什么用?”
“既然不听我的,那就请回,我教不了你!”
“好好好,我背!”苏竹喧龇牙咧嘴,拿起书本,痛苦地背诵。
乔禾耘则拿起耳机,塞入耳朵,换了一盘磁带,按下播放键。
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剪刀,咔嚓咔嚓,将英语试卷剪得七零八碎。
一个小时后,苏竹喧磕磕绊绊,背完课文。
伸手去捞乔禾耘的耳机,塞入耳朵,竟然是席琳·迪翁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
“好啊,我还以为你在听英语磁带。”
乔禾耘摘下耳机,啪地拍下试卷:“你不许听!做错题!”
这张试卷,如同乞丐的百衲衣。
她做错的题,被乔禾耘一一剪下,用胶水贴好,拼在一起。
“做完后,我把磁带借给你听。”
乔禾耘看她撅起的嘴,足够挂油瓶,憋着笑哄道。
“那你呢,你干什么?”
乔禾耘翻出一张试卷:“我和你一起刷题。”
高中英语试卷,乌泱泱的陌生单词,看得头皮发麻。
苏竹喧心里平衡了。
两个人坐在书桌的两端,认真做起试卷。
客厅里,气压很低。
茶几上,放着一纸红头文件:【任命张燕同志为《青城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
张燕曾经是苏志强带的后辈,目前的职位,总编室主任。
苏志强不服,憋屈。
乔振华表示,他对这个任命毫不知情,组织部没有提前打招呼。
此刻,他只有安慰。
“别灰心,钗于奁内待时飞,你会有用武之地的。”
苏志强苦笑。
近段时间,他以都市报社长自居,列好工作推进计划;组建工作团队;分别找拟任的中层谈了话。
万事俱备,只欠一纸任命。
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结果。
张燕走马上任,肖黄竹等人一窝蜂,贴了上去。
《青城都市报》脱胎官媒,定位亲民,在纸媒的黄金时代,创刊即巅峰。
深度报道财经、民生等市民关心的内容;记录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策划高规格的评奖赛事活动……
都市报成为本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广告收入给员工带来丰厚的奖金福利。
张燕和肖黄竹被奉为财神爷CP,声望甚至超过了乔振华。
苏志强酸溜溜地安慰自己: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争强好胜的念头偃旗息鼓,可是没想到,一场灾祸降临到他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