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成都火锅香与北京琉璃夜的保护式告白
沈砚打开北京出租屋的门,玄关的熊猫摆件在感应灯下晃了晃。loft公寓里弥漫着未散尽的麻辣火锅底料味,那是上次回成都时,母亲塞进行李箱的家乡味道。他踢掉皮鞋,玄色风衣搭在沙发背上——北漂八年,他始终没在北京买房,总觉得这里只是工作的驿站,真正的家在成都。
他倒了杯温水,走到落地窗前。北京的夜景在玻璃上映出他模糊的侧脸,远处CBD的霓虹像极了《紫宸谋》片场的琉璃灯,却少了成都巷子里的烟火气。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下午机场的画面:荧光绿卫衣男生扑向苏清媛时,她下意识瑟缩的肩膀;他挡在她身前时,闻到的她发间雪松香混着机场消毒水的味道;还有飞机上,她用外套遮头时,那截露在外面、握着画笔的手指。
“呼——”他长长吐出一口气,走到酒柜前拿出瓶五粮液。玻璃杯撞上酒瓶的脆响,惊飞了窗外停驻的夜鸟。他想起《紫宸谋》片场,他为她换棉片时的细致;吻戏时坚持借位的克制;VIP室里下意识的一步上前——这些动作源于本能,却始终隔着“同事”的界限。
酒液滑过喉咙时,他想起成都老家的串串香摊子。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絮叨:“砚儿,北京累就回来,咱宽窄巷的老房子还在,你爸种的栀子花又开了。”可他不能回,也不想回,至少现在不行。他可以在片场为她挡住道具刀,却挡不住现实中无孔不入的恶意,因为他没有那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第二杯酒下肚,眼前开始浮现苏清媛的模样:综艺里吃西瓜时抿着嘴角的倔强,走秀时的从容,围读会时强撑着的坚强。原来那些被他藏在角色台词后的关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想把她护在身后的渴望。
“清媛……”他喃喃念着她的名字,拿出手机。微信对话框停留在“《紫宸谋》剧本讨论”,她的头像是赛车场上笑得灿烂的样子,阳光落在她发间,像极了成都夏天的向日葵。
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最终发出去的是:“今天机场的事,吓到你了吗?”
很快,那边回复:“没有,谢谢沈老师,我没事。”
“沈老师”三个字像根细针,轻轻刺了下心脏。他灌下第三杯酒,酒意让思维变得滚烫而直接。他想起白天小陈说“那粉丝手都快搭上她腰了”时,自己胸腔里翻涌的怒意与无力——那不是演员沈砚的情绪,是只想保护苏清媛的、最真实的沈砚。
“清媛,”他打下这两个字,顿了顿,继续敲,“我有话想跟你说。”
对面的苏清媛正躺在别墅的沙发上,指尖摩挲着平板电脑上那幅“园丁罚令”的漫画。看到沈砚的消息,她握着笔的手微微收紧,回复:“沈老师请说。”
“今天看到那个粉丝靠近你,”沈砚盯着屏幕,酒意让他的指尖有些发抖,“我当时很想直接把你拉到身后。”
屏幕上的“对方正在输入”跳了很久,他仰头喝完杯中的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却让勇气更足。
“我知道这很唐突,”他打下这句话,删掉“我没什么立场”,重新组织语言,“但我不希望你再遇到那样的事。看到你被吓到,我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脏,“很不舒服。”
苏清媛看着对话框,心跳如鼓。窗外夜色温柔,客厅里的琉璃灯映着她泛红的脸颊。
“我喜欢你,清媛。”沈砚终于打出这五个字,没有铺垫,没有迂回,“不是因为你是苏清媛,是因为你是你。我想站在你身边,不是以同事的身份,是想保护你。”
他坦诚地说出了那个在机场VIP室、在飞机头等舱、在每一次想靠近却又克制的瞬间,最真实的想法——想保护她。
苏清媛握着平板的手指微微颤抖,眼前浮现出他在机场挡在自己身前的背影,那道身影比《紫宸谋》里的萧彻更让她安心。原来那些不动声色的关心,那些超越角色的温柔,都源于这句未说出口的“我想保护你”。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悬在键盘上,却不知如何回应。是该问“你喝酒了吗”,还是该说“我知道了”?
而此刻的沈砚,将手机放在茶几上,看着屏幕上自己的消息,酒意渐渐退去,只剩下滚烫的心跳声。
成都火锅底料的香气与北京夜酒的味道在空气中交织,形成一种灼热而真诚的气息。这场告白,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两人之间漾开了名为“守护”的涟漪。而苏清媛的回复,将决定这涟漪是化作更汹涌的浪潮,还是在琉璃夜色中,温柔地漫过彼此的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