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13章

新时代的共大庄园

2012年6月,新妙湖高级中学终于走到最后的黄昏时刻,正式关停撤并。父亲袁建峰随即起草了一份倡议书,大概的意思是:为了拯救母校老永昌二中——新妙湖高级中学的关停,他们这些老校友们应该联合起来,正式成立校友创业会,把母校的房屋、田地、水塘、山林均接过来,准备注册成立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校友内部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在萧条的新妙湖畔,建设一座现代农业庄园,不仅可以盘活母校的资产,也可以保住昔日的校园,让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老永昌二中的精神能够一直延续下来。至于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逐步讨论,并请懂得管理经营的校友们提供专业意见等。

父亲袁建峰的这个倡议书,在老永昌二中校友QQ群里面,引起了昔日老师和校友们的广泛支持,很多当年的寒门学子,如今大部分人的经济条件已经获得很大的改善,他们对曾经的永昌二中确实具有非常浓厚的感情,如今目睹母校无可挽回的衰败,他们认为是时候反哺曾经的母校了。

为了整合以前老校友这些资源的工作,创业会筹备组十几位校友均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经过将半个多月的时间讨论,最终在2012年6月底,确定了意愿比较强烈的100多位校友参与其中,“江西共大—永昌二中校友创业会”也在同一时间正式开始运作。热情的校友们出于对母校的热爱,以及对袁建峰这位曾经的优秀毕业生、永昌一中教导主任的尊重和信任,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出资1000-几万元不等。祖父袁路生和张校长他们几位已经退休的老师,还从牙缝了挤出了自己的养老工资,其中祖父袁路生一次性地拿了20000元交给创业会,张校长也拿了20000元交给创业会。最高的一位校友,是在上海创业开公司的92届校友黄志华,他一次性拿出了20万元,并且留下了“如果资金不足到时候再开口找他”豪言壮语,令这些校友们个个热血沸腾。他们协商好以自愿的方式,各自按投入校友创业会的资金额度,计算相应的原始股份,等以后创业成功,按股份分红。

父亲袁建峰跟母亲商量之后,也从准备给哥哥袁晓山在上海买新房的存款里,拿出10万元投入到校友创业会。到2012年7月底,“江西共大——永昌二中”校友创业会已经筹集了200多万元的资金,完全满足日后接手新妙湖高级中学的资金要求。

校友创业会随即按照计划,注册成立了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父亲袁建峰等人的建议下,校友创业会任命永昌二中的老校长——75岁的张校长担任名誉董事长,父亲袁建峰也成为这个公司的董事,初步讨论并通过了第一阶段的《项目建议书》和“开发计划”。江西共大——老永昌二中的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再加上袁晓雪这些第三代大学毕业生,共同组成了新妙湖畔这个崭新的农业科技开发公司。

75岁的张校长亲自领衔,和永昌县政府进行了诚挚感人的沟通,他把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具有江西共大和老永昌二中血脉的崭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蓝图,向永昌县政府作了汇报,用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所有的与会者。永昌县政府经过讨论最终做出决定,为了支持他们的创业,原属于新妙湖高级中学的校舍资产及学校自留田地、山林等资源,均按三年免租金的方式,交由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另外,在税收上也参照招商引资的政策,进行了适当的减免,解除了他们创业的后顾之忧。随后又按照正式流程,确定了在三年免租期满后按20万元/年的租金,签署了长达20年的租赁协议。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很快接手了关停的母校资产和田地等,他们即将发扬江西共大和老永昌二中的精神,准备大显身手,在新妙湖畔这片沉寂了很久的土地上大干一场。

而在此之前的那个冬天,袁晓雪已经在开始她的大学毕业论文,并且在新妙湖畔的西港袁村,祖母谭小红自家的农田里,开始了她自己农业种植和开发的实验之旅。袁晓雪把江西农业大学研究开发的农作物新品种,种进了自家的农田里,并以此在6月底完成了毕业论文的答辩,顺利地毕业了。

2012年7月,袁晓雪和她六位一起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的永昌籍学子们,正式加盟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入住到了以前那幢知青楼里,开始了充满艰辛而充实的创业之路。那一次同行的,还有袁晓雪的大学老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曾经在1980年江西共产主义大学永昌分校改制时,来到永昌分校指导过的汤老教授,应邀来到这美丽的新妙湖畔,指导袁晓雪他们即将要进行的新研究课题。

同月,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营,新的校园被冠名为“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农庄”。在最开始的起步阶段,为了节省开支,精简人员,除了袁晓雪等七位江西农业大学新毕业的高材生之外,就只有退休在家多年的张校长自告奋勇,留在昔日的校园,现场调度和协调,作为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农庄的总协调负责人。公司的财务、后勤,都由校友创业会内部的校友兼任,他们也都有自己专职的工作,不定期会在周末来到校园里处理一下相关业务,而且关键是这些校友们和张校长一样都不拿任何报酬,一心一意地呵护着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颗幼小的树苗成长。

祖父袁路生也经常来往西港袁村和校园之间,他跟自己村里和周边几个村庄的老乡都打过招呼,原来的学校虽然关停了,现在是他们以前的老校长张校长牵头,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希望附近的老乡们都来支持这个自己的项目:第一,公司即将进行垦荒,种植果树和农作物,需要村里很多的劳动力,请老乡们给予支持;第二,公司起步阶段各方面困难很多,请附近的老乡支持学校的创业,在交通、安全、经验等方面给予便利,就像几十年前新妙湖畔的群众支持他们的共大一样。这些要求得到了附近老乡们的热烈欢迎和无条件的支持,他们也很期待袁晓雪他们的成功,那样就给他们的脱贫致富也指明了方向。后来祖父袁路生,甚至经常隔三差五地带领一群附近的共大老学员,在他们农闲时,经常过来免费帮助袁晓雪他们锄草、种地、浇水,并进行一些种植上的交流和指导。

袁晓雪在江西农业大学学习的四年时间里,不仅学习农学的专业知识,而且经常下学校的试验田,有空也去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在大学三、四年级,参观了学校组织的南昌郊区很多农业庄园,它们之中也有好几个是江西共大以前的其他分校改建成为垦殖场,再由垦殖场转型为新型农业庄园。

与袁晓雪一同加盟永昌新妙湖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六位永昌籍高材生,他们中间不仅有像袁晓雪这样的农学专业,也有企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就像父亲袁建峰和创业会在QQ群中沟通的那样,袁晓雪早在大三时期,在江西农大的永昌籍老乡会上,逐步结识了这些年轻有想法的人,尽早储备了农庄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精英人才,作为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农庄最初的创业班底,号称“江西农大七剑客”。经过一年多的交流和准备,这次大学刚刚毕业,立即结伴回到永昌县新妙湖畔这片热土,开始了创业的征程。创业会为了激励这些年轻人,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同样给予他们适当农庄的原始股份,让他们七位高材生迅速融入到共大农庄的血液中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共大故土重新焕发出生机。

根据协议,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庄园接收了原新妙湖高中所属的100多亩自留农田及垦殖场所属荒芜的500亩农田及坡地,2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建筑物,200多亩的山林资源,均可以作为庄园逐步开发的基础。袁晓雪这次在他们的老师——那位白发苍苍的汤教授的指导下,参考之前参观过的南昌那边的农业庄园,完成了新妙湖畔的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农庄一期的《项目建议书》,经过校友会认真评审后,获得了一致通过。根据一期《项目建议书》的计划,准备分以下几个部分:

1、水果种植园:围绕基本农田,种植200亩高附加值的红心蜜柚,引进江西农业大学研制的适合永昌红土壤的高品质红心蜜柚;种植100亩江西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的鄱湖1号新品种葡萄。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技术,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2、蔬菜种植园,利用原垦殖场的农田200亩,建设蔬菜大棚,主要种植江西本地特色蔬菜余干椒、草莓、食用仙人掌等高附加值农作物,提升和扩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尽力达到四季都有蔬菜生产和销售,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3、家禽家畜养殖园,建设5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50亩山地养土鸡基地、500头江西乐安特种花猪养殖基地。

4、室内菌菇种植园,利用空置的教学楼8000平方米,加以改造,建设成为室内栽种香菇、木耳、金针菇等室内菌类蔬菜的区域。

5、生态系统配套设施,按照生态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利用山林坡地200亩山地,种植高附加值的玫瑰花、康乃馨、芍药等花卉,建设观赏林走廊,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利用原校舍的三层办公楼,改造成具有共大农场特色的客栈一座,方便接待旅游观光的客人。

7、基础设施配套,利用原学校的教学楼5000平方米的校舍,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浇灌设施、排水渠等。通过以生态农业庄园的逐步落实和建设。把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庄园建设成永昌农特产品的集散地、新妙湖畔风光展示婚纱摄影基地。

除计划书中的红心蜜柚和葡萄必须在明年春季栽种之外,其他农作物种植均可以立即予以实施,各种养殖的种苗均逐步落实采购。江西农大七剑客中的网络高手刘剑鸣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网络销售平台和推广平台,并在网上进行制作网络广告,向外面的世界推介新妙湖畔的这座崭新的绿色生态庄园。袁晓雪的老师汤老教授在省城南昌非常关心永昌共大这个庄园,利用江西农业大学自身的影响和优势,还为他们提供销售渠道上的便利。袁晓山这个时候正在攻读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的硕士研究生,同时他计划以后在上海和同学一起创业,创建他们自己的网络交易网站,考虑以后帮助妹妹袁晓雪他们,把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庄园的各种绿色食品推广到大上海来。

袁晓雪和她的六位伙伴在江西共大和老二中的前辈们、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全都热情饱满地在这新妙湖高级中学昔日的校园,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他们梦想中的农庄第一期建设。他们不仅着眼于短期的经济利润,更注重长期的经济收益。他们还希望等条件成熟之后,还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农庄二期工程:农庄旅游、生态采摘、亲子活动、垂钓度假、江西共大——老永昌二中历史陈列馆等许许多多的项目。

这些项目建成后,永昌共大绿色生态农业庄园将让新妙湖畔的这片热土涅槃般地重生,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老永昌二中的那种吃苦耐劳、亦耕亦读、甘于奉献的精神,也会被以袁晓雪为代表的第三代江西共大人重新诠译和发扬光大。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也正以热情饱满的激情,期待着袁晓雪他们开创新的时代,给这片热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那附近始终支持江西共大和永昌二中的老乡们也在等待袁晓雪他们庄园创业成功以后,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全书完)

2022年12月13日醉解兰舟作于江苏无锡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13章 新时代的共大庄园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