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伏羲残卷
怀城郊外的某处密林里,一个青色光球隐在其中,离地悬浮,稳若泰山,一只黄鸟轻飘飘地落在其上梳理羽翼,竟是浑然不觉下面的怪异。晨雾弥漫在四周游走不定,突然只闻“啵”的一声,青色光球一分为二,里面空空如也,但随即光影一闪,现出了一位白衣少年,黄鸟立刻察觉异常,双翅一张,“扑棱棱”地飞走了。
白衣少年饶有兴趣地抬头目送黄鸟渐渐远去,直至踪影消失,才心情舒畅地露出了一抹淡笑。
“没想到云碧涛传授的敛息术会有如此效果,竟让我产生了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感觉,实在是神奇之极,而且据他所说此术还能屏蔽比自己修为低下的修士的念力探知,非常的实用,嘿嘿,有机会一定要找人试试。”
此白衣少年自然是袁秋本人无疑,他在经过那晚与黄石老人的一席交谈之后,便抽空寻到了如此避人耳目的宝地来进行“一心二用”的摸索,泰安学院有课便去,无课便来修行,而那落霞山则是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了,因为上面正有个敌我未明的闻人月荷在盯着呢。
前几日里,彭岳找到袁秋,带他又去了空桑山,那里不但站有他早已相识的云碧涛几人,且还有许多他从未碰面的陌生人,服饰各异,老幼皆有,竟是瀚州各地的仙门道宗的掌权之人,二十几个门派一百多号人物聚在一起,热闹喧哗,可想而知。
但就是这样,也不必担心什么惊扰尘世的,一则是因为空桑山所在正处瀚州荒地与平原的分界线位置,资源稀少,寸草不生,少有凡人会来此地,一则是因为山魁与刘诺二人合力张开摄光阵,罩住了空桑山方圆几里的所有地方,将声响光亮限制在阵外附近,离得远了便察觉不到一丝的异象。
而如此大费周折的这般作为,却是为了每年为期十日的瀚州仙会,在此期间会由云碧涛来传授一些修行经验与实用法术,当然都是那些最基础的,在场修士大多早已掌握的东西,而自家宗门核心的秘法他是绝对不会泄露的,所以这些人能够聚在这里,根本不是为了能够学到什么,而是为了向云碧涛表忠心,以示对仙盟命令的绝对服从。
仙盟对神州修士的影响,就如同朝廷里君臣关系一样,是不可违抗尊卑有别的,而一旦有哪个修士表露出不满的情绪,便会遭到仙盟的无尽压迫,使其在神州之境中被彻底地孤立起来,严重者甚至会被人暗杀也说不定。这种一家独大霸道强势的做法,可以说是现今修士对世俗权势的一种畸形追求,试问若是长生有望谁还会去争些这个?
不幸抑或有幸的,袁秋就被云碧涛大手一挥归为了仙盟的一员,只要瀚州之地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他就必须随时待命听候差遣,当然若是他不在瀚州境内,那就不必理会了。但是想要利用此点圆滑行事也是不行的,每逢战事就躲到其他几州上或者干脆藏起来,若一旦被人发觉,那其下场必定是凄惨无比。
而说到有幸,那是因为身在怀城的他,不需要什么资历就可参加这种聚会,虽然对其他修士来说,云碧涛所授的东西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如今的袁秋来说那就不同了。现在他掌握的功法虽然均似不凡的样子,但这就如同构建空中楼阁一般,华而不实一触即溃,在掐诀结印的技巧、防御手段的使用等最基本的方面上,他都不甚了了一头雾水,而这就需要有名师的指点才行。
无疑地,有两百年道行的云碧涛就是那最佳人选了,至于袁秋刚认的师父黄石老人,则早就不知又跑到哪里行骗去了。
每日里,袁秋一听讲完回来,便立刻投身于修炼之中了,他要新学的功法有三种,分别是敛息术、灵壁术和隐身术。
敛息术是收敛自身法力波动的一种辅助术,灵壁术是形成护体宝光的防御术,隐身术是隐藏形体的辅助术,这三种法术都是袁秋在云碧涛讲解的基本法术之中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挑选出来的,是现阶段他最为需要的手段,而且因为基本,所以简单,他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就已全部掌握了。
袁秋在经过开头一幕的简单测试之后,便确定自己对此三种法术的施展有了一番大致的了解,而剩下的便是在实践中去熟悉去磨练,达到随手施为的境界才能真正为他所用,否则这些功法就要成为鸡肋一般的存在了。
通过对未来修行方向进行仔细权衡之后,袁秋的目光也变得更加坚定起来,随后在他心满意足之下,又从怀中摸出黄石老人所给的琥珀玉简,细细地打量了起来。
这些时日里,他一刻不停地在做一心二用的尝试,但无奈地,任他怎么努力,就是毫无起色,令他心神曾经一度动摇过,毕竟按照老者的话语,一心二用是修炼伏羲道术的先决条件,若是不成的话则一切都是枉然。他也想过先看看此道术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但都强自缩回了手,怕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换来的是更多的失望。
但此时此刻,刚刚学会三种基本法术的他,心中不觉又泛起了一丝侥幸,期待趁势而下一举建功,这样也就不必为什么一心二用而苦恼了。袁秋脑海中回荡着老者那夜的话语,又眼望着玉简面色挣扎,终于片刻之后,他牙一咬,还是探出了念力触角。念力方一进入玉简之中,袁秋便摒弃杂念,沉下心思阅读起里面的内容,许久之后才面露沉吟之色,抬起头来。
“竟需要如此才可发动此术?哎,若不会一心二用,恐怕还真是难办得很。但是要我就此放弃,我又怎么能够甘心?”袁秋喃喃自语着,并将琥珀玉简收入了怀中。
随后他犹豫一下,便找来慧珠仙剑,右手一握,闭目静心,在脑海中把伏羲道中的功法口诀仔细扫过一遍,突然睁开双目,左掌前推,大喝一声道:“先天八卦印,结!”
话音一落,他只觉体内精气顿时疯狂涌动,由左掌之中脱手而出,一个瞬间的功夫,身体就传来虚无之感,仿佛一下子被掏空了。
但他似是早已料到,面色并未显出惊慌模样,反是左掌再猛一前推,又喝道:“结!”
呼——
只见在他周身的无形元气突然如潮水般剧烈欢腾起来,丝丝缕缕地在他身前汇聚成了星星点点的光斑,而光斑与他左掌之间,也隐隐约约勾连着无数的晶莹丝缕,狂风大作,凌空呼啸,他就像是怒海之中的一叶轻舟,载浮载沉,险些就要站立不住。
见此情形,袁秋心下顿喜,左掌又是前推,奋力一喝道:“结!”
终于,随着他的努力,身前的光斑出现了新的变化,它们开始旋转,由散到聚,由慢到快,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圆盘般的光团,四周的元气依然股股而入,令光团的面积不断增大凝实,直至涨到了一人多高的样子才算停下来。
接着光团一鼓一缩之间,里面的元气又开始疯狂地向某几个点位上聚集凝结,待其定形之后,才奇异地显现了出来,竟是乾、巽、坎、艮、坤、震、离、兑八个流光溢彩的古朴大字。字的面积都有手掌的两倍大小,静静地浮在空中,显得奇妙之极。
袁秋强自按下心中的激动,再一细看各字,发现乾呈蓝色,巽呈白色,坎呈黑色,艮呈青色,坤呈黄色,震呈紫色,离呈红色,兑呈绿色,八字依次排步,上乾下坤左离右坎,兑震巽艮分列其间,围成一环,光华互异,交相争辉。
袁秋体内精气几被耗尽,此刻一阵阵抽痛之感传遍全身,令他不再迟疑,奋起余力就要抬起右手仙剑,然而还未等他有所动作,那身前的八字就突然如同幻影一般纷纷随风消逝了。
光彩余影犹在眼前,袁秋呆立半响,才苦笑一声回过神来。
“哎,果然不行。”他叹息着怀抱仙剑一屁股坐在地上,眉宇间写满了沮丧。
这伏羲道施展之法,最为基本的要求便是左手结法印,右手掐剑诀,也就需要黄石老人所谓的一心二用才可。而所结法印,也就是那先天八卦印,竟是要由施术之人炼化的元气来牵引出天地之间的元气才能结印成功,如此大的手笔,袁秋体内积攒的精气自然是少得可怜。
但更加令他郁闷的是,发动此术的另一个条件——剑诀,竟是一副残破不全的样子。伏羲道中的剑诀原本共有八套,分别对应着天、风、水、山、地、雷、火、泽八种剑意境界,但黄石老人所授的玉简之中却只有乾字诀一套,其它的就一点影子也不见了。想来这个还要怪傅钧一本人才是,辛辛苦苦地创出一种道术,却没丁点儿将它用玉简之类的东西记录传承下来的意思,真不知是这位太过粗心大意,还是另有打算。
现在握有乾字诀,也就等于有了天之剑意,袁秋不禁想道:“若此时伏羲道真的能够发动起来,会不会有原来八分之一的威力呢?”但此念头只在脑中一转,便被他搁置了,如今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去研究什么虚无缥缈的道术之威,而是要增进修为,以便能够真正掌控先天八卦印,另外的,就是要四处找寻剩余七种剑意的影子,但想来也绝不会轻松的。
想到这里,袁秋忽觉体内绞痛,顿时神志清醒,念及精气早就空空如也,他不由哑然苦笑地坐直身子,闭目掐诀,凝聚精气,以期尽快恢复饱满状态。
“再若不行的话,就只好将主意打在那四枚灵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