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十五章

巷口的灯一直亮着

巷口的灯到了傍晚自动亮起,昏黄,够用。小卖部门口的冷柜嗡嗡作响,温度表跳在四度左右。

吐尔逊戴着手套,从柜里抽出一箱又塞回去,留出间隙透气。他做这个动作很熟,像给自家孩子掖被角。柜门半掩着,玻璃上糊着雾。

买买提江把车倒到门口,脚下一点点把车厢往台阶边蹭,生怕碰到货。李明抬表看了一眼,没催,等吐尔逊自己把门合上、温度确认,再挥手让人上车。

院里那块白板今天没写太多字,只在一角画了个小框:“核桃照原计划,枣干按批次走。”

他不再提杏子,季节已经过去,白板上留它名也像留一个错误的影子。

吐尔逊撩起卷帘门,看了一眼天色:“风不算大,路上应该稳。”李明点头,把手机伸过去拍了下柜内照片,又拍了张温度表。

买买提江把篷布拉实,对着李明抬抬下巴:“走了,站里那边给我留了个窗口。”李明知道他说的是冯站长,站里的人看他们的车进出已经不需要多解释,给条干净道就够了。

上次白板上写的那句“先吐尔逊再去站里”现在被擦掉了,行程变成大家心里的一套老顺序:车先到小卖部点柜,再直进站里,箱子唛头朝外,方便扫。凡是照这个顺序做的,都省力。

院子这边,苏蔓把桌面清了,贴着墙挂了一块软木板,准备用来钉便签。

她把“公开查验”那张提醒重新打印了一遍,按上去。“还是五点。”她说。

李明看了一眼,点头。公开查验一事从一开始就定在五点,没改过,这会儿只不过又提醒一次。

等车影拐过街口,院里一下安静了。老热合曼把眼镜推上去,拿着笔一张张检查贴纸上的字。他不说话时,眉心靠得近,看上去有点严。马合木提靠在门框边观察,手里捏着一串钥匙,听到老热合曼念“批次码要厚一点”,下意识应了一声。

上一个月他写唛头总是下不去笔,现在能一口气写完一张,虽不漂亮,但清楚,也算过关。

旁边的阿衣丁在桌边帮忙把收货条分开,手上动作稳了,拍照片、夹单、放箱,步子和大家对上了。

有人进门,顺着墙看过去,能看见软木板上三行黑字:查验、收货、公开。简洁、直白,不花哨。

等买买提江回来,李明让大家坐在院里竹椅上,一人手里捏一杯茶。他没开会的架子,也没准备稿子,只把纸上两条数据念了出来:一条是退换比例,一条是破损赔付。

他把两组数字用笔点了点:“这些不是拿来吓人的。该赔的赔,该认的认。明面上,你们看到的是金额;背面上,是别人看我们做事靠不靠得住。”

胡老板从门外进来,一身路尘,拿起茶一仰脖子就下去了,抹了把脸:“隔壁县那边问我,能不能把你们这套‘写清楚、贴清楚、查清楚’的做法借走。我说借有啥不借的,可我心里也打鼓——借出去人家真照着做,咱这边会不会被人说‘没自家招牌了’?”他把话说得直,眼睛看着李明。

李明想了两秒,把手里那支笔立在桌角:“借。借出去,照着做,是好事。我们不靠藏着守着吃饭。怕的是借过去改样子,借了形不借里。”

他看向老热合曼,“唛头上的字、批次码,照咱们这边的规矩来,不添花,不缩字。谁想改花样,先把好处说清楚再改。”

老热合曼点头,翻出一摞空贴纸递给胡老板:“拿去用,别花哨,写厚一点,五米外能看清。”这句“写厚一点”他在院里说过很多回,几乎成了口头禅。

把话说到这份上,屋檐下的风也像顺了点儿。苏蔓把软木板最上头空出来,写了一行醒目的字:“借用这套做法,请按原样执行。”

她把图钉按进去,声音“啪”一声,像给这句话钉了个证。

天色暗下去,巷口的灯亮了。吐尔逊收了门,把系带打了两道结,在卷帘门上敲了下,像给自己打气。

他往院子方向看一眼,没走过去,转身回屋。这里晚上总要有人守着,他守得惯。有人说他守的是冷柜,其实他守的是大家的心。

夜里,李明把所有便签重新摆了一遍:一摞是“欠账已清”,一摞是“需回访”。他把“需回访”的那摞叠在最上面。

古丽洗完杯子,搭条毛巾在椅背上,看他一张张翻,问:“你怎么老爱写这些小条啊?贴得哪儿都是。”

李明笑了一下:“习惯。”他没提父亲,也没提当年修路时父亲爱把路标记在小本上的事,只说了句:“写下了,第二天手就不乱。”

第二天一大早,县里来人带了个口信,说月底要搞一个“乡里见面会”,让玉尔达镇准备一个摊位,摆些东西,人到就行,不用大张旗鼓。

赵书记在群里回话“知道了”,临了又在李明的私信里加一句:“别太累。”李明回“好”,收了手机。

他不想把这场小会办成“比谁嗓门大”的场面,更不想在台上说一串大词。他想了想,决定多把人的故事带过去:阿衣丁挑果的手法,马合木提写唛头的第一次,吐尔逊夜里换冰板,买买提江路上绕外环,冯站长在站里替他们“空窗口”。

这些事讲出来,不热闹,也有气。

午后,风从院口钻进来,吹得白板晃了一下。苏蔓站在门口喊:“今天的公开查验就按老规矩,五点,到院里。有人私信说想看现场收货,我们就把桌子朝外挪一点。”

李明点头。公开查验这事从一开始就这么定的,他们不折腾,不换点。

五点前后,人到得差不多。那对上次留言的小两口按时到,拿着上一单的纸条,说“想看看下一单怎么写”。

李明把桌沿让开,让他们靠近。古丽把贴纸铺到案上,念着日期、批次、重量,落笔不快不慢。她写字总喜欢先把笔尖停一下,那一下像把气压住。

写完,把纸朝那对小两口推过去:“你们看。”对方点点头,笑了笑,情绪比第一次来的时候平和多了。

旁边的人也把头探过来,伸眼看字,觉得就该这样白纸黑字。

人散得快,院里立刻收回了安静。阿衣丁把验收台收拾好,老热合曼把秤擦了两遍,马合木提把凳子叠好抵到墙边,三个人都没说话,各干各的。

李明把夕阳斜照的那一面墙看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的节奏:有事的时候把事做完,没事的时候让院子像空着,谁进来都知道该站哪儿。

晚上,李明给父亲打了个电话。那边信号不好,声音断断续续。父亲说道路改线,自己最近可能要去另一段支援,时间不长,也不累。

末了问一句:“你那边还好?”李明“嗯”了一声,说:“挺好。”他没多说。他了解父亲,不爱听他儿子说“多难多累”,父亲只要知道“方向对、脚下稳”,就放心。

挂了电话,他在桌角写了几个字:“回去看一眼”,写完又划掉,没贴出去。他心里把这事摆好:不忙的时候回县城,去看父亲管养那段老路。

第三天,胡老板又来了,这回比上次精神些。他进门就说:“隔壁县有人来了两个,说想跟着看一天。我答应了,给他们定了规矩:看,先看,不动手。”

李明点头:“坐那边,别挡路。”两个人在墙边坐下,眼睛跟着院里每一个动作转,像学生。

古丽给他们倒水,也不多说话,只把水放到手边。她不爱一上来就宣讲,觉得好东西是看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午后太阳往西边倒,路上有两个人提着大袋子往这边走。走近了,李明认出来,是隔壁镇一个档口的伙计,叼着烟,眼里有点浮。

他们把袋子往地上一放,说:“我们也在外头卖红枣,听说你们这儿有公开查验,就想来看看。还有,城里有人在摆‘玉尔达’的摊子,写着你们的名字,我们也搞不清是不是一家的。”

说到这儿,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像在斟酌要不要继续说。李明不急,示意坐下,等他们把话说完。

伙计说城里那边包装看着像样,纸箱上也写着“批次码”,但写得细细的,五米外看不清。

摊位边上有人问,就是不是“官方的那家”,那伙计说“差不多”。后来有人买回去,打开不满意,就跑到网上在“公开账号”下面留言,说“你们出手也不过如此”。

李明听完,把那句“差不多”咽了回去。他知道,越是模糊的词越伤人。

“行,知道了。”李明把话收住,没立刻下判断。他让苏蔓把最近的几条陌生差评找出来,一条条对上单号。

又让买买提江给胡老板发了个语音:“有个摊位拿‘玉尔达’的名头卖货,回头问问你那边的人知不知道。”胡老板回得快:“我盯一眼。”

这件事到这儿没完,像钉子半露在木板里,走路得绕开。

李明没闷在屋里想,直接把白板上“唛头”那一栏用红笔加粗,又在旁边写了四个字:“同字同厚”。

他要做的不是去城里吵架,而是把手里的每一张贴纸写得让人不容易模仿。旁边的人没多问,跟着把字写厚了、写稳了。老热合曼看着那些字,满意地点点头。

到了晚上,吐尔逊那边来消息,说小卖部门口有人打听“你们是不是有统一印章”。他只回了三个字:“没有,手写。”

然后把消息转给李明。李明想了一下,说:“咱们自己刻一个木印,把‘玉尔达甄选’刻上,盖在唛头旁边。”

古丽问:“非要刻吗?”李明点头:“手写是一样,木印只是给人多一层心安。”他没说“防假”,也没说“维权”,只说“心安”。村里人更听得进去这句话。

印章刻好那天,中午太阳晒得墙都发白。李明把印摁在红泥里,按到一张空贴纸上,抬起来,几个字规矩地落在角上。

古丽拿起来看,笑了下:“挺好看。”她把印递给吐尔逊:“你也来一手。”吐尔逊把手擦干,摁了一下,力道稳,印出来的字就更稳。

几个人围着桌子站了一会儿,没谁多说什么,像是一起对着一口井,看井水安安稳稳,不起波。

夜里,院里灯还亮着,风不大,连树叶都动得慢。苏蔓把今天的留言统计完,揉了揉眼睛,说:“明天那场见面会,咱们要不要准备几张照片?别全是字。”

李明点头:“挑‘人’的图。吐尔逊换冰板的、阿衣丁挑果的、买买提江装车的、冯站长放道的。别挑那些只看见货的图。”

他把“见面会”三个字写在便签上,又加了个勾。苏蔓看着他写,忽然说:“你这人,有时候像个老师。”

李明笑道:“我可没这个本事。咱们这儿,谁都不当老师。”他说完,又把那张便签往软木板上按了按,确认不会掉。

一转眼就来到了月底,见面会在县文化馆的小院里摆开。

各个乡镇拎了特产来了,有的把桌子里里外外铺满,有的搭了彩布。

玉尔达这边没摆太多东西,桌子上放了三样:核桃、枣干、写有唛头的纸箱盖。桌子后站着古丽和苏蔓,李明和赵书记站在侧边。

有人过来问价,古丽笑着说:“今天不卖货。我们只讲怎么把货卖得让人放心。”她把那张写着唛头的纸举起来,指着每一个字的位置,解释得平平常常,不带火气。

几位老乡凑过来听,听完点头说:“就该这样。”赵书记站在一旁,没插话,等人散了才拍了下李明的肩:“行。”

有个孩子从人群里钻出来,举着手机要给他们拍照。古丽把他手里的手机拿稳,说:“来,我给你拍,你去和叔叔阿姨站一起。”孩子照做了。

人群散了些,院子里响起了锣鼓声,是隔壁摊位在热闹。

李明觉得不用去抢那个声,站在原地看着别人热闹就好。他对赵书记说:“咱们这一桌,就站人在后头。别人要听,就说上两句;没人听,咱们也不招呼。”

赵书记笑:“你这是偷懒。”李明也笑:“这叫不抬嗓门。”

回镇上时,太阳已经偏西。一路上尘土不多,天空有点蓝。车到街口,吐尔逊正蹲在小卖部门口,手里捏着一块抹布,抬头看见车,站起来冲他们挥手。

买买提江把车靠过去,李明下车,让他先回站里报个平安。吐尔逊递过来一个小纸包:“你看。”李明打开,是几张从城里摊位上拿来的宣传单,上头写着“正宗玉尔达”,字印得花,批次码写得细。

吐尔逊说:“那俩伙计今天又来店门口问‘是不是你们’。我就把这拿回来了。”李明夹在指缝间,纸有点糙。他说:“谢谢。”吐尔逊摆摆手,没说“客气”。

李明把宣传单放进文件夹,转身进院。他把白板擦干净,写上两行字:“城里摊位——自辨;木印——今起盖。”

写完停了停,又加了一句:“公开查验,照旧。”

他不想因为外头的事打乱原有的节奏。节奏是他们的命。外头喧嚷,它在;外头安静,它也在。只要这院子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就稳。

到了夜里,风停了一阵,又起。树影在墙上晃,隔着窗户也看得清。李明把那块木印拿在手里,感觉手心有点热。

他把印放回去,把文件夹按在桌角,不让纸角翘起来。楼梯那头,古丽走动的脚步轻,像是怕惊动谁。苏蔓在屋里写东西,笔在纸上刷刷刷,停了又起。

李明靠在椅背上,不说话。没过多久,手机震了一下,是胡老板的信息:“明早聊。有人要大收枣,价压得低。”

李明只回了一个字:“行。”他没有再多问。他知道,真正要问的,是见了面再问。

他把手机放倒,把眼睛闭上。脑子里不是数字,不是路线,不是单子。他想起吐尔逊关卷帘门时那一下“咔”的声,想起买买提江走之前敲车厢那下“当”的声,想起老热合曼“写厚一点”的叮嘱,想起古丽写字前那一秒的停顿,想起苏蔓按图钉时那声“啪”。

一件件,都清清楚楚。这些声放在一起,像一段很短的曲子,没高调,也不软,恰好。

第二天一早,天刚翻亮,院门口有人站着,是胡老板。

他手里拿着一份价格单,皱着眉头:“他们要一口气收两百吨,价开得低,说‘要就今天签,不要就走’。”

他把纸摊开:“我知道你不喜欢一张纸把人逼死,可有些人就好这口。你说,怎么办?”

李明没接纸,看着他:“你心里其实已经有答案了,不然今天不会这么早来。”

胡老板叹口气,指着纸上那行字:“我不乐意这价。可村里有人乐意,人家想赶紧出货,手里要用钱。”

李明把椅子往门里挪了挪,让他坐下:“那就别做‘一刀切’的事。谁要出,就按规矩写清楚;谁不急,咱们就按咱们的节奏走。你去村里说,不拦谁,也不赶谁。把话说开。”

胡老板看着他,有点累,但眼神亮了:“成。”

临出门,胡老板回头说:“还有个事,城里的摊子大概知道我们盯他了,今天会换地方。”

李明点了一下头:“知道了。换就换。不追,只把我们自己的路踩稳。”胡老板笑了笑,走了。

吐尔逊把店门打开,朝院子里喊:“换冰板了。”

李明应了声,顺手把木印塞进袋子,提上外套,往门外走。巷口的灯还亮着,白得淡。在那灯底下,人来来回回,走路带风,不急不慌。李明走过去,心里觉得安稳。

风照常从天山那边过来,进了街口,掠过冷柜,穿过院门,吹动白板上的那两行字,停在屋檐下。谁抬头,看见的都是同一片天。

他想起父亲说过的一句老话:“路修好了,人心就不慌。”

这话他不常说,怕说久了空。他把话放在心里,像把一枚钉敲在木头上,不深,也不浅。敲完,手里的力度刚好。

屋里,苏蔓把“见面会”的照片挑出来四张,贴在软木板上。古丽把杯子放到桌角,给李明留了一杯温水。老热合曼从门口走进来,抖了抖袖子,坐下,接过那杯水,抿了一口,说:“今天字还得写厚一点。”

没人笑他这句话说得像老调。大家都习惯了,他也习惯了。

门外的街声渐渐响起来。买买提江的车拐过巷口,停在小卖部门前。

他下车,冲着院子挥手,声音不高:“走啦。”李明应了声,把那袋木印提在手里,迈出去。脚下不重不轻,像他每一天的步子。

巷口的灯还亮着,但天已经要亮了。风还在,凉一点。人也在,各就各位。

今天要做的事并不比昨天多,也不比昨天少,只是换了名字,换了顺序。院里那块白板静静地立着,等一个新字下去,把一天落实。

至于城里的摊位、压低的价、外面那些绕来绕去的话,都先放一边。手里的笔握稳了,印盖准了,箱子封好,车照常走,站里照常开窗。这样就够了。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十五章 巷口的灯一直亮着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