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8月7日·盛夏四十三封未寄出的信
〇引子未署名的第0封信
7月7日江城暴雨
姜伊:
写这封信时,窗外雨线像拉长的琴弦,一弹就断。
奶奶今天记忆测试得分比上周高4分,医生说,这是“逆流的一厘米”。
我把这4分存进玻璃瓶,等攒够100分,就带去见你。
到那时,你能不能在钢琴前空出左手位置?
——Y
(这封信最终没装进信封,被夹进《追忆似水年华》第77页,代替书签。)
——————————
一第1封邮戳:7月9日省城晴
致逾因:
今天去新琴房报到。推门瞬间,空调风吹起地上的灰,像一小团旧雪。
钢琴比银铺街那架新,键噪却更重,我弹《Summer Interlude》时,33秒处依旧卡壳。
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干脆换曲目,我说:
“缺的那一拍,有人补。”
说完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学会在公共场合想你。
省城日落后天仍很亮,我站在阳台吃第一颗薄荷糖,甜味短得可怜。
想问问你,奶奶今天记得你的名字了吗?
等你回信。
——伊寄自“没有蝉鸣的33楼”
——————————
二第2封邮戳:7月12日江城多云转雷阵雨
姜伊:
昨晚奶奶把我认成了我爸。
她叫我“阿执”,说:“儿子,小因才十岁,别逼他练琴。”
我顺着她答:“好,不逼。”
她却突然哭了:“可那孩子喜欢啊,他只是不说。”
那一刻,我像被暴雨正面击中。
原来我所有沉默,你都替我翻译成了呐喊。
今天江韵带来一把儿童口琴,说是奶奶年轻时教学生的教具。
我吹了《送别》,只吹到第三句,奶奶就伸手打拍子。
我想,记忆也许像磁带,倒带时总会先听到杂音,然后才是主旋律。
你那边呢?钢琴课有没有偷懒?
如果老师凶你,就把我的名字写在谱子角落,我会隔空吓他。
——Y
——————————
三第3封邮戳:7月15日省城38℃高温橙色预警
简夏夏的旁白
(这封信写在一张明信片背面,实际未寄,被夏夏拍照发进“盛夏延迟到达”群。)
“致全世界最别扭的两个人:
今天37.8℃,我快热成一张GIF。
伊同学练琴到脱水,晕在琴房,被抬去医务室挂葡萄糖。
醒来第一句话:‘别告诉商逾因。’
晚了,我已经告诉。
另:她在梦里说‘33秒’说了27遍。
你们自己看着办。”
——————————
四第4封邮戳:7月18日江城晴
姜伊:
医生允许我带奶奶回家午睡。
路过小学旧址,操场边的薄荷丛被太阳烤得发白。
我蹲下去掐了一小把,味道比记忆更辣。
想起你当年把糖塞进我手心,也是这样辛辣的甜。
回家把薄荷插在奶奶床头,她午睡时攥着叶子,醒来居然叫出了你的名字:“姜伊今天来练琴吗?”
我知道,这是逆流里的第二次涨潮。
所以,我把那把小薄荷连根挖起,种进一次性纸杯。
如果它活过这个夏天,我就带着它去找你。
如果它死了——
那就让它的魂替我先飞。
——Y
(信封里夹了一片风干的薄荷叶,叶脉用签字笔写了极小的字:CX861→延期→Stay)
——————————
五第5封邮戳:7月25日省城暴雨+晚霞
逾因:
今天去上集体课,老师让每个人写下“此刻最想说的话”。
我写:我想把世界调成静音,然后听他吹第34秒。
写完才发现,整页纸都被我写满了你的名字。
老师以为我在练习签名,给我打了A+。
傍晚雨停,天边挂着双彩虹。
我拍了照,却找不到你的邮箱,于是把照片洗出来,塞进信封。
背面写着:
“彩虹保质期10分钟,我的喜欢保质期——
到你回来那天。”
——伊
(照片背后还有一行铅笔字,被雨水晕开:如果赶不上飞机,就赶我的琴声吧。)
——————————
六第6封邮戳:8月3日江城38.6℃夜
姜伊:
今天奶奶第一次完整弹完《四小天鹅》。
虽然右手只剩两根手指能动,节奏却准得吓人。
我帮她翻谱,她突然说:“小因,你女朋友比你稳。”
我愣住,她笑到假牙发抖:“我假装忘了,就想看看你们急不急。”
原来逆流的不止记忆,还有老太太的恶作剧。
我把你练琴的视频放给她看,她指着屏幕里的你,说:
“这姑娘的左手像缺了个我。”
所以,我偷偷练了右手部分。
等下次见面,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四手联弹,
你负责时间,我负责把失去的那一格补回来。
另:薄荷还活着,纸杯裂了缝,根须从缝里钻出来,像要逃跑。
我把它移栽进真正的花盆,盆沿用油漆写了“Jiayi& Y”。
奶奶说,这样它就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Y
——————————
七信之间8月4—6日碎片三则
1.8月4日简夏夏朋友圈
配图:深夜的省音乐厅外墙,LED屏滚动播放“青少年钢琴展演”入围名单。
文案:
“有人为33秒卡壳,有人为33秒入围。世界真奇妙。”
2.8月5日商逾因日记手写扫图
“凌晨三点,奶奶喊口渴。我递水,她却说:‘先给薄荷浇。’
我转身去阳台,发现那株薄荷居然开花了,白色,迷你栀子那么大。
查资料:薄荷极少在夏季开花,除非——
它以为自己到了秋天。”
3.8月6日许姜伊语音转文字
“刚收到一个包裹,没有寄件人。打开是一叠空白五线谱,第一张写了:
‘第34小节等你填。’
我怀疑是你,又怀疑是未来的我。
不管是谁,我都把谱子带去了展演现场,到时候现场写答案给你看。”
——————————
八第7封邮戳:8月7日省城晴转阴展演当日
逾因:
今天上台前,我把那支小口琴别在腰际。
灯暗下,我弹了《Summer Interlude》完整版,33秒处我空了一拍,
然后低头吹起口琴——
第34秒,由你补上。
观众以为是设计,只有我知道,那是你在场。
曲终,评委问我:“为什么中间换音色?”
我答:“因为有人迟到,但他从不缺席。”
下台后,我在后台收到一个同城急件:
一盆薄荷,花盆上用油漆写着“Y& Jiayi”。
土里插着一张登机牌,日期:8月25日,
目的地:多伦多,
乘客姓名却变成了:
Shang Yuyin& Xu Jiangyi。
我抱着花盆冲出音乐厅,
夕阳正好,蝉鸣停在——
第34秒。
——伊
(这封信没贴邮票,直接由简夏夏人肉带回江城,塞进商逾因琴盒。)
——————————
尾声8月7日夜江城医院屋顶
少年坐在水泥护栏,读信。
远处霓虹像倒流的星河。
薄荷在脚边,夜风拂过,发出极轻的沙沙声。
他摸出口琴,吹了回信——
没有文字,只有四个小节,刚好33秒。
最后一个音拖长,变成第34秒。
楼下病房窗口,奶奶探出头:“小因,调子对喽!”
少年笑着收起口琴,抬头看天。
那里,一架航班正掠过云层,灯一闪一闪,像有人在说:
“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