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到。”一声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一位衣着雍容华贵的美妇人带着几名宫女太监从太平大殿的门前迈入。
这美妇人便是当朝皇太后,但不是年轻皇帝的生母。
自古以来,太后背后的外戚掌权不在少数,而年幼的皇帝长大后通常需要依仗身边最亲近的宦官来夺权,从而导致了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就当朝来看,皇党和后党的利益冲突也是极大的。
年轻皇帝十二岁继位,至今将近五年,一年前真正开始掌权,而前三年,则是通过前朝留下的几大贵族世家等抑制外戚的权利,当朝的皇党和后党势力尚且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但今年的北燕突袭打乱了京城贵族们的争权行动,直到东线告破,他们才意识到帝国的北方还有一个国家。
领兵的将领,包括司长安,先前的征北将军,都是几大世家的人,属于皇党。而后党则大部分留再京中,导致两派的势力开始失衡。
在皇党核心人物之一的司长安离京后,后党的势力更进一步的渗入京城的方方面面。
“儿臣参见母后,(微臣参见太后),母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必多礼。”这是司桓第一次听见这位天下最高贵的妇人说话,沉浸在权力中久了,说话都自带一股威严。
“司爱卿,你在北面抗敌数月,你儿子又在全军面前斩了敌国上将,有功,该赏。”太后说到。
“太后谬赞了,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尽了人臣的本分,至于赏赐,臣更是不敢要。”司长安说到。
“无妨,哀家已经派人将赏赐送到你府中了。”
“谢太后。”
太后话锋一转:“司爱卿,听闻你二人今天早上在城门与王守备起了冲突,这是为何?”
“回太后的话,王守备治下无方,纵容属下坑骗百姓钱财,强抢民女,并预图加害于我儿,犯事的城门校尉已被锦衣卫缉拿归案,在诏狱侯审。”司长安回道。
“竟有此事?那王守备呢?”太后追问。
此时,一旁的赵北山回道:“娘娘,微臣当时追查金氏余孽,正巧路过城门,正看到司大人被城门校尉当着王守备的面言语羞辱,臣自作主张,派出锦衣卫暂替城门管理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