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两国多大型山脉,就如横跨两国边境的乌蒙雪山,山脉起伏延绵数千里,连接宋国天音山脉,而天音山的尽头就是无极海洋。
在这条天然屏障中,嘉峪,玉门,山海三处地势较为平缓,如同山脉之中的三个巨大的缺口,适合步兵与骑兵通过。
在第一次大陆国战时候,秦军百万虎狼军就是从这三处缺口冲进大唐国境,仅仅用了五天内攻陷两辽全境,将唐军逼退至祁连山脉,唐军依托险要之地据守,才勉强止住秦军步伐。
后来秦军见正面战场无法突破祁连山屏障,便翻越天音山攻打宋国,由宋国借道绕过祁连山直入凉州境内,险些将大唐灭国。
自第一次大陆国战后,唐世民就意识到在边境修建城防的重要性,三十年前,唐国就开始筹划在秦唐边境处修建起一条横跨乌蒙雪山到天音山之间的巨大防御体系。
此后历经三十年时间,唐国在崇山峻岭之中修建起一道城防工程,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方才建成,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大地,雄甲天下,总长度超过万里,因此被世人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并非只是一道城墙这么简单,而是由城墙、关城、营城、卫城、烽火台,墩堡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关城,就是在秦唐边境三处缺口建起三个巨型关隘,分别为“嘉峪关”,“玉门关”,“山海关”,其中山海关最为雄伟,被称作“天下第一关”。
城墙依托山体修建,将三个关隘连接起来,每十里建一个烽火台, 每百里建一所营城,每五百里建立一所卫城。
烽火台用于传递信息,白天燃烟为烽,夜晚点火为燧,因此又被成为烽燧。
烽燧下方常年驻扎一只百人队伍,负责巡防十里之内城墙敌情,一旦发现敌军入侵,即可点燃烽火,迅速将消息传递至最近的营城,卫城和关城,而驻扎在此地的部队会第一时间派出士兵予以增援。
长城虽然无法阻拦强大的幻客,但对于常规军队的士卒,尤其是骑兵而言则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
而且就算秦军派出幻客破坏了城墙,让少量部队进入大唐国境,只要关城不被攻破,大唐军队就可以第一时间赶来截断入侵秦军的后路,战时两辽境内早已经坚壁清野,百姓撤回后方,入侵军队若是得不到充足的粮草供应,自然只能撤回,到时候唐军以逸待劳,自然可以轻易取胜。
因此秦国想要进攻唐国,唯一的办法就是攻下关城,这也是秦国迟迟不能全面开战的主要原因,他们必须集结足够的力量,一举攻下其中一个关城,才能真正突破唐军的防御。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万里长城”,唐国才算真正能够面对强秦有一战之力,唐世民在战略方面眼光独树一帜,非常人能力。
后世人编撰“史记”,在唐皇世民传中将打造幻灵大阵并创立潜龙大会制度,龙虎两营及青白朱玄四军的建立和万里长城的修建并列为唐世民三大不世功勋,暂且不提。
而宋国亦是模仿唐国,在天音山脉同样建立了一条长城,与唐长城连为一体,一直修建到无极海洋之中,彻底断绝了秦国进攻路径。
唐冰宇明白,秦军一定会选择三大关城中的一个作为突破口,但秦军到底会攻打哪一个关城他并不能确定,这是一场军事博弈,一旦指挥者判断出现错误,就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唐冰宇作为总指挥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如今唐军必须要做好全面防御,同时也要判断出敌军真实的进攻位置,因此烽火台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个多个月来,唐冰宇亲脚步走遍长城每一个角落,对各个防守区域的指挥调度做了详细安排,并亲自视察兵力部署及后勤保障,确保万无一失。
唐冰宇将九百九十九座长城烽燧以编号为代码分别予以标记,一到九百九十九号就是烽燧的代号,也是烽燧里面一百名战士的代号,他又给每处烽燧都配备了龙虎营幻客,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现在他最担心的是秦国最为强大的那一股力量,也就是全部由幻客组成的“死神营”。
第一次大陆国战中,秦军“死神营”横扫整个大陆,不知让多少人闻风丧胆,他们如同一群恶魔,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正面战场中若是普通士卒遇到幻客,就算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若是没有克制幻客力量的武器,就只能靠人海战术将对方耗死,而这种战法伤亡实在太过巨大,当年秦宋一战,秦风就曾凭借一人之力冲进数万人的宋军中大开杀戒,击杀近万人还能全身而退,从此让宋军提到秦风二字就胆战心惊。
这也是为何战后各国分别建立幻客部队的原因, 因为只有同样强大的幻客部队才能对抗“死神营”。
此刻深夜子时,靠近玉门关的第五百零三号烽燧里如往常一般换岗值班。
“刘瘸子,你怎么又来晚了五分钟,每次交接岗位都这样,小心下次我告诉燧长。”一个身材偏瘦的年轻士卒不满嘟囔道。
“猴三,你这小子怎么没大没小的,想当年老子跟着太上皇出征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现在你多帮老子站几分钟岗怎么啦!”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卒骂道。
被称作猴三的士卒也没有反驳,这个刘瘸子是自己烽燧里年龄最大的老兵,他最大的嗜好就是给新兵们吹牛,说是刚当兵时候就跟随者当时还是皇子的皇帝陛下与秦军作战,自己如何英勇等等,更大言不惭道太上皇曾经称他为兄弟。
新兵们自然都不信,如果你刘瘸子真的像你自己说的这么厉害,不应该早就混个一官半职或衣锦还乡了,怎么还在这烽燧里当一名老燧子?
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个刘瘸子最喜欢倚老卖老,占新兵的便宜,谁要是有酒他就凑上去死皮赖脸的要上一口,却没人见他给谁买过一点东西,大家对他的评价就一个字,抠门。
不过出奇的是,刘瘸子虽然有些偷奸耍滑,贪小便宜,却从来没人见过他请假回家过,若是燧里年轻战士请假回家探亲,他也愿意主动帮他们替班,所以燧里没人真的讨厌这个老卒,只是都喜欢和他开开玩笑罢了。
此刻猴三百无聊赖,索性也没有回墩堡内休息,而是陪着刘瘸子聊起天来:“唉,刘瘸子,你总是说跟着太上皇一起打过仗,可是谁也没见过啊,你怎么证明?”
刘瘸子瞪眼佯装生气道:“你小子要啥证明,告诉你,老子这条腿就是证明,这就是当年俺们最后反攻两辽时候,老子运气不好,被秦国的流箭射中老落下的残疾。”
“老刘啊,不是我非要说你吹牛,你也不看看军队里现在像你这么大年龄的老兵还有几个?活下来的早就退伍还乡了,听说朝廷还会给一大笔补助,足够养老,你若是真的跟随太上皇打过仗,咋还能在这里当一个燧子?”猴三质问道。
刚才还很健谈的刘瘸子此刻听到猴三这么问自己,突然沉默下来,不再说话。
还乡?自己哪里还有家乡?
五十年前,秦国从宋国绕过祁连山,攻入凉州,遭到凉州军民的奋起反抗,但当时的秦国军队如同虎狼一般,又怎么能抵挡得住?
秦军攻陷城池之后就开始烧杀抢掠,凉州百姓十不存一,甚至许多村子都直接在屠杀后就被一把火烧光。
刘瘸子本命刘安,家就在凉州城边境一个小村庄中,他永远都记得那一日秦兵闯入村子开始到处杀人抢东西,自己父亲,哥哥全都被杀害,母亲不甘于被秦兵糟蹋,直接跳进了井中自杀,只有十来岁自己被父母藏在地窖中眼睁睁看着秦兵将自己的家一把火点燃,他因为害怕而全身瑟瑟发抖,又不敢发出声音。
突然两个秦兵朝着自己方向走过来,原来他们想从地窖里找点吃的,却发现了躲在下面蜷缩成一团的刘安。
对秦兵来讲,由于后勤供给线太长,因此下令军队闯入大唐就要靠抢夺为生,由于粮食不够,他们把小孩和女人也当成一种军粮,称为四脚羊,行军时候直接烹煮来食用。
秦兵看到是个孩子,狞笑着将他抓出来,准备带回去当做食物,就在这时候,一队精锐唐军冲进村子,迅速将这股秦兵游勇消灭,救下了刘安。
唐军为首一名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明盔亮甲,气宇轩扬,他看向正在地上哭泣的刘安道:“小兄弟,你可愿意投军,替自己父母家人报仇?”
刘安看向年轻将领,似乎又找回了勇气,爬起身来道:“将军,俺愿意,请您带上我一起走吧!”
年轻将领朝着身边随从道:“带上他,我们赶路吧!”
身旁侍从答道:“是,太子殿下!”
刘安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个年轻将领正是大唐太子唐世民。
唐世民当时正率军在祁连山脉抵御秦军,秦军从宋国进入凉州后,祁连山防战已经形同虚设,再坚守下去只能腹背受敌,全军覆灭,因此唐世民果断放弃阵地,将作战部队分成小股突围,保存大唐的有生力量。
而唐世民在突围中也在不断寻找机会歼灭秦军小股部队,将沿途救下的百姓往安全之地安置,这一日碰到刘安,看到他已经父母双亡,干脆将他收留在军中。
此后十余年,刘安跟随唐世民的军队南征北战,每一次都奋勇杀敌,多次负伤,却总是在战后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从不主动邀功,以至于唐世民也没有注意到这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卒的存在。
但刘安却从不在意,他只会默默看着唐世民的背影,投去崇敬的目光,脑子里想着能够在下次战斗中再多杀几个秦兵就好了。
后来唐世民登基称帝,他也早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救下一个叫刘安的少年,但那一天刘安却高兴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那一次,袍泽们听到他在梦中说道:“陛下,俺愿意投军,我要替自己父母家人报仇。”
最后反攻两辽一战中,他腿部不幸中了敌军流箭,伤好后便成了一个瘸子,部队多次劝他返家休养,并答应给予他丰厚的养老俸禄,他却都拒绝了,刘安总笑着说:“没事,不就是腿受伤了吗,俺就算不能上阵杀敌,还可以当守城兵嘛!”
最后大家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调他去守城。
一晃又过去四十年,唐世民已经退位,而刘安也已经是一名年近花甲的老卒,这几年他听说秦国又要准备来侵犯,他主动提出到长城当守城兵,于是就来了五百零三号烽燧成了一名燧子。
“唉,刘瘸子,你想啥呢?我问你话你咋不回答,还说不是吹牛,行了,你自己守着吧,我下去睡觉了!”猴三见刘瘸子不答话,感到十分无趣,困意上来,准备回墩堡睡觉了。
此刻被称作刘瘸子的刘安回过神来,破天荒的没有再骂两句,只是轻声道:“小兄弟,回去休息吧,小心着凉!”
猴三一愣,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日里没事都要骂娘的刘瘸子今天居然好好的说起人话,自己还真挺不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