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操和袁绍在仓亭展开大战之际,李应趁着并州高干主力尽出,随即传令河套地区的张燕率五千兵马南下并州,又命驻守西河郡的马腾引兵马五千从西面进攻并州,自己则亲率关中主力大军六万精锐进入并州,三路大军进展顺利。
却在此时,袁绍兵败,退守邺城,高干引一万主力回援并州,李应于是假意命大军包围太原,实际上在高干必经之路上设下伏兵,就等高干上当,却不想,高干实在狡猾,假意领副将引三千兵马鼓造声势冒充高干主力,他却率麾下大军悄悄绕道回到太原城中。李应伏兵仅仅吃掉了高干三千老弱残兵,倒是替高干解决了一个累赘。
李应随即只得命令大军包围太原,切断一切外出通道。随后命令大军猛攻两日,伤亡不小,却还是没能啃动太原这块硬骨头。李应随后命石宽、马超等人日日到城下叫骂,高干却高挂免战牌,就是不出城应战。无奈之下,李应只得命大军继续围困太原,另一方面急召贾诩押运粮草前来。
五日后,贾诩终于押运粮草来到李应大营,李应随即拉着贾诩来到中军大帐之中,急声向贾诩问道:“如今之际,高干避战不出,太原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某无计可施,文和各有谋划?”
贾诩闻言拱手说道:“自打接到主公召唤,一路上,某都在考虑破敌良策,如今却有一计,可大败高干,拿下太原城。”
李应急声问道:“文和快快说来。”
却在此时,亲兵禀告李应,说是营外有一青衣书生求见李应。李应闻言本想不见,却听到贾诩说道:“主公,来者是客,不如见上一见,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李应只得按耐住心思,让亲兵将人带到大帐说话。
不一会,一名青衣书生来到大帐之中,看到李应又看了看贾诩,随后拱手行礼,说道:“晚生马良,字季常,拜见太尉。”
李应听见来人自报是马良,随后脱口而出:“莫不是神笔马良!”
马良闻言一惊,随即问道:“太尉为何称某神笔二字。”
李应顿时无语,后世之事总不能告于他人吧。
贾诩见此赶忙接过话茬,说道:“某乃贾诩,人言:马氏五常,白毛最长。主公见到季常,不由得出口称赞,看来季常和主公一见如故不!”
李应闻言说道:“神笔二字,先生当的起。不知先生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马良见此说道:“谢太尉称赞,某此次从襄阳而来,正是前来投奔太尉,来到长安,却听说太尉率军出兵并州,又听闻太尉包围太原,故此特来献计。”
李应闻言说道:“先生不远千里前来投奔,某心中甚是感动,敢问先生之计?”
马良看向李应,随后又看向贾诩说道:“并州高干,前番率主力驰援邺城,却被曹操大败,此番恐怕手下没有多少兵力了,只是仗着太原城池坚固,欲要做困兽犹斗,恐怕此时,高干做梦都想着会有援军来救。”
李应看了看贾诩,见贾诩闭口不语,又看向马良说道:“先生所言属实。”
马良接着说道:“如此,某有上中下三策可破高干。”
李应闻言说道:“愿闻其详。”
马良说道:“太原城外有一条河,想必太尉已经留意,此河名叫汾河,乃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太尉可命士卒在上游筑坝截断水流,届时可挖开堤坝,放水淹太原城,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
李应闻言说道:“此计不可行,太原城池坚固,某日后命大将坐镇并州,太原当是首府,何况满城百姓无辜,此举必然不妥。”
马良闻言不由得心中一笑,随后拱手说道:“那说中策。高干此时,最需要的是援军,但他知道冀州袁尚,幽州袁熙都不会救他,至于青州袁谭自身难保,也不会千里驰援于他,普天之下,能救他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兖州曹操,另一个则是鲜卑人。”
李应说道:“正是此理。”
马良说道:“太尉可命大军内紧外松,装出一副军纪散漫的样子,让高干产生侥幸心理,届时他必定四处求援,主公届时就可将计就计。”
李应说道:“此计甚好。”
贾诩闻言说道:“主公不再听听马良的下策如何?”
李应闻言说道:“下策无非就是强攻城池,昼夜不间断,分批次猛攻城池,仗着兵力优势,攻破城池。”
马良闻言眼前一亮,随后说道:“正是此计。只是如此,伤亡不小,所以说是下策。”
李应随即看着马良说道:“季常之才,某已知晓,可否留在某帐下听令,已施展季常大才。”
马良闻言叩拜在地,说:“某求之不得,今日,马良在此拜主了。主公。”
李应赶忙扶起马良,说:“哈哈,季常初到,就献上一份大礼啊!”
李应随后依计行事,传令全军内紧外松,分三个批次,轮流包围太原,另外两波兵马休整待命。
五日后,高干见李应大军包围松懈,果然四处派出斥候求援。随后全数被李应截获,李应看着高干写给各路诸侯的书信,目光落出,却是一份写给乌桓首领蹋顿的书信,信中大篇幅阐述袁绍与乌桓的交情,最后才恳求蹋顿救援并州。
李应随后召开胡车儿,对他说道:“胡车儿,某有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胡车儿随即拱手听令。李应于是附在胡车儿耳边说了些什么,胡车儿随即领命退下了。
又过了五日,这天快到傍晚时分,突然从北边杀出了一支胡人骑兵,一路冲杀而来,李应随即组织反击,那群胡人见此,只是与李应大军一个罩面,随后退回北方。
高干站在城头之上,不由得感到诧异,这群人像是来救援的,为何却不愿与李应交战,刚一交手,就退回北方去了。更让高干诧异的事,随后几天都是如此。
却在这一日,高干城头射来一支飞箭,内藏书信,高干展开看时,只见上面写着:“高干无忧,舅舅以派袁尚引三万大军救援太原,又联络乌桓南下袭扰李应所部,吸引他的视线,如此也好与你里应外合。如今我儿袁尚大军不日就将抵达,且记十五日晚二更时分,与显甫一同出兵破敌。——袁本初亲笔”
高干看着信中字迹,确认是袁绍无疑,随后吩咐手下将士,积极备战。
十五日晚二更时分,“袁军”果然进攻李应大营,李应见此,紧急集合大军迎敌,李应大营之中顿时乱做一团。
高干见此,随即准备出城杀敌,却被手下副将拉住,对他说道:“高将军谨防有诈。”
高干随即冷静下来,准备再观望一会,却见此时李应大军已经将“袁尚”包围,两军厮杀声响彻夜空,高干却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城,却在此时,“袁尚”冲着城头怒喝:“高干,此时不来,更待何时。”喊的嗓子都沙哑了,正好也难以辩识。
高干闻言,随即不理会副将劝阻,亲率大军驰援“袁尚”,却在此时“袁尚”大军逐渐不敌李应,渐渐往南方败退,高干见此恐怕“袁尚”有失,随即命令大军飞速救援“袁尚。”
跑出城外十里,中了李应埋伏,“袁尚”此时也引军杀回,高干看清来人,却是马休不由得勃然大怒,急欲率军回城,一路冲杀来到城下,却见城头早已经挂上了“李”字大旗,高干知道自己完了。
不一会,高干所部残兵就被李应团团包围,李应策马来到阵前,冲着高干喊道:“放下兵器,饶尔等不死。”
高干却是不理,提枪来战李应,马超见此,策马直冲高干,二人临近之时,马超一枪刺出,高干随即跌落马下,断了气息。高干麾下士卒见此,纷纷放下兵器,举手投降了李应。
李应随即占领了并州全境,大肆犒赏三军之后,命马腾引五千兵马进驻太行山区,防备冀州袁军,命张燕引一万人马退守河套平原,又命张辽引五千兵马驻守太原。接着任命马良为并州刺史,驻守太原,临走时,命士卒加固汾河河堤,令它不会决口。随后率大军撤回长安。
这时已经是冬季了又是一年过去,李应回到长安太尉府中,难得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
张霞悄悄对李应说道:“夫君,高顺、庞德、马腾、张、吴倩、侯集还有哥哥张燕众位将军都在守卫边关,他们的家小此时都在长安城中,这个年过得冷清了着,不如请她们一同到府中,一块吃个年夜饭,你看可好?”
李应闻言说道:“霞儿做主就好!”
不一会,各位将军的夫人、儿女都来到府中,倒是热闹的很,李应却在人群中看到了马云禄的身影,她此时一声素衣,与众人绫罗绸缎比起来,倒显得格格不入。
李应随后来到马云禄身边,却见她望着天空发呆。随后故意拍了她肩膀一下,问道:“我们的女大将军看什呢,这么入迷?”
马云禄却看也没看李应,只是开口说道:“我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了,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死去,可是到死却没有说出心里话,心有不甘,若是没有战争,若是天下太平该有多好。”
李应闻言,说道:“放心吧,太平盛世的日子不远了。对了,你有什么心里话要说,若是拿某当兄弟,不妨告诉某,某保证谁也不告诉。”
张霞望见李应在和马云禄聊天,于是悄悄走到跟前偷听,却听见李应小声说道:“放心,就连霞儿都不告诉,这是我们的小秘密。”
马云禄见此,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后好笑的看着李应。
张霞于是悄悄走到李应身边说道:“什么事,我也不能告诉?”
李应闻言一愣,结结巴巴说道:“没,没啥,你啥时候过来的?”
张霞却是气呼呼看着李应,李应见此逃也似的跑开了。张霞也不去理会李应,而是和马云禄坐下交谈了好一会,等到夜深了送马云禄出府之时,二人好像亲姐妹一般亲切。
回到房间,李应看着张霞说道:“天不早了,好生歇息吧!”说完一把抱住张霞。
张霞挣脱掉李应,一脸严肃的看着李应问道:“你是不是喜欢马姑娘?”
李应急忙否认,说道:“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喜欢她。”
张霞却是眼圈泛红的说道:“李子瑜,你到底心里有没有我,你要娶多少女人才能满足。”
李应最见不得张霞哭,不由得一脸怜惜的看着张霞说道:“对不起,某错了,霞儿莫要再哭了,某日后一定改正。”
张霞却是强忍着眼泪说道:“马姑娘是个好女子,你喜欢就娶了吧,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不准再有下次。”说完眼泪已经止不住的流淌。
李应看着梨花带雨的张霞,心中不忍,于是郑重对她说道:“不娶,霞儿放心,某虽然对马云禄有意,但是为了霞儿不娶了,霞儿莫要在哭,为夫心里不是滋味。”
此间夫妻房中之话到此为止,且说袁绍不久后就病死了,袁家三子随后各自占据一州之地,互相之间,互相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