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文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文学评论家其实和作家不太一样,甚至作家与作家都有差别,不能单纯以销量来定义。

  但销量好的作品总有可取之处,它可能不符合一部分人的阅读审美,却必然符合另一部分人的审美——审美这玩意儿是很私人的,能畅销就说明有读者受众,只要不是价值观有很大问题,傅老都会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市面上的文学作品。

  《少年偶像》的价值观就没问题嘛,整本书传递的都是少年人积极向上,这样的作品傅老只恨不能多些,又怎会去批判?

  作品立意没毛病,那销量就成为衡量《少年偶像》是否够优秀的重要指标。

  一个征文比赛而已,闻樱能有一本《少年偶像》,足以当比赛评委了!

  傅老甚至觉得主办方考虑很周全,老中青三代评委,正好与文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阶段对应。

  “时代变了,我时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文学与时代是紧密相关的,在建国以前我们的文学是批判封建,是唤醒被奴役国人的血性,千千万万的同胞们身处苦难,思想不醒,革命的号角吹不响,所以顺应着时代需求涌现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坛前辈;在建国后,我们的文学是讴歌革命胜利的艰辛,整个国家在摸索中艰难发展,文学被刻上了苦难和阵痛,个体与集体,所有的蜕变都需要经历这一步,文学的整体气氛仍是厚重严肃,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亲眼见证的时代;文学的未来则属于像‘逆流的鱼’这一批年轻作家,我不否认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有点放大了青春期的忧愁,年轻人失个恋都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李梦娇读到此处,包括闻樱在内很多人都笑出了声。

  傅老的几句话是把当下大部分青春文学都扫中了。

前往APP,全本免费看! 付费购买本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