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
白光大盛,一股清凉之意袭来,如同一道散发白霜的匹练。
“哼哼”
一只憨态可掬的小兽站在匹练之中,周身散发浓郁的月华,气血翻滚本应热气奔腾,给人以置身烘炉之感。
此刻,却大为不同。
月华清冷,本身属于至阴至寒之物,气血烘炉属性为阳;至阴之下,这一丝阳性气息自然不在话下。
就连气血幻化的小兽,都携带一身月华。
识海水波四起,一轮弯月横在虚空,精神之核被月光笼罩,一股清凉之意席卷四方。
眼下
神识延展舒适,一身倦意荡然无存。
“这也太显眼了”
姜行瞅着小兽肆意跳跃很是无语,映照四方的月华简直就像是一个大灯泡,顶着这盏灯方圆数里清晰可见。
月华之下
血气开始凝结,原本逸散的血气被月华力压下竟融化一体,竭力抵抗这股外力侵袭。
月光纯净无暇
道家亦有太阴炼形之说,虽说是典籍记载,但此种手段并不知真假,太阴练形又名秽土重生之术。
当初,他发现现世不存灵气时,曾另辟蹊径想要吸收月华之力,以求熔炼自身。
为此
他深入研究,对比古今道家典籍,终究找到一门神通,那便是太阴练形之术。
所谓
太阴炼形曾有详细记载:“太一守尸,三魂营骨,七魄卫肉,胎灵录气”
古代,曾有道家高人奢求仙道,意图成仙;但因根骨 资质 又是先天所定,不易更改,遂以一法脱胎换骨以求得道成仙的机会。
但这种方法亦有代价,那便是要先死一次。
修习此法之人,需要选择一个僻静之地,将元神驱入太阴之中,肉身仍在阳世,所以死去的只有肉身。
元神在太阴修炼的这段时间,留在阳世的躯体会像普通人一样,肌肉灰烂,血沉脉散,但自身五脏不腐,白骨如玉,指甲头发会正常生长;如此,快则三年五载,缓则二三十年,功行圆满,元神回归,瞬间便可收血育肉,成就近仙之体。
如此,仙道不远以。
但,此法仍有险,一但元神迷失,亦或者种种给原因无法回归肉身那便会真正死去。
此法自然有各种劫难加身,自古以来,修习太阴炼形之法有所成就之人,少之又少,往往都会因各种劫难,饮恨西北。
起初
他也动过此类心思,但想想也是,如今哪里能找到僻静之所,亦或者守关之人,就算能找到如何能入太阴之境,又是一个难题。
至此,这个办法搁置了。
“哼哼“
小兽四处游走,顶着一盏明灯,光华璀璨。
“唉,这小兽越发阴柔,不知是否因月华之故。”
姜行看着肌肤恍如溪流白玉,透出丝丝月华之光,五官俨然也有一丝阴柔之气,不知为何,他转身开始发愁。
小兽跃动,转身跳入一片玉贝之中,河川贝绽放微光,一丝牵连由此浮现。
“哗”
玉贝大开,一股水汽扑面而来,蛮荒苍茫的气息藏于一尺玉贝。
一条宽阔的水系映入眼帘,只见雾霭迷离的空间横跨宽约百米的长河,蜿蜒曲折自玉贝一端兴起,直至没入另一处尾端。
河水清晰,入眼所见清澈透底,水灵气息十足,大河长约数千米。
玉贝内部孕育一条长河,其内空间辽阔无边,估摸有数千里范围,短短一息,他便探知了玉贝的一切隐秘。
当然,黎江所说祀灵留下的礼物,自然也在其中,因为玉贝被他留下烙印,此方空间由他掌控。
数千只白玉贝类在河中沉浮,开合之间有灵机浮现,隐约能瞥见一丝宝光。
俨然
这就是祀灵留给自己的礼物。
河川贝开合间,姜行伸手一探,隐约像是摸到了什么东西,一颗雪白的珠子静静的躺在掌心,好似一粒尘沙,普通至极。
尘埃似的珍珠,灵机不显,越是如此越是让人感觉其中蕴含玄妙。
为此
他轻轻探出神识,将其化作一线细丝缭绕其上,神识刚一接触珍珠,只见它便化作一条白光直接撞进眉心识海之处。
“轰“
一声轻响,识海震动,皎月挥洒月华稳固动荡,珍珠破碎;一道身影自碎裂的珠中托生而出。
只见
他身披兽皮,相貌无形,脸上像是覆盖了一层迷雾,一息之间,幻化千面,男女老幼交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