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

“如何考法?”朱云怡问皇帝,声音颇有些颤抖。

皇帝神情凝重地看了看手里尚未吃完的玫瑰饼,答道:“民间有句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又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足见‘吃’之一字于普通百姓而言何等重要。《礼记》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者,无非父母妻儿、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仓禀实而知礼节,足以彰显‘食’之一事在‘齐家’中的重要位置。齐家方能治国,治国方能平天下。一家不齐,何以治国?一食不精,何以齐家?故而父皇的考题非常简单,便是让你大哥和二哥各做一顿饭。从他们做的这顿饭中,父皇自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及彼地推出他们俩谁更具有齐家之能?家乃最小之国,齐家治国虽有不同,但本质上也殊途同归。通过齐家之能的大小,父皇便能看出他们治国之力的高低。”

听了皇帝的话后,朱云怡不由得想起了去年在芙蓉浦的经历。当时常芙蕖化名徐盈盈,偏要通过厨艺比拼来考她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理解,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的想法竟与常芙蕖不谋而合。她觉得皇帝所言倒也有理,然而想到太子素来馋嘴,一向只喜欢享用美食而讨厌下厨,故而厨艺可谓极其有限。而汉王虽是一介武夫,但因为与汉王妃情深意笃,不时会陪汉王妃下厨做饭,并把夫妻二人一同下厨也认为是闺房之乐之一,且一直以此为豪。故而在汉王妃的影响下,他的厨艺虽然不是很好,但也已然远超自幼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太子了。

想到这里时,朱云怡急忙说道:“父皇,此法尚有不妥之处!”于是她便把太子和汉王的情况告诉了皇帝,并说倘若比拼厨艺,太子必败无疑。

皇帝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在你心里,终究是属意你大哥多些。唉,你与东宫亲近,也算人之常情。你只是个无忧无虑、可以在树荫下寻求庇护的千金公主,自然可以凭借一己好恶侃侃而谈。但父皇不一样,父皇是天子,一切要以大局为重,个人好恶则无关紧要。这些年父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恐稍有不慎便让大明滑向深渊,宵衣旰食之下终于创下了这永乐盛世。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于未来的天子人选,父皇更是得慎之又慎,以免辛辛苦苦得来的一切毁于一旦。也正是因为如此,父皇在愿意放下对你二哥的成见,在你两位哥哥忠反复抉择。至于你说说的厨艺问题,父皇也知你大哥素来饭来张口,因此评判的标准也不是食物的色泽、味道、摆盘等,而是通过做饭来考验他们对处理家事、治国理政的理解。

听完皇帝的话后,朱云怡才稍微松了口气。虽然在这样的评判标准之下,太子的胜算依旧不大,然而总比单纯的以味道定输赢好了许多。

天色愈来愈暗,天边如血的残阳已在不知不觉间被黑暗所吞噬。

“天黑了!”皇帝幽声说道,不知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同朱云怡说话。

“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日出东方,日落西山,周而复始,永不停歇,此自然之理也。夕阳固然无限好,但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阳亦是另外一番盛景。”朱云怡答道:“白日一照,浮云自开。同理朝阳一照,黑夜自然散去。待得明日一早,儿臣便陪父皇来此处看旭日东升。届时霞光漫天、生机勃发,父皇看后必能龙颜大悦。”

皇帝明白朱云怡是想借朝阳和早霞宽慰自己,虽知自己已是日薄西山,但此时他的心事已然了了大半,因此心情也愉悦了不少,故而听了朱云怡的话后,他便笑着答道:“甚好!明日一早,咱们父女俩便来此处看白日地中出的盛景。”

朱云怡笑着应了。

因为山丘顶上风大,朱云怡心想吹太久的风对父亲的身体不好,再者父亲已说了这么久的话,此时也给回去歇息了,便让伏煌去把先前被皇帝屏退的侍卫喊回来,好让他们抬皇帝回营帐。

不久朱瞻基便带着侍卫们来到了丘顶,他也没问皇帝和朱云怡说了什么,只是吩咐左右把皇帝抬回营帐。

于是众侍卫便抬着软塌上的皇帝回营帐了,朱云怡和朱瞻基也紧紧跟着软塌两侧,期间朱云怡觉得有个侍卫的身影颇为特别,她本想多看几眼,然而那个侍卫却一直低着头,皇帝又不时和她说话,故而她也来不及去看那个侍卫的容貌。

等皇帝回到营帐后,太子夫妇、赵王夫妇、汉王和英国公父女便即刻赶来侍疾。于是皇帝便说自己这些天胃口一直不好,御厨做的饭菜也不合自己的口味,他想常言道父子连心,因此想让太子和汉王各给自己准备一次晚膳。因为汉王的厨艺比太子要好一些,故而明天的晚膳便由他亲自下厨准备,太子则负责后天的晚膳。

听了皇帝的话后,汉王和太子均觉不可思议。宫中上下谁人不知朱云怡的厨艺天下无双,皇帝又对这个幼女极尽宠爱,倘若御厨们做的膳食真不合他的胃口,那让朱云怡下厨不就好了,为何偏要让他们两个大男人准备?尤其是太子,他虽贪嘴好食,但向来只会饭来张口,要他亲自下厨简直可谓难如登天。因此当听到皇帝要他为其准备后天的晚膳时,他只觉得哭笑不得。正准备推辞时,他又忽然觉得父亲向来不会随随便便做决定,此番让自己下厨,只怕是另有目的,因此便把已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同时又偷偷看了太子妃一眼。

太子妃的想法也和太子一样,故而当看到太子偷偷看自己时,她便朝丈夫点了点头,示意自己赞成丈夫的做法,同时又给了太子一个鼓励的眼神,表达不论发生什么,自己都将与丈夫同在,不会让他孤军奋战的心意。

看到妻子鼓励的眼神后,太子便宛如吃了一颗定心丸。他知自己的这位贤内助冰雪聪颖、精明能干,有时所思所为甚至比自己还要周全。只要有她帮助自己,夫妻二人珠联璧合、同心协力,便不愁前方荆棘遍地、坎坷艰难,故而最终还是笑呵呵地说道:“儿臣笨手笨脚,只恐做出来的饭菜给父皇啮檗吞针之感,也不免暴殄天物,平白无故浪费了那些好食材。不过既是父皇吩咐,儿臣自然从令如流,只希望父皇不要嫌弃才好。”

“无妨!”皇帝答道:“你监国多年,诸事繁忙,自然不可能在烹饪上浪费时间。朕乃军旅戎马之人,在外行军打仗之时只求吃饱即可,未必非甘旨肥浓不可。”

汉王本来也想推脱,然而见连从来不下厨的太子都决定为皇帝准备晚宴,他便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故而也应了下来。他想太子乃五谷不分之人,如何能为皇帝准备一桌可口的晚宴?反观自己饮食不时会陪爱妻下厨,因此即便厨艺平平,但与太子相比也算矮子里面挑高个。想到这里,他不禁在心里暗暗感激汉王妃韦纹枰,赞叹爱妻不但棋艺高超、女红绝伦,更在无形中又通过烹饪帮了自己一次。

吩咐完这些后,皇帝便让众人退下了。和往常一样,朱瞻基和朱云怡则被他留了下来。

待得营帐里只剩皇帝、伏煌、朱瞻基和朱云怡四人后,皇帝便问朱瞻基:“瞻基啊,你和太孙妃相处得如何?胡氏毕竟是你的发妻,她天性文静庄重,不如孙氏那般活泼好动,与你的性子确实相差甚大。可她到底是你唯一的发妻,孙氏再怎么与你性情相投,也不过一个妾室而已。妾室可以有无数个,但正妻却只能有一个。皇爷爷总担心你和胡氏会步当初你三叔和三婶的后尘,故而才忍不住要多叮嘱你几句。皇室子弟一定要以大局为重,理应雨露均沾,切不可单凭一己好恶而惹得世人非议。"

听到这些话后,朱瞻基的内心不免有些不悦,但他还是笑着对皇帝说道:“皇爷爷放心!您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孙儿时刻谨记于心,定不会过分宠爱妾室,以至于忽视了善祥。”

皇帝口中的“胡氏”乃是朱瞻基的正妻胡善祥,是皇帝和太子夫妇为其选的发妻,“孙氏”则是他的妾室。相比于正妻胡善祥,孙氏与朱瞻基性子更为相似,兴趣更加相投,同时又极会讨朱瞻基欢心,因此极得朱瞻基宠爱。而胡善祥性子贞静、沉默少言,因此相比于妾室孙氏,活泼好动的朱瞻基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发妻。

“正该如此!”朱云怡接口说道:“这段日子我也一直想找你谈谈此事,只可惜一直未曾得空。善祥娴静有礼、端庄典雅,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女孩儿。反观孙氏,我总觉得她美则美矣,然而眼神里始终夹杂着太多欲望与算计,根本不可与善祥同日而语。”

“是!是!是!小姑姑所言,侄儿岂敢不从?”朱瞻基笑嘻嘻地说道:“只是小姑姑你也老大不小了,不知什么时候能与那位郁相公结成秦jin(晋)之好呀?”

听了朱瞻基的话后,朱云怡的脸立马变得通红。羞涩之余,她又想起当初父亲反对自己与郁且狂交往,因此心中不免有些难过。

“那位郁相公也来了?”皇帝突然问道。

朱云怡点了点头,心里有些忐忑。

皇帝叹了口气,答道:“其实他也算是人中龙凤,对父皇也有救命之恩,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孩子。倘若他不是郁万贯之子,又或者是个勋贵后裔,父皇便放心把你许配给他了?”

“父皇认识郁万贯?”朱云怡奇道。

“何止认知!”皇帝突然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便呆呆地盯着昏暗的蜡烛,久久不语,似是想到了什么往事。许久之后,他才又开口说道:“郁万贯实在过于奸诈,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位郁相公精明之处丝毫不输其父,即便他是真心待你,但父皇便是男人,知道世间男子花心者多,深情者少,只恐有朝一日他会负心。你过于重情,他又过于精明,完全可以拿捏得了你,因此父皇不得不防。再者即便他文武双全,但性子实在过于桀骜不驯,向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高于众,众必非之,更何况他又是离经叛道、狂傲不羁之人,势必不被俗世所容,届时你跟着他难免吃苦。父皇确实很欣赏他的才华与能力,也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但若要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却实在放心不过。试问天下哪个父亲不想自己的女婿稳重可靠,能给自己的女儿一个稳定的生活呢?在他和你毫无瓜葛时,我欣赏他不流于世、洒脱随性;然而若要成为你的夫婿,父皇更愿意他是一个于时迁徙、与世偃仰的‘安分守己’之人,这样至少能保证你不会跟着他受苦。”

听完皇帝的话后,朱云怡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父亲的误解竟如此之深,心中也感动不已。然而她还是不愿放弃郁且狂,便哭着答道:“可是倘若他真的是个于时迁徙、与世偃仰之人,又岂能入得了女儿的眼?正因他能时刻保持清醒,能固执地在自己干净的世界里独善其身,不被这肮脏的尘世所污染,女儿才会对他情有独钟。既然女儿已做出了选择,便永远不会后悔。倘若他真的不被俗世所容,那我便陪他去天涯海角寻找独属于我们的桃花源,只要我们坚持的一切是正确的即可。”

“你是金枝玉叶,只要愿意,如意郎君数不胜数,又何必非要如此固执呢?”皇帝叹道。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