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此,在第三十层的时候,弟子就因为刻画符箓遭受了反噬,我就猜想前面的那些层肯定也有丹药的,没想到是真的,师父,您怎么会来过这里?而且知道所有符箓上面都有丹药的呢?”
“呵呵......其实这些符箓本是我上清所有,但因为一些缘由,就在这里摆下此阵法,等待有缘人的到来,只有领悟了符箓,丹药才能安然取走,想来是这些年,这仙舟书院当中也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才会取走这些丹药的,不过肯定不会是同一个人所取,不然的话你也不可能来到这里。”
“师父,如今弟子的修为是刚突破不久,但在前不久我却发现又一次的出现了突破的征兆,弟子担心会境界不稳,所以给压制了下来,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无妨,你担心境界不稳压制下来也是对的,正常来说,薄积厚发才是对的,但目前的情况来看劫数将至,你的修为还是太低了,但有为师在你大可放心,师父别的不敢说,但你修为提升的同时保你无恙还是可以的。”
“弟子先行谢过师父!”
“你上前来,为师先将你所领会的符箓补全再说其他。”
贺念依言起身,向前走了两步,贺念的师父抬起手臂,拇指点向贺念眉心之上,贺念闭上双眼,感到自己神海当中有所悸动,一息之后,贺念神海当中漂浮起二十九道符文,贺念心中得知这些符文是残缺不全的之后,现在再看向这些符文,真的是缺憾非常,根本没有一丝大道神韵在其中,而师门上清的符箓,就算是最简单的,其中都会蕴含大道神韵,只有这样的符文,才会有其应该有的神效。
忽然外界当中飘飞进来一个光团,贺念知道这个光团就是师父所说的,要补全这些符文的关键所在,那一个足有西瓜大小的光团,在发现那些漂浮的符文之后,从中分离出一个光点,光点离开光团三尺之后,极速的撞向半空中的符文,“砰”的一下,符文略微变化之后,大道神韵蕴含其中,金光闪耀一瞬时间,之后就消失不见,贺念这时也感觉到自己的心神里面似乎多了一些什么。
一道,两道,三道,光点越来越多,光团却越来越小,光点越来越快,在光团剩下刚开始一半大小之时,光团瞬间分散开来,十数道光点,如同万箭齐发,一同撞向空中的符文,“砰”贺念神海之中一声巨响,紧接着金光闪耀,数息之后,贺念神海归于平静。
但贺念却依然闭着眼睛,久久未曾醒来。
两刻钟之后,贺念才睁开眼来,眼神之中带着一份喜悦之色,面对师父再一次的跪下说道:“弟子谢谢师父恩赐!”
贺念的师父摆摆手,说道:“起来吧,你也知道为师的性子,生平为师最不喜这些虚礼,今天既然你我见面了,那为师就多和你讲一些吧!”
“谢谢师父,不知道师傅要给我讲什么呢?其实每次与师父讲话,弟子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每次都会有所提高。”
“呵呵...没有特定的讲什么东西随意聊天吧,说到哪里在哪里可好?至于你能领悟多少,则要看你自己的了。”
“好的!谢谢师父!”贺念说完,便在师父面前盘膝坐下。
“那为师就先给你讲讲“气”的概念与天地人的基础思维,“气”是我华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概念,不论是风水、针灸、中医乃至于武术或者是修炼都离不开“气”字,这个气其实并不是呼吸的气,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这个概念被古代人定义为气。不论是人体的呼吸,肌表的运转,体内五脏六腑的工作模式乃至于天上星辰的运转,都是气在起决定作用。有人问:那么,气是不是就是磁场呢?用磁场来解释气是不够恰当的。气可以说是一个古代天文学、物理学甚至是哲学常用的词语,它解释的是一种宇宙中、人体中的状态。例如天体漂浮在空中,各自和谐自然地运行,在古代认为是气的运转。太阳系,也就是古代说的天(这里要明确一个知识点:就是古代的天不是我们现在认知中的天,古代的天是太阳),太阳系和谐自然的圆运动运行,在古代的认知中也是气的一种规律。比如风水,改变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房屋地势气机的一个运转。中医也相同,古代说用药如用兵,因为这个药性不治病,药性就是指令,这个指令引导人体内部的元气产生作用去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而元气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多,是恒量的,也就是古代修炼中说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就是元气的状态。这个状态不单指元气,也包含了元神,他们永远是无属性的均衡状态,永远不减少,永远不增多。古代的河图洛书,其实就是表达了气的两种运行状态:一种是天地的运行状态,一种是天地外的运行状态,其实说的就是太阳系以内和太阳系以外的气机运行模式。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也就是河图洛书所表述的两种气机的运行,上古说伏羲画卦,其实就是这个。中国人的一切文化始源,都是伏羲,丹道也是一样,命功炼气,性功炼神,不离气机的体会及运用。
简单地说一下气机的表述,这里要说明的是一些天地人、精气神运转的概念,都是建立在宇宙是个球体的状态下延伸演化的。比如宇宙是个发光的球体,表层的光就是天,球体内部支撑球体运转活动……这个怎么表述呢?姑且说是“能量”吧,这个能量就是气。而对于太阳系来说,中心点就是地,古代人是以太阳系整体的球形运转及人类自身生活的地球为考量的。这个概念可能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简单的地说:以整个宇宙来看,这个宇宙的重心就是地,这个要看清楚是“重心”不是中心,中心和重心的概念有了完全不同的差别。在宇宙是个球体的设想下,站在重心点,直线往上,每一个终点都是发光层,也就是古代说的天,所以古代人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就是这个意思。说来说去,中国人的文化不离天地人及阴阳化机。
气是如何运行的在此不多讲了,简单地说一下气的体用吧。“体用”二字就很容易理解了,也就是体会和运用,简单点说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比如气是0态的,无属性的;五行代表五个状态,用12345来表述,气永远是0,0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气作用于五行状态就是0和12345的关系,0+1=1、0+2=2……诸如此类,这其实是真传中很简单的道理运用。例如,道家是华夏哲学与科学的始源点,为什么道家乃至传统文化都非常得弱势呢?原因就是明明是个文化产业,大多数从业者都没文化。有没有真传先放在一边,无法找到相对准确的表述方式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当然,万物阴阳运转,事总归是人在做,未来传统文化及道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是要看我们后来人的努力及修为。”
讲完之后,贺念的师父停顿了下来,而贺念还沉浸在刚才师父的讲道之中,久久未能醒来,而贺念的师父此刻则是满脸微笑,慈祥的看着贺念在领悟,和一位慈祥的父亲在看自己的儿子一模一样,而且是越看越如意越看越欢喜。
此刻贺念越是领悟的久,就说明贺念越是学到的东西更加的多,所以贺念的师父很是耐心的在等待着,两个时辰之后,贺念才醒来,贺念的师父看到贺念醒来,又继续说道:
“刚才谈到了道家式微,那么就在给你讲述一下佛与道的区别,佛法、道法的异同,一直是困扰众多人的问题,其实佛道同出于大道,只是解释、入手不同而已。简单地来说,佛家思辨于性命以求觉悟,道家修炼于性命以求长生,所求目的不同,入手方法即不同。道家修炼讲求顿悟,亦是后期丹道与禅宗相结合的产物;而早期的道家修炼,无论是金丹,还是道法、尸解、服食等,不在乎觉悟,只在乎长生;早期的丹经和道家经典也是一直在叙述成仙长生的逍遥快活。到了之后的南宗丹,有了丹道与禅宗合二为一的修法,不但讲求炼性命而长生,也思辨性命而觉悟。所以早期的和尚说道士是守尸鬼,道士说和尚是空修炼,佛道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才有了后期的东西。
很多行者亦会问,金丹不是性命双修吗?怎么会不重视觉悟呢?性命双修的性,在道家修炼中并非特指觉悟,而是自我意识的长存,乃至于自我意识和身体运转的高度统一。人是大道的缩影,无论是什么样的玄妙技法,都要尊重大道的演变,丹道也一样,修行的重点是人体气息的运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