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原抬头,看着屋顶,不在言语。
从杨将军的口气中,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小原从小在将军府长大,知道杨光启的脾气秉性,更是知道其为人正直不阿,很少会如此郑重的说一个青年人。
而且对方是从宫里来的,自然身份尊贵,联想起杨飞燕的年纪,小原也是心中明白了几分。
这分明要给小姐,寻一个夫君。
可是,看着自己面前,将衣服撕成几段的杨飞燕,小原无奈的笑。
希望天底下,有人能够收服眼前的杨飞燕。
原来,在行进途中,黄锦给杨光启传过几次讯息,将此行的目的含糊的说了一遍,当然也是提到了相亲的事宜。
所以,杨光启才会让自己的女儿杨飞燕,参加晚上的宴席。
不过,杨光启对其相亲的事情不报任何希望,宫中的权贵,都是喜欢江南的温婉女子,自己的女儿英武之气,玉门皆知,杨光启也是无奈。
日上杆头,临近中午,玉门城前黑压压的一片,除了迎接黄锦的众官员,还有来看热闹的普通民众。
玉门地处偏远,是个小城,平日里生活沉闷,也不知道从哪传出的消息,说是有大人物要来玉门,便全都争先恐后的来到城门边上,等待着神秘的大人物。
除了年节,这便是玉门最热闹的一次。
又过了一个时辰,远处踏起一阵狼烟,几个黑点在草原之上飞驰,转瞬间就到了玉门城前。
“禀告将军,前方二十里处,有一队人马,共计十余人,正向玉门的方向前来。”
汇报之人正是王蛮牛,年纪不大,已经当成了侦查小队的队长,平日里都在山川草地间度过,对周边的环境熟悉的很。
“知晓,退下吧!”
王蛮牛面不改色,连人群中的父亲王铁牛都没有正视一眼,退回了小队之中。
“玉门城卫军,列队!”
杨光启大声发出命令,城头之上有士兵挥舞旗帜,指挥着远在几里外的城卫军,摆好阵型,雄赳赳的向着玉门城而来。
身为边疆要塞,玉门关有五万的城卫军,可惜常年的和平,让宫里的掌权之人渐渐麻痹,对于玉门的边防之事懈怠,克扣军饷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五万的军队规模不断缩减,只剩下了三万。
三万军队之中,一万是骑兵,一万是步兵,剩下的一万中,五千是重甲兵,五千是弓箭兵。
在城墙之上,伴随着卫兵手中旗帜的挥动,地面也是微微颤动。
三万的城卫军,骑兵在前,步兵居中,弓箭兵断后,重甲兵则是分列两侧,缓慢的向着玉门城压了过来。
城墙之上,玉门民众发出欢呼,此种大场面,他们可不会轻易见到,这让其对即将来临的大人物身份,有了更多的猜测和谈资。
人群中议论纷纷,都在议论,怎样的大人物前来,才会配得上如此隆重的场面。
面对着三万军士,杨光启也是微微动容,他依旧壮年,雄心未改,只要皇城中的天子下令,他定然马革裹尸,醉卧沙场。
区区三万,他杨光启还想要的更多,他想要的是百万军甲,浩荡绵延不断的战争洪流。
杨光启挥手,城门之上的卫兵将战旗放下。
三万军甲,整齐的排列的玉门城前,成扇字排开,等待着黄锦等人的到来。
十几里处,黄锦的车队停了下来。
从马车上走出,黄锦深吸一口气,从贴身的衣物中拿出一面有些陈旧的旗帜。
旗帜呈现淡黄色,更是沾染了点点的暗红。
“云天,将这面旗帜挂在马车之上!”
黄锦将旗帜交给云天,待到旗帜飞扬在马车之上后,一个斗大的黄字猎猎作响。
“黄”字,是黄锦的黄,这面旗帜,代表着黄锦曾经的峥嵘岁月和无上荣耀。
一面旗帜,一驾马车,走在最前边,云天、狂虎等人骑马紧随。
前方,渐渐出现了玉门城的轮廓,不是很高大,却充满了浓厚的荒漠气息。
杨光启的呼吸渐渐急促,他的眼眸中出现了那面旗帜,在很小的时候,大明朝和草原异族进行过规模庞大的交战,几百万人纠结在一起,到处都是战火,到处都是血肉模糊的战场。
那场战争,嘉靖御驾亲征,黄锦紧随左右,打出了黄字旗的赫赫威名。
身为武将,杨光启心情激荡,他连忙下马,目光紧随马车之上飘荡的黄字旗。
将军下马,身后之人全都紧随,整齐的排列好。
城门之上,更是出现数十个雄壮士兵,抬着战鼓,擂响。
“咚咚咚!”
雄壮的战鼓声响彻天地。
三万军甲,排列整齐,伴随着战鼓的律动,齐声高喝。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大明威武!”
一连三声,响彻万里云霄。
马车慢悠悠的来到了玉门城前。
城墙上的民众,全都踮脚,伸着脑袋,目光聚集在普通的马车之上。
更是有人露出失望的神色,在他们看来,宫里的大人物来访,怎么着也得带着几百随从,一路大张旗鼓才对。
区区一驾马车,连个凤栾都没有,定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可是,杨光启却目光皱缩,普通的马车让他的心跳声加速,黄字旗下,马车的穹盖方圆,充满了岁月的痕迹,粗重的车梁上,则是描画着油漆剥落的龙纹。
龙,只有天子才能享用,马车绘龙纹,不是皇帝陛下亲自乘坐,就是皇帝御赐,象征着无上的荣耀。
马车在玉门城前停住,距离十几丈,一架马车,面对数万军甲和百姓,没有丝毫的退却。
这是属于黄锦的时刻,云天等人操纵战马,没有上前。
厚重的门帘缓缓打开,黄锦一身蟒纹官服,走下马车。
“玉门守将杨光启,携玉门众官员,在此迎接黄大人!”
杨光启躬身行大礼,这是他对黄锦的感激和憧憬之情。
“恭迎黄大人!”
身后数十名官员齐齐出声,他们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眼前的老人是谁,可是从其身穿的蟒纹官服之上,也是明白其中的分量。
“哈哈哈,杨将军,早就听说杨将军治军有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大明有杨将军,当真是国家之幸,百姓之幸,皇帝之幸啊!”
大明朝和平多年,嘉靖又痴迷修道,很多事情都荒废许久,对于一个国家重中之重的军队,也是松懈了很多,除了皇城的城卫军,就当属玉门此处的军甲最为威猛,足可以体现杨光启的治军领军能力。
“黄大人,盛赞了,跟黄大人的丰功伟绩比起来,我还差得远。黄大人远道而来,属下在府中备下了宴席,为黄大人接风!”
杨光启走上前去,神色恭敬。
“杨将军,破费了。来,云天过来,见识下大明朝的名将,杨将军。”
黄锦挥手,将云天招了过去。
“云天,见过杨将军!”
面对面前的这个可能是自己岳父的人,云天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他恭敬行礼,礼毕后,站在黄锦身侧。
“黄大人,果真是青年才俊,年少有为啊!”
杨光启目光毒辣,随意一扫,便发觉眼前的年轻人气息沉稳,不似皇城的权贵那般浮躁,更是有一种气质,让习武的杨光启感到熟悉。
“杨将军,那我们走吧!”
黄锦率先向着玉门城走去,很多年前,他也是如此走进玉门城,不过那时候,他身旁的人是嘉靖。
“黄大人,我来带路!”
人群闪过一条路,杨光启在前,引着黄锦进了城。
“大人好!”
“大人,您是哪位高官啊?”
有百姓大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