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会的喧嚣与暗流,最终随着黎明的到来而散去。
吴铭一夜未眠。
他没有回到西山壹号院那栋空旷奢华的别墅,而是独自一人,开着厉凌留下的那辆劳斯莱斯,来到了京都大学未名湖畔。
湖面如镜,倒映着熹微的晨光。吴铭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脑海中反复回荡着那个清冷女人的面容,和厉凌最后那句振聋发聩的话——
“让自己变得更强,强到足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强到可以无视任何规则!”
是啊,强!
如果他不够强,他甚至没有资格站在那个女人面前,问一句为什么。
如果他不够强,他连保护身边人的能力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康馨儿被当成家族交易的筹码。
如果他不够强,连家和康家的报复,随时都可能如狂风暴雨般袭来。
过去,星核带给他的是改变命运的希望。而现在,林韵的出现,像一根鞭子,狠狠抽在他心上,让他对“强大”二字,有了前所未有的饥渴!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厉凌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秒接,那边的厉凌似乎也一夜没睡,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吴兄,想通了?”
“想通了。”吴铭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公司的事情,麻烦你了,越快越好。”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厉凌在电话那头打了个响指,“放心,工商、税务、银行,我给你走绿色通道。两天,最多两天,所有手续办齐,公司正式挂牌!”
【剧情15】
厉凌的效率超乎想象。
两天后,在京都CBD最顶级的写字楼“环球金融中心”的六十六层,一整层超过两千平米的办公区,挂上了“铭馨科技有限公司”的崭新招牌。
公司的注册资金,六个亿,实缴。
在厉凌的陪同下,吴铭去了一趟奔驰4S店。他没有选张扬的跑车,而是挑了一辆沉稳低调、却又不失气场的黑色迈巴赫S680。用厉凌的话说:“你现在是身家六个亿的大老板了,以后要见的都是方教授、周会长这种级别的人物,这车才配得上你的身份。”
当吴铭开着这辆价值数百万的豪车回到西山壹号院时,他的人生,与几个月前那个为妹妹医药费奔波的穷学生,已然是两个世界。
【剧情16】
安顿下来后,吴铭第一时间拨通了方建国的电话。
“小铭啊!我正要找你!”方建国的声音充满了喜悦,“你的那个‘人工智能与华医学交叉应用研究’的课题,经过我们研究中心和几位国宝级老专家的联合评审,已经正式通过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文件今天早上刚下来!”
“这么快?”吴铭也有些意外。
“快?这还算慢的!”方建国笑道,“你知道你现在在上面那些大佬眼里有多重要吗?你不仅是为国争光的英雄,你提出的这个构想,更是被誉为‘可能开启第五次科技革命的钥匙’!你的公司,‘铭馨科技’是吧?我已经帮你报上去了,可以享受最高级别的政策扶持,包括但不限于五年免税、科研补贴、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等等。小铭,国家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你放手去干!”
“多谢方教授。”吴铭心中一暖。这份来自国家层面的认可和支持,比任何商业投资都更让他感到踏实。
【剧情17】
挂断电话,吴铭走进了别墅内专门为他改造的静室。这里有着最顶级的隔音设备和最先进的服务器集群。
他坐在电脑前,闭上双眼,意识沉入星海。
【启动‘普罗米修斯’源代码反向编译及优化程序。】
【基于华医学底层逻辑,构建全新算法模型。】
【模型命名:岐黄。】
“岐黄”,取自华夏医学始祖岐伯与黄帝。
吴铭的脑海中,那原本属于“普罗米修斯”的数十亿行代码,被星核以一种超越人类理解范畴的方式,瞬间打散、重构、升华。
它不再是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模仿与学习,而是基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的认知与创造。
吴铭的手指在键盘上化作了一片残影,那敲击声密集如暴雨,却又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一行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全新的源代码,如同瀑布般在屏幕上倾泻而下。
仅仅一夜之间。
一个足以让全世界所有程序员和AI专家都为之疯狂的、划时代的软件,诞生了。
“岐黄1.0”版本,编译完成。
但吴铭知道,这只是一个拥有了灵魂的空壳。想要让“岐黄”真正拥有诊断、治疗、乃至研发新药方的能力,它需要海量的、真实的、经过数千年验证的临床数据。
他需要华医的医案,越多越好!
【剧情18】
第二天,通过方建国的引荐,吴铭在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楼里,见到了华夏中医药学会的会长——周海龙。
周海龙年近八旬,须发皆白,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正是华夏仅有的几位“国医大师”之一。
“吴小友,”周海龙亲自为吴铭沏了一杯大红袍,开门见山道,“方教授说,你想用那个叫‘人工智能’的东西,来研究我们华医学?”
他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但吴铭能感觉到,这位老人的内心,对这种新潮的“西洋玩意儿”,是抱着一丝天然的审慎和怀疑的。
吴铭没有急于解释AI的技术原理,而是反问道:“周老,您认为,华医学的精髓是什么?”
周海龙呷了一口茶,沉声道:“天人合一,辨证论治。”
“说得好。”吴铭点了点头,“华医学视人为一个有机整体,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生克。但这种思想,过于宏大和抽象,很难被现代科学的量化标准所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华医学近年来备受质疑的根源。晚辈不才,斗胆想用一种全新的技术,为这种宏大的‘道’,建立一个可以被计算、被验证的‘术’的体系。”
“哦?”周海龙的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兴趣,“如何建立?”
“譬如,‘气’。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人体亿万个细胞的能量流动模型,来模拟经络中‘气’的运行轨迹和强度变化。再譬如,药性。我们可以分析上万种草药的分子结构、化学成分,与它们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性味归经’建立数据关联,从而量化‘寒热温凉’。当这些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甚至可以模拟出,当某一种药方进入人体后,它所产生的能量变化,是如何影响‘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
吴铭侃侃而谈,他所描述的,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而是一个能够理解并演算华医学底层逻辑的“数字圣人”。
周海龙脸上的平静,逐渐被震惊所取代。
他研究了一辈子华医学,深知其博大精深,也深知其传承之困。吴铭提出的这个构想,简直是为古老的华医学,插上了一双科技的翅膀!
“好!好一个‘以术证道’!”周海龙猛地一拍桌子,双目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小友!你这个想法,若是能成,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华医学会,全力支持你!”
【剧情19】
周海龙的行动力同样惊人。
当天下午,几辆印着“华夏中医药学会”字样的货车,就停在了吴铭的别墅门口。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搬下来几十个沉重的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泛黄的、用毛笔书写的纸质医案。从明清时期的名家手札,到近代国医大师的临床笔记,再到全国各大中医院数十年来积累的疑难杂症病历,林林总总,浩如烟海。
“吴先生,”带队的一位老研究员恭敬地说道,“周会长说了,这只是第一批,总共大概有三十多万份医案。后续,我们还会将全国馆藏的、数字化的数百万份医案数据,全部对您的公司开放端口!”
【剧情20】
送走工作人员,吴铭独自一人站在堆积如山的医案前,深吸一口气。
他走进静室,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星核,启动视觉信息高速扫描及深度学习程序。】
【目标:全部纸质医案。】
吴铭拿起一本医案,他的双眼,仿佛变成了两台超高精度的扫描仪。他的翻页速度快到出现了残影,但每一页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每一个诊断逻辑、每一个方剂配伍,都被分毫不差地、以超越光速的效率,录入到星核的数据库中,并与“岐黄”模型进行融合。
外界看来晦涩难懂的辨证思路,在他眼中,都化作了清晰无比的逻辑链条。
一个人的寒热虚实,在他脑中,会以红蓝两色的数据流来呈现。
一副药方的君臣佐使,在他脑中,会演化成一场精妙无比的排兵布阵。
仅仅三天三夜。
那几十箱,凝聚了华夏数百年医学智慧的、超过三十万份的珍贵医案,被他尽数“吃”进了脑子里。
当吴铭走出静室时,他的眼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一种洞悉了生命本质的深邃与平和。他的临床诊疗技术,在理论层面上,已经超越了当世任何一位国医大师。
【剧情21】
“小吴,你真的准备好了?”周海龙的办公室里,他有些担忧地看着吴铭。
“准备好了。”吴铭平静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想要让“岐黄”项目名正言顺地进行下去,他自己,首先必须得到华医界的认可。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到行医资格证。
周海龙为他组织了一场最高规格的“特考”。主考官,是三位脾气古怪、在各自领域堪称泰斗的国医圣手。
“年轻人,口气不小。老夫问你,《黄帝内经·素问》中,‘是动则病’与‘所生病’,有何区别?”一位主攻内经理论的王老,上来就是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
吴铭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动则病’,指经络本身气血异常所产生的病症,是本经之病;‘所生病’,指本经异常后,影响到其他脏腑所产生的病症,是他经之病。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他的回答不仅精准,更引经据典,从《难经》到《灵枢》,将这个问题的不同解读和临床应用,阐述得淋漓尽致,连王老都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理论考核,满分通过。
接下来是实践。
一位患有多年顽固性偏头痛,遍访名医无效的病人被带了上来。
一位主攻针灸的李老,让吴铭诊断。
吴铭没有立即上手,只是静静地看了病人几眼,便开口道:“患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此非简单的风寒头痛,而是典型的‘瘀血阻络’之症。病根不在头部,而在肝。”
他又问了病人几个问题,比如疼痛是否在夜间加重,是否有胸闷胁痛等,病人的回答一一印证了他的判断。
三位老专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吴铭的“望闻问切”,简直老辣得像一个行医五十年的老江湖!
“如何治?”李老问道。
“治当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针刺,当取阿是穴、百会、风池,以通头部经络,此为治标。另取膈俞、肝俞、血海、三阴交,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此为治本。”吴铭拿过银针,手法稳健,认穴精准,捻转提插之间,带着一股宗师气度。
几针下去,病人原本紧锁的眉头,竟肉眼可见地舒展开来。
“神了!神了!”病人激动地喊道,“不疼了!这么多年,头一次感觉这么清爽!”
三位老专家彻底被震撼了。他们围着吴身,像看一个怪物。
“你……你这手‘烧山火’的补法,是从哪里学的?已经失传近百年了!”
“你开的那个方子,看似是‘血府逐瘀汤’的化裁,但加减的两味药,简直是神来之笔!”
面对三位泰斗级人物的追问,吴铭只是微微一笑。
一周后,一本印着国徽、盖着钢印的红色《医师资格证书》,被周海龙亲手交到了吴铭手上。他成了华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通过特批考核获得行医资格的中医师。
【剧情22】【剧情24】
公司走上正轨,吴铭也开始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
他想到了一个人——李宁。
李宁是他在京都大学的学姐,商学院的风云人物,不仅人长得漂亮,能力更是出众,曾带领团队拿下全国大学生商业挑战赛的金奖,是无数猎头公司眼中的香饽饽。吴铭在一次学校的公开课上,对她清晰的逻辑和强大的表达能力印象深刻。
当吴铭的电话打过去,邀请她来“铭馨科技”担任公关和营销助理时,刚刚拒绝了世界五百强企业offer的李宁,在听完吴铭对公司未来的规划后,只考虑了十分钟,便欣然同意。
“吴总,我相信的不是AI,我相信的是你。”李宁的话很直接。
而康馨儿,在彻底对家族失望后,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公司里。她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学习着公司管理、财务、行政等各方面的知识。虽然还很稚嫩,但她的细心和认真,将公司庞大的后勤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厉凌那句“让馨儿搬过去跟你一起住”的玩笑话,虽然没有成真,但康馨儿几乎已经把西山壹号院的别墅当成了第二个家,每天都来帮吴铭整理资料,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乐此不疲。
【剧情23】
这天晚上,厉凌的一个电话,让吴铭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吴兄,东西到手了。”厉凌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神秘,“我那个叫‘蓝雨’的朋友,本事大得很。她买通了‘远洋号’酒店的一个清洁工,在林韵离开后,从她穿过的礼服上,找到了一根头发。现在东西在我手上,绝对保真。”
吴铭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沉默了片刻,从自己头上也取下了一根头发,小心翼-地放进一个密封袋里。
第二天,他找到了周海龙。
“周老,我想请您帮个忙。我需要做一个DNA亲子鉴定,用最可靠的渠道,最快的速度,而且,必须绝对保密。”
周海龙看着吴铭那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没有多问一句,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放心,三天之内,我给你结果。”
【剧情25】
日子在忙碌而紧张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
奇怪的是,自从那晚的酒会之后,无论是康家,还是丢了天大面子的连家,都出乎意料地保持了沉默。他们没有来找吴铭的麻烦,也没有再骚扰康馨儿,仿佛那晚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反而让厉凌感到了一丝不安。
“吴兄,你小心点。”她提醒道,“咬人的狗不叫。他们越是安静,就越说明,他们在憋一个大招。康浩然和连星海那两个老狐狸,绝不是肯吃亏的主。”
吴铭点了点头,眼中一片深沉。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还远没有开始。无论是来自商场敌人的阴谋,还是那个关于自己身世的、即将揭晓的谜底。
他能做的,只有不断变强。
而现在,他手中已经握住了第一张,也是最重要的一张王牌——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