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主任那副笃定的表情,仿佛已经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面露难色,然后找个借口灰溜溜地离开。在他几十年的工作中,见过太多这样的“关系户”,眼高手低,以为靠一封介绍信就能在京都大学这等象牙塔里为所欲为,却往往被最现实的门槛——金钱和规矩,给打回原形。
然而,吴铭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他甚至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只是平静地看着教务主任,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老师,请问,费用是现在交吗?现金还是转账?”
这下,轮到教务主任愣住了。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似乎想看得更清楚一些,确认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穿着一身加起来恐怕都不到五百块的衣服,神情淡定得仿佛在问今天要交多少食堂饭票。
五十万,不是五千,更不是五百!
“你……你说什么?”教务主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错愕。
“我说,我现在就可以交钱。”吴铭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银行卡,放在了桌上,动作干脆利落,“请问是刷卡,还是需要我去银行转账?”
教务主任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他死死地盯着桌上那张普普通通的储蓄卡,又看了看吴铭那双深邃得不起一丝波澜的眼睛,心中那份久经世故的优越感,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难道……自己这次看走眼了?
“可……可以刷卡。”他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干涩,从抽屉里翻找出一台老旧的POS机,动作都有些不利索了。
吴铭接过POS机,熟练地输入金额,按下密码。
“滴——”
一声清脆的确认音后,一张长长的凭条从POS机里被打印了出来。
交易金额:RMB 500,000.00
看着凭条上那一长串零,教务主任的眼皮狠狠地跳了一下。他再看向吴铭时,眼神已经彻底变了。之前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不耐烦,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尴尬和谄媚的复杂神情。
“哎呀!吴铭同学是吧?你看我这……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教务主任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手脚麻利地将介绍信收好,又从一堆文件里抽出一张崭新的表格,亲自递到吴铭面前,还顺手拧开自己的保温杯,给吴-a倒了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来来来,吴同学,喝水!先填表,手续我马上就给你办!保证今天就让你去研究中心报到!”他热情地说道,“我们这也是按规矩办事,您别往心里去。像您这样年少有为,专心向学的青年才俊,我们京都大学是举双手欢迎的!”
吴铭心中暗笑,却没有点破,只是接过表格,快速地填写起来。
周围办公室里其他几位老师,也都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当他们看到那张五十万的刷卡凭条时,脸上的表情也变得精彩纷呈,看向吴铭的眼神里,不自觉地就带上了几分敬畏。
在任何地方,财力,都是最简单直接的通行证。
不到半个小时,所有的手续都办妥了。教务主任亲自将一张印有吴铭照片和“访问学者”字样的临时校园卡交到他手上,还殷勤地为他画了一张前往计算机学院的地图,态度恭敬得像是在伺候一位来视察的领导。
“吴同学,前面那栋灰色的大楼就是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就在顶楼。您要找的方建国方教授,这个时间,应该就在实验室里。”
“多谢老师。”吴铭收好校园卡,转身离去。
看着吴铭远去的背影,教务主任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中一阵后怕。他知道,能被C市市委书记亲自推荐,又能面不改色地拿出五十万当“学费”的人,绝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
吴铭按照地图的指引,穿过绿树成荫的校园。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充满了青春气息和书卷气的学生,他们或抱着书本行色匆匆,或三五成群地讨论着学术问题,整个校园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求知氛围。
计算机学院是一栋极具现代感的建筑,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吴铭走进大楼,径直上了顶楼。
顶楼整整一层,都属于“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厚重的玻璃门禁森严,需要刷卡和人脸识别才能进入。吴铭拿着刚办好的临时卡,在门禁上刷了一下,摄像头扫过他的脸,门“嘀”的一声,应声而开。
门后的世界,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充满了未来科技感的巨大开放式空间。一排排高性能服务器在恒温机房里安静地运行着,发出低沉的嗡鸣。数十个工作台整齐地排列着,每个工作台前都坐着一名研究员,他们神情专注地盯着眼前数块巨大的屏幕,屏幕上滚动着瀑布般的数据流和复杂的代码。空气中,只有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和思维碰撞的火花。
吴铭的目光扫过全场,很快,就在最里面的一个半开放式的阶梯教室里,找到了他的目标。
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站在一块巨大的智能触控白板前,给四五名看起来像是博士生的年轻人讲着课。
他,应该就是方建国教授了。
吴铭没有贸然上前打扰,而是悄悄地走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静静地旁听。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现有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参数多么庞大,其本质依然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函数拟合。它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学会的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就像一个能通过观察无数次云层变化,来精准预测下雨的系统,它并不知道水循环的原理,它只是记住了‘这种云出现,大概率会下雨’的模式。这就是我们目前AI发展的最大瓶颈——它有智能的表现,却没有智能的内核。它会‘算’,但不会‘思’。”
方建-a的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逻辑严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直指当前人工智能研究最核心的困境。
吴铭听得暗自点头。这位方教授,果然是真正的大师,见解一针见血。这与他通过星核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
大概半个小时后,方建国结束了这次的小型研讨课,宣布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他这才注意到教室后面多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
他扶了扶眼镜,锐利的目光投向吴铭,带着一丝审视:“同学,你是什么人?这里是内部研讨,不对外开放。”
吴铭站起身,不卑不亢地走了过去,将自己的介绍信和校园卡递了上去。
“方教授您好,我叫吴铭。是C市的康博文书记推荐我来,向您学习人工智能的。”
方建国接过文件,眉头微微一皱。“康老哥?”他想了起来,前两天自己的老同学确实打过电话,说要推荐一个“百年难遇的奇才”过来,言语间极尽赞美之词。
当时他只当是老同学爱女心切,对救命恩人的一种夸张的报答方式,并没太放在心上。没想到,人这么快就来了。
他将文件还给吴铭,目光重新落在了这个年轻人身上。太年轻了,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身上没有那种顶级学府学生特有的书卷气,反而带着一股军人般挺拔干练的气质。
“我听老康说了你的事迹,很勇敢,也很机智,值得敬佩。”方建国先是客气地肯定了一句,但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吴铭同学,我这里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英雄表彰会。勇敢和机智,在战场上是利器,但在科研领域,没有用。这里,只看你的基础、你的逻辑、你的数学能力。我不管你是谁推荐来的,在我这里,没有后门可走。”
他的话,说得毫不客气,充满了学者的严谨和一丝不加掩饰的傲气。
方建国的话音刚落,他身边那四名博士后学生,看向吴铭的眼神,也变得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鄙夷和轻蔑。
这四人,是方建国最得意的门生,也是这个国家级实验室的核心骨干。
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神情倨傲。他叫唐毅,是四人中的大师兄,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过数篇论文,被视为这个实验室未来的接班人。
他推了推眼镜,用一种审视货物的眼光打量着吴铭,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他旁边站着一个身材瘦高,看起来有些刻薄的男人,名叫李开云。他立刻附和道:“就是,老师。我们实验室,招的都是清华北大少年班出来的天才,还得经过层层笔试面试。一个连本科都不是计算机专业的,靠关系就想进来?这要是传出去,我们实验室的牌子都要被砸了。”
他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四人中唯一的女性,名叫胡瑶。她长相清秀,但气质高冷。她没有说话,只是抱着双臂站在一旁,看着吴铭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不小心闯入宫殿的乞丐,充满了疏离和厌恶。
最后一位,名叫张剑,年纪最轻,看起来老实一些。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也低着头,不敢与唐毅等人唱反调,显然也是不认可吴-a的。
他们是一个圈子,一个由智商、学历和成就构建起来的精英圈子。对于吴铭这样一个靠“关系”闯入的“异类”,他们本能地充满了排斥和敌意。
吴铭仿佛没有听到他们的冷嘲热讽,也没有看到那些轻蔑的眼神。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方建国,等待着下文。
方建国没有理会学生们的议论,他的目光依旧锁定在吴铭身上。他想看看,这个被老同学吹上天的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压力和质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让他意外的是,吴铭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窘迫、愤怒或者不安。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这份心性,倒是不错。方建国心中暗道。
“既然你想研究人工智能,”方建国收起了文件,决定亲自考一考他,“那我就问你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在你看来,什么是‘人工智能’?它最核心的特点,或者说,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天问”。无数大师穷其一生,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唐毅等人脸上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这个问题,就算是他们,也不敢轻易作答。一个门外汉,又能说出什么花来?无非是些从网上看来的、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罢了。
李开云甚至低声对唐毅说:“老师这是给他台阶下呢,等他胡说八道一通,老师就有理由把他赶走了。”
然而,吴铭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
“我认为,现阶段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只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伪智能’。”
他的第一句话,就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方建国在内,都悚然一惊!
伪智能?!
这个词,太狂妄,太颠覆了!这几乎是否定了整个行业几十年来的所有努力!
唐毅当即就想开口反驳,却被方建国一个眼神制止了。
吴铭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继续用他那平静而清晰的声音说道:“它通过学习海量的数据,掌握了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但无法理解‘因果性’。它能画出比任何画家都逼真的画,却不知道什么是美;它能写出文采飞扬的诗歌,却不懂得什么是情感。它是一个完美的模仿者,一个高效的计算工具,但它没有灵魂,没有真正的‘理解’能力。”
他的话,一字一句,都敲击在唐毅等人的心上。这些话,他们私下里也曾讨论过,但从未有人敢在方建国面前,用如此直白、如此决绝的方式说出来。
“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最核心的特点,不应该是计算能力有多强,或者模仿得有多像。而应该是——‘逻辑跃迁’的能力。”
“逻辑跃迁?”方建国第一次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追问道。
“是的。”吴铭点了点头,“人类智能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我们能记住多少知识,计算有多快,而在于我们能从已知的、有限的信息中,通过归纳、演绎、联想、甚至直觉,实现从A到B的逻辑跳跃,从而产生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知识和概念。从看到苹果落地,到思考万有引力,这就是一次伟大的逻辑跃迁。而目前的AI,只能在A的框架内,做无限精细化的延伸,它永远也跳不到B。”
“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先知’,而应该是一个能够像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并且能够通过逻辑跃迁,创造出我们人类都无法想象的新知识的‘智慧体’。那才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一番话说完,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唐毅、李开云、胡瑶三人,已经完全呆住了。他们张着嘴,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吴铭的这番话,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他没有掉任何一个书袋,没有引用任何一个专业术语,但其思想的深度、视野的高度,却仿佛站在了大气层外,俯瞰着他们这些还在地表苦苦钻研的“凡人”。
尤其是那个“逻辑跃迁”的提法,简直是石破天惊,闻所未闻!却又精准地道出了人工智能研究的终极难题。
方建国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看着吴铭,就像在看一块未经雕琢的绝世美玉!
狂!太狂了!
但这份狂,却建立在无比深刻的理解和洞察之上!
康老哥……你这次,真的没有骗我啊!
“好!说得好!”方建国终于忍不住,抚掌大赞!“好一个‘伪智能’!好一个‘逻辑跃迁’!吴铭同学,单凭你这番见解,就足以让国内九成九的所谓AI专家,汗颜无地!”
他的脸上,充满了遇到知音的狂喜。他看着吴铭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炙热的欣赏。
唐毅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方建国从未给过他们任何一个人如此高的评价!嫉妒的火焰,在他们心中疯狂燃烧。
“老师,他这不过是些夸夸其谈的空话罢了!没有任何数据和模型支撑,谁都会说!”唐毅终于忍不住,酸溜溜地开口反驳。
“住口!”方建国猛地回头,厉声喝道,“思想的深度,远比模型的精度更重要!你们天天抱着那些模型参数调来调去,自以为走在科技前沿,可曾有过这样直指本质的思考?!”
唐毅被训得面红耳赤,不敢再说话。
方建国转向吴铭,语气缓和了许多,但依旧保持着学者的严谨。
“吴铭同学,你的思想很深刻,我很欣赏。但是,科学研究,光有思想还不够,还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坚实的基础。这样吧,”他沉吟了片刻,给出了一个方案,“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你就在我们实验室,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跟着唐毅他们一起参与项目。一个月后,我会亲自对你进行一次考核。如果你能跟上实验室的研究进度,证明你有能力将你的思想,转化为实际的科研成果,那你就留下来,我亲自带你。如果你跟不上,那就证明,你只适合做一个思想家,而不适合做一个科学家。到时候,也请你主动离开。你,敢接受这个挑战吗?”
这是一个公平,却也无比残酷的挑战。
一个月的时间,要从一个门外汉,追上这些国内顶尖天才数年的积累,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唐毅等人的嘴角,再次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个月后,吴铭灰溜溜滚蛋的场景了。
然而,吴铭的回答,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迎着方建国那充满期许和考验的目光,脸上露出了强大的自信。
“不用一个月。”
他平静地说道:“一周就够了。”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