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温府李邦华面带怒色盯着正在和洪承畴把酒言欢的温体仁,国难当头,两位内阁大臣既然在府上喝酒庆祝,逆臣贼子啊!
“李大人,傅大人,来!一起喝一杯!”
洪承畴笑呵呵的拿起酒杯邀请李邦华、傅宗龙入座。
“洪阁老恕罪,南都沦陷下官实无心思也无理由饮酒作乐。”
李邦华说话时眼神怒视着洪承畴,很明显是指责二位内阁大臣虚妄国恩,辜负陛下的信任。
“李大人,尔以为大明症结何在?尔以为今上圣明否?”
温体仁丝毫没有动怒而是向李邦华发问,至于傅宗龙他只懂兵事,这次来就是想知道陛下对黑风寨的看法,希望自己内心的猜测是正确的。
“呵呵!下官才智浅薄,还请温阁老替下官解惑!”
在李邦华眼里,朱由检确实是个昏君,为什么?因为朱由检除了上朝之外,其余的事包括批阅奏折都交给太监,所有时间都花在周皇后身上,摆明了爱美人胜过爱江山!
最重要的朱由检重用王承恩,现在的王承恩比魏忠贤权柄还大,阉党之患极有可能重新上演。
所以李邦华没有正面回答温体仁的问话,而是把皮球又踢给温体仁,这位深受朱由检信任的内阁大臣。
“本官只有一句话,当今陛下乃旷世明君,唯陛下可力挽狂澜挽大明社稷于不倒。”
温体仁拿起酒杯没有说其他的,只说了拍朱由检马屁的话,这听到正直的李邦华耳里,温体仁就是个阿谀奉承之辈,十足的庸臣,庸臣误国!
“哼!下有庸臣,上有昏君,大明亡啦!亡啦!哈哈…”
“放肆!李邦华你既然敢辱骂圣上,诅咒大明社稷!就不怕陛下治罪吗?”
听到李邦华说自己是庸臣,老温腾的起身气的胡子都飘了。
李邦华丝毫不惧,挥了挥长衫迈着大步离开温府,回到自己府中跪在祖宗牌位前痛声疾哭。
当晚,温体仁、洪承畴奉召入宫,陛下旨意秘密南巡,无论温体仁和洪承畴怎么阻拦,朱由检就是不听,打定主意要前往南京。
在朱由检南巡期间,国事尽交予内阁,其实现在的朝廷朱由检已经不关心了,南京那边才是一个崭新的王朝,一个喷发活力的王朝。
正因为这样,即便朱由检再怎么信任周遇吉,有些事也是时候自己去做了,万一呢对吧!万一周遇吉真的反了呢?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相比于北京朝廷,烈焰军控制的地域才是朱由检最大的依仗,烈焰军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日宫中传出消息,陛下龙体微恙休朝!除温体仁、洪承畴外任何人不得入宫陛见。
此时的朱由检骑着一匹高大的蒙古马,意气风发缓缓行进着,他的身后是一辆普通马车,再后面就是五百穿着便服的骑兵护卫。
“哇!空气真好!没有污染的世界真舒服!”
朱由检穿梭在林间小道,在后世几乎闻不到如此清新的空气,朱由检大哥都有点想作诗一首,奈何!嗯?那个啥,不会!
马车内周皇后、坤兴、朱慈烺时不时的探出脑袋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尤其是周皇后本以为入宫后再也没机会出来,没想到丈夫带自己出来旅游。
对!朱由检说的就是带周后旅游,周皇后听不懂!但是听明白了的,就是出宫玩耍看看风景,接接地气。
在朱由检两侧,左侧是乐呵呵的王承恩,右侧是一脸阴霾的李邦华,现在的李邦华对这个昏君朱由检是彻底无语了。
国事崩坏至此,昏君既然还带皇后微服出宫,简直不可思议!
朱由检之所以带李邦华就是让李邦华亲眼看看自己创造出来的另一个世界,另一个王朝,拜托!别再骂朕是昏君就行。
路上朱由检一行人遇到逃荒的灾民,这批灾民并不是北上而是前往山东,每个人面带菜色,衣衫褴褛但仍咬着牙前行。
随着距离山东越来越近,遇到的灾民越来越多,成群结队,这群灾民眼看山东将至更是加快脚步。
周皇后心很软,一路上把大部分干粮都给了灾民,导致朱由检大哥来到山东德州城门楼下时肚子直打鼓。
“陛下!此处可是反贼所在地,臣恳请陛下即刻返京,国事为重呀!”
看着城头上飘扬的赤龙战旗,还有城门口盔甲鲜明的精壮士卒,李邦华再也忍不住劝说朱由检,你要玩就玩吧!没必要跑到反贼所在地呀!
“无妨!进城看看去,李爱卿入城后需要改个称呼哦!”
进入德州后,眼前的一幕看得朱由检频频点头,百姓们均是面露笑容,时不时有打闹追赶玩耍的小孩。
就连刚入城的灾民来到山东后好像回家一样,捧着“官府”施的面食,跟着兵卒去往他们的安置地一脸满足。
李邦华都快哭了,这才是他想象的盛世,这也是他做官的梦想,可惜!这一切都不是大明给的。
看着老百姓脸上那满足的笑容,李邦华心里很愧疚,愧对百姓!愧对大明列祖列宗。
坤兴更是玩疯了,撒开脚丫子到处跑,拦都拦不住。
太子朱慈烺在内心里暗暗发誓,登基后一定要跟父皇一样,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大明的根基不是士绅,不是文官,不是武将而是百姓是民心,有了民心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帅才为咱们朱家守大明江山。
这些父皇教自己的话此时在太子朱慈烺耳边环绕。
周皇后则是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丈夫,看着百姓的笑容周婉儿心里甚为骄傲,这一切都是我夫君创造出来的。
“快快快!再慢就来不及了!狗蛋儿!快点呀!去晚了就没名额啦!南城的二傻子三个月前参军现在都当总旗了,俺们可不能被他比下去。”
突然一群青壮从朱由检身边路过,急匆匆的奔着北门而去。
“兄弟!出什么事了?”朱由检拦住一个青壮,出言问道。
“这位老爷,朱元帅扩军!正在北门招募士卒,我等要去参军!尽早让黑风寨的大旗擦遍大江南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顺便谋个前程,嘿嘿…”
“哎!”李邦华听到青壮的话,叹息的摇着头,大势去矣!天命在贼不在明!
“大伴!即刻启程前往南京!”
“老奴遵旨!”
看到烈焰军再次扩军,朱由检不想再耽搁,离开山东径直南下,一路上朱由检一行人看到的分明是盛世之状。
虽然战后复苏需要时间,四处依然残破不堪,但是百姓们脸上挂着的灿烂笑容,地里那绿油油的麦子,来来往往的商旅标志着这是盛世前奏。
如果此时有谁在烈焰军控制地域制造兵乱,朱由检可以肯定,老百姓会同烈焰军一起和那群人拼命,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如果烈焰军败了,他们又要逃难要饭,这是老百姓绝对不允许滴!
一路上李邦华都是在长吁短叹,他发现了黑风寨的首领绝对是个明主,可是忠臣不事二主,他不甘心呀!他多希望朱由检能学学黑风寨。
直到进入南京,李邦华下巴都快惊掉了,朱由检不顾他的阻拦径直前往大帅府。
进入大帅府更让李邦华吃惊,一众盔甲鲜明的将军齐齐参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李邦华明白了,由吃惊变为兴奋,原来黑风寨的朱元帅就是陛下呀!
“周卿!今烈焰军兵员配额如何?官府衙门运行如何?”
朱由检让众将起身后,高座在主位上询问周遇吉。
“陛下!末将只会打仗,陛下让末将组建衙门这着实为难末将!末将依旧沿用大明官制以及官员,烈焰军现扩军十五万,除却留守山东的七万,其余八万都驻守在江南。”
说到烈焰军,周遇吉雄赳赳气昂昂,曾几何时他只是个掌管着不到一千人的小小千户,现如今掌管着十五万大明最强大的军力横扫天下,这足以让所有武将羡慕。
“好!接下来的事周卿好好记下,第一:在南京修筑英烈祠,凡战死勇士均可入英烈祠,大明不亡,香火不断!第二:在烈焰军控制各地设置军养院,对残疾或退役将士给予妥善安置!第三:烈焰军每营都必须设置救护司,主责战场救护工作,最好是女孩为好,女孩心细懂得照顾人,让女孩子学学简单的医学知识,同时也可以顺便解决一些将士的单身问题嘛!”
“哈哈…”
“这个好!陛下对俺们真好呀!”
“是啊!俺们现在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俺一回家俺娘开口闭口就是跟俺说要俺精忠报国,学岳武穆将军!俺不糊涂,不用俺娘说俺也会誓死效忠陛下!”
朱由检话还没说完,下面的将军们纷纷面露喜色,笑呵呵的交谈着,封建时代的人都相信鬼神之说,战死后有个好去处在下面过的也安心,大明不亡,香火不断说明自己死了在下面也可以吃饱喝足,不怕!至于救护司那些单身将领听到这玩意,眼神充满欢喜,有几个猥琐的一边笑一边舔嘴唇,那动作猥琐爆了。
“吾皇圣明!”周遇吉率先参拜。
“吾皇圣明!”一众将士停止议论齐齐参拜。
这批将军可都是朱由检的死忠份子,都是王承恩严格塞选出来滴,而且大部分都是和李山一样的凉山老兵,全家人身受皇恩,其实朱由检害怕周遇吉谋反完全想多了,就是周遇吉愿意也没几个人会跟着他干,那些对陛下的忠心有待考察之人有机会当将军吗?
李定国就是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嘿嘿…平身吧!不用拘礼,尔等为朕为大明奋勇杀敌,朕自然会照顾好尔等和尔等的家人,只要朕在只要大明在,尔等绝无后顾之忧。”
朱由检起身笑呵呵的收拢一大波人心,陛下当着自己的面和颜悦色的说出这些话和传旨太监说出来那效果绝对不可相提并论,一时间所有将军均是热血澎湃,有这么在意自己的陛下在位,就算来日战死也不怨。
“好事说完了!下面就该说说坏事了!即日起烈焰军会设置军检司,主要检查监督众将士的功过赏罚,这样也方便朕为大家做主嘛!立功者朕不吝赏赐,有过者朕也绝不姑息。”
“下面朕要说说烈焰军军改之事,战时朝廷会派一位统帅总督烈焰军各营,非战时,烈焰军各营游击将军直接听命朝廷,见到兵符和朝廷诏令才可听从朝廷调派的统帅之命,否则两营六千士卒以上没有调令私自动兵形同谋反!”
朱由检说完这个对周遇吉的影响是最大的,等于把他架空就是个空盒子,下面的将领都没多大意见,当兵嘛!本来就应该只有打仗时才集结,非战时期不就是自己管着自己手底下的营兵吗?
不过周遇吉并未有异样,反而很开心,因为朱由检的这个办法把军队化整为零,战时集结,非战时分散驻守各地,这就完全避免有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出现。
周遇吉是忠心耿耿的,他心里想的只有朝廷只有陛下,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得失,有时候权力大了不是好事。
看到众人没人反对,朱由检下达了第一道旨意,任周遇吉为烈焰军第一任统帅,统辖烈焰军各营率军横扫江南推行朝廷新政。
任李邦华为第一任烈焰军军检司主官,直接对陛下负责,统计烈焰军将士军功,纠察违纪将士。
另东厂继续派人驻守烈焰军负责监察军检司,相互监督防止勾结,防止某些将领培植自己亲信。
朱由检有信心自己在位时,烈焰军绝不可能出现一人独大培植亲信的场面,但是自己要是嗝屁了呢?所以必须有良好的监察体系,待日后天下安定,朱由检还会开设军事学院,所有军官必须从学校出来,学的东西吧!孙子兵法和儒家思想,把他们全部洗脑,让他们明白忠于君主、舍生取义是多么伟大!
手里有刀皇权才能持久!朱由检就是如此想的,手里没刀,谁认你是皇帝。
为了防止日后出现昏君,朱由检还会改革内阁制度,这个不需要日后去做,现在就可以做。
怎么改革呢?很简单!民生之事全权交予内阁议政处理,无需报批皇上裁决,皇上只管三件事,税收、军队、科研。
木匠皇帝不是挺爱玩吗?有了朱由检的新政,你随便玩,国家玩不坏的,反正你怎么玩也玩不到老百姓身上去,因为朱由检会严格控制田税并且列为祖制永不加税,违者内阁可另立新君,烈焰军可兵谏。
瞅瞅现在的朱由检不就是玩嘛!手里只管烈焰军和各地的发明创造,对税收现在还没插手,对民生也没插手,全部交给内阁处理,皇帝一个人可能昏庸,内阁这么多人想昏庸也昏庸不起来。
军改之事议定,朱由检亲往南京收拢了大波军心,大事办完朱由检就开始胡思乱想,什么李香君呀!陈圆圆呀!柳如是呀!好像都在江南呀!可以去瞅瞅呀!
对不起周婉儿的事朱由检是不会去干的,他只是好奇秦淮八艳长啥样!是不是倾国倾城的美貌,顺便也想领略一下这个世界的鸡店,在朱由检的计划中,这门生意可是赚大钱滴,日后开设商税,鸡店、赌档的税收会是最高的。
跟后世一样禁止这类生意是不现实的,因为在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除了赌赌钱玩玩妞造造反还能干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