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绳枪使用的是铅弹,完全就是利用枪管内的火药动力喷射而出,射程短、杀伤力不够,怕水,如果葛大兴的撞针式火铳发明成功。
即使没有迫击炮,大明的冷兵器也将成为历史。
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葛大兴不辱使命,第一杆撞针火铳研制成功,此杆火铳造价三百两银子,弹药二十发,耗时一个月。
当新火铳摆在朱由检面前时,朱由检那个兴奋啊,迫不及待前去测验。
拉动枪栓上膛异常熟练,看得葛大兴目瞪口呆,仿佛这玩意是朱由检发明的。
嘭!一声枪响,弹头飞速前冲,射程达到三百步。
“好!好!好!传旨立即加速赶制此火铳,先赶制三千杆装备一个营。”
朱由检拿着火铳爱不释手下达旨意。
“陛下!三千杆不现实,不说耗资巨大,光是时间就需要十几年。”
葛大兴上前当头给了朱由检一盆冷水。
“怎么要这么久?”
“启禀陛下!微臣研制的车床不够,枪管需要车床、弹簧需要车床、打磨子弹也需要车床。”
“多打造车床不就行了?”
“陛下,车床造价需要银子太多,打造枪管的车床需要两千多两银子,因为车床不是普通的铁,必须是精炼提纯的精铁,而且精铁不够,一旦用在车床上,日后打造枪管和子弹精铁肯定就不够。”
“那就炼制精铁呀!”
朱由检还是懵懵懂懂,完全没意识到现在这个时代的提纯技术完全达不到要求,这也是葛大兴为什么要研制火炮而不是火铳的原因。
火炮杀伤力大、威慑力大、需要的精铁少。
“陛下!炼制足够的精铁需要时间啊!按陛下所说,三千杆新式火铳非十年之期不成。”
“哎!爱卿还是去研发迫击炮吧!是朕错了。”朱由检瞬间明白了,这个时候确实没有大量炼制精铁,批量生产后世那种枪不现实,虽然已经有了一把。
“啊?迫击炮?”葛大兴一脸懵圈。
“对!朕上次看到了爱卿的测试,朕为那大炮取名迫击炮。”
“谢陛下赐名!微臣遵旨!”
葛大兴离开后,朱由检抱着自己的火铳爱不释手,终于在这里看到了后世才能看到的枪械,虽然是单发,但也让朱由检有了回到家的感觉。
突然朱由检想到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精铁不足,看着王承恩下旨道:“传旨各地府县征兆精铁提纯人才入京。”
朱由检多希望能造出迫击炮和步枪啊!那样一切问题全都解决了,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浮云。
可是十年才三千杆,大明还有十年吗?呵呵!朱由检看着自己手里的新火铳苦笑不已。
回了坤宁宫,扛着长长的新火铳,朱由检意气风发,不能在外面嘚瑟一下,在自己家人面前嘚瑟嘚瑟还是可以滴!
“这就是花了一个月,花费三百两造出的东西呀?哎!浪费人力物力,别造了,不能批量生产又不能装备大军,就是废铁!”
“媳妇聪明啊!怪不得…”
朱由检准备说怪不得周后死前说崇祯皇帝十八年从来不听她一句劝,看来周后不仅漂亮也绝对聪明。
“怪不得什么?”周婉儿挺着肚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朱由检。
“怪不得朕那么喜欢婉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油嘴滑舌!”周婉儿娇笑道。
“媳妇,这可不是废铁,信不信朕能用它卖十万两?嘿嘿…”
也就在刚刚,周婉儿说新火铳是废铁的时候,朱由检突然心生一计,什么计呢?
那就是把这新火铳卖给皇太极,皇太极手里也有工匠、铁匠,肯定会买这新武器试图自己研发,可是连大明物资如此雄厚都无法完成批量生产,皇太极能吗?
就算能,皇太极手里有葛大兴这样的天才吗?里面的构造足够皇太极手下的工匠研究几年甚至数十年的。
“是吗?十万两不错!”周婉儿听到十万两两眼放光,大明穷啊!一杆破火铳就能卖十万两足以解决一些问题的。
“大伴!把这玩意交给骆养性,朕不管他卖多少银子,朕只要十万两。”
“老奴遵旨!”
“你啊!又骗人家钱!”
周婉儿笑呵呵的指责丈夫,夫妻两把卖国生意做得谈笑风生。
当骆养性拿到新火铳时,忍不住放了两枪,大感惊讶,询问传旨太监为何要将如此犀利火器卖给皇太极。
太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就是按照圣旨办事,骆养性虽然不能理解,但是相信是陛下是圣明的。
紧接着骆养性就在张家口拦住一名八旗固额,跟他演示了新火铳,射程三百步,射速快,不怕水,攻击力强,不需要点火,一层铁甲两百步内足以穿透。
那名固额看着如此犀利的火器咽了咽口水,冷汗直冒,他不敢相信大明既然有如此犀利的火器,心里害怕的他不敢耽搁策马狂奔直扑盛京将这消息告知皇太极。
皇太极得知消息后,非常重视,派出亲信大汉奸孔有德亲赴张家口与骆养性密会商谈这笔买卖。
最后骆养性开价三十万两,战马六千匹,孔有德出发前,皇太极曾交代无论骆养性出价多少,一定要拿到新火器,不然对大清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孔有德接受了骆养性的报价。
半个月后,六千匹战马和二十万两银子从张家口出发运往京城外的凉山,骆养性扣留十万两与锦衣卫分了。
“骆爱卿确实适合做生意呀!朕又能装备六千骑兵,哈哈…”
东暖阁内看着骆养性的密信,朱由检哈哈大笑。
“吾皇圣明!”
王承恩、温体仁笑呵呵的拍着马屁。
“果然犀利!还好大明有骆养性这个卖国贼,幸事幸事!着兵部立即组织人手仿制此火器!”
“吾皇圣明!”
两边都在高呼吾皇圣明,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圣明日后自能明了。
经过朱由检、传旨太监、骆养性的一通把玩,新式火器到达皇太极手里只剩下五发弹药,皇太极玩了两发,豪格玩了一发,多尔衮玩了一发,还剩下最后一发供兵部研究仿制。
这时候的新式火器真正变成了周后口中的废铁,被满清兵部拆了又拆,就是仿制不出来。
得到消息的皇太极心灰意冷,感觉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已然醒来,有了新式火器的大明,绝对不是大清能惹的。
坐在龙椅上的皇太极甚至对文武百官明说要派使臣入明国议和。
玩过新火器的皇太极实在是心有余悸,那玩意太厉害。
就在满清都同意和大明议和时,突然八大晋商联名上书皇太极,言大明新式火器因为制作难度太高,整个大明根本没有能力将新火器装备军队。
八大晋商之所以告密就是对骆养性吃独食不满意,尼玛三十万两银子,六千匹战马既然没有自己的份。
吃独食不得好死!告密,告密,让皇太极来弄死你。
收到消息的皇太极虽然气愤,但是不想得罪骆养性,这样的卖国贼还是需要好好拉拢的,最重要的是骆养性特别会做人,直接密信知会皇太极,下一单生意便宜三成。
骆养性的密信里主要说的是自己也想对皇太极效忠,见到大明火器如此犀利,心里急得不行,谁能知道这火器根本没装备大明军队呢?
就这样,忽悠了皇太极三十万两银子和六千匹战马,骆养性啥事没有,继续吃香的喝辣的,感觉陛下给自己的差事实在是太好了。
最后骆养性拿出两万两银子给八大晋商分了一点汤喝,并且言明,上次买卖是兵部大佬占大头,自己也没赚多少,现在都拿出两万两了,你们就不要再说我坏话了吧!
八大晋商收了银子,虽然没吃到肉,但是看到了骆养性的态度,自然不再为难骆养性,这些年在张家口和骆养性做生意还是挺不错的。
紫禁城皇极殿,熊文灿劝降张献忠的捷报终于来到京城。
“传旨熊文灿,处死张献忠,马上处死张献忠!”朱由检腾的起身,言辞激动,好像下一秒张献忠就反了。
“陛下!杀害降将,恐有损我朝国威,还请陛下三思!”吏部侍郎陈演出班劝说。
“臣附议!”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出班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众言官嘴炮纷纷出班附议,阻止处死张献忠,对这群嘴炮来说一点本事没有,就是和皇帝唱反调,好像反驳皇上就是忠臣,一定能名垂千古。
“附尼玛拉个头!内阁速拟旨!”朱由检大怒,本来每天上朝看到这群嘴炮就烦,现在一群人都是出班附议,附议。
后世朱由检大哥的脾气瞬间上来了,直接暴粗口。
“陛下怎么能骂人呢?就算臣等说的不好,陛下不采纳即可,为何出口伤人?简直有辱斯文,有损龙威!”御史言官姜环出班指责皇帝朱由检。
“损你大爷!今天朕就骂个痛快,尔等一身学问,就学的佞口,一群嘴炮!知道波?除了说尔等还会做什么?张献忠此撩曾几次投降,最后呢?降而复反,对这种人不杀留着做什么?”
一群御史言官,被皇帝朱由检骂的脸红脖子粗,纷纷跳出来指责朱由检。
皇帝怒怼众言官,众言官丝毫不惧,怒怼皇帝朱由检,眼看皇上招架不住,马上要败阵,朝堂终于响起一个声音。
“陛下圣明!张献忠此撩必须尽快铲除!”兵部尚书杨嗣昌出班力挺朱由检。
没有别的原因,杨嗣昌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张献忠是诈降,只要时机一到肯定会扯旗造反。
朱由检正坐在龙椅上大口喘气,准备再战众言官,哪有心思理会杨嗣昌,喝了口茶继续你大爷、去年买了个表的,大骂众言官,心情特别舒畅,杀不得你们,骂骂还是可以的吧!
老温站在那里一个劲的捂嘴偷笑,众言官怼朱由检一人丝毫不占上风,只因为朱由检放得开,众言官放不开,谁敢骂皇帝?只能有辱斯文,有损龙威,翻来覆去这么两句。
谁敢说皇帝:你大爷的,去年买了个表,那就是嫌命长!
朝会最后以朱由检大胜言官告终,圣旨以八百里加急送往熊文灿总督府。
可惜,还是迟了,湖北谷城县张献忠正在招待李自成,也不知道李自成怎么跑出来的,孙传庭三万秦军在深山里搜了整整两个月硬是没找到李自成,还让李自成跑到湖北来了。
得到消息的朱由检大急,急令正在山东劫掠的周遇吉部立即占领整个山东,原本想让周遇吉部进入河南抢人的朱由检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已改变战略。
烈焰军经过山东之行,兵力新增三万,军属更是翻了一倍,凉山已经住不下了,银子也是奇缺,河南穷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烈焰军的需求,尤其是新式火炮的研发也到了关键时刻到处都需要银子。
所以朱由检打算用另一种方法对付李自成,而烈焰军将依靠山东南下渡过长江,横扫湖广、江浙等富庶之地,正式拉开改革帷幕。
命令传下后,凉山烈焰军大本营开始收拾家当,二十多万军属在两万烈焰军护卫下热热闹闹的南下山东。
山东总兵刘泽清被周遇吉打的到处跑,现在兵败撤到徐州休整,山东全境高挂赤龙战旗。
山东全境失陷大明朝堂哗然!有心之人已然看到了黑风寨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大手笔,山东周围无数难民原本是想逃往京城的,全部进入山东。
为何?因为山东有饭吃,有地种,山东的“反贼”爱民如子。
除了陈奇瑜、温体仁、洪承畴知道内幕的三个重臣,像李邦华、傅宗龙、孙传庭、侯恂等心寄大明的忠臣纷纷上书请求陛下派重兵入山东剿灭黑风寨,至于其他臣子,既然已经有人秘密派人前往山东和“反贼”眉来眼去了,这群人就是次辅王应熊、吏部侍郎陈演、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成国公朱纯臣、襄城伯李国祯、还有周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