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二十九章

雄才皇太极

烈焰军军规为防止敌特分子混入军中,除把守营门士卒外,严禁在非战时放下头盔上的面具,因为鬼知道你是谁啊!现在仗打完了,何五习惯性的就将面具收起,露出笑脸。

“末将拜见卢督帅!末将奉命前来宣大一线,日后就是督帅帐下将领,但凡督帅之命,末将不敢不从。”

“将军请起,敢问将军曾隶属何军?此等精锐我大明还有多少?”卢像升感兴趣的是这样的精锐大明还有多少。

“额…四五万吧!具体末将也不是很清楚,末将已经离开原军很久了,至于原先隶属何军,恕末将无礼,无法告知督帅。”

“哦?本督明白了,哈哈…吾皇真乃圣明之主。”

卢像升何许人也,看到何五的尴尬形色,突然想起当年陛下的密旨,黑风寨乃陛下亲军,再一想大明官军就没从塘报上见过如此精锐武力,眼前之人隶属何军一目了然。

回了宣化之后,卢像升高高兴兴写了亲笔密信让亲信杨廷龄亲付京城交由东厂。

不久,密信就到了朱由检手里,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朱由检公开烈焰军身份,举烈焰精锐将五万八旗兵剿杀在通州,生擒皇太极。

很快朱由检回信,直接言明烈焰军身份特殊,公开之后一系列不良影响,即使剿灭了入关的五万八旗兵,还要面对国内大规模的炮轰,到那时大明社稷必将万劫不复。

朱由检更是苦口婆心的说了自己的方略,先摆平国内反贼,抢掠足够的财富,那时才是和建掳决战最好的时机。

卢像升不以为然,继续密信上奏朱由检诉说建掳的危害,有此强军在手,为何不出兵将其剿灭?

朱由检再次回信,这次就是简单明了的话:“难道卿认为,统治一个残破不堪的大明王朝就靠朕手里的四万烈焰军吗?大明的敌人太多了,皇太极只是其中一个,大明的病也太多了,光靠四万烈焰军无法治疗,现在朕还需要烈焰军是反贼而不是官军,明白吗?”

看到朱由检的回信,卢像升明白了,大明的陛下崇祯帝正在从根本上治疗大明恶疾,如果烈焰军脱去反贼衣服,这些恶疾就没人能治疗了,因为烈焰军有了束缚, 难道让李自成去治疗吗?还是让张献忠去治疗?

那还不如直接跟李自成说,来嘛!朕禅位给你,你当皇帝吧!

卢像升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只看到了短暂的胜利,却未看到大明真正的问题,即使现在出动烈焰军干掉了皇太极那又如何呢?大清还是大清,大明内部还是存在各种问题,大清照样会利用大明内部矛盾渐渐崛起。

此时的卢像升突然明白为什么朱由检要支持议和了,看来和皇太极议和对大明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等大明内部问题全部解决,有烈焰军强军在手,大清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因为和皇太极的议和失败,朱由检现在改变了策略,依旧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只要掠夺足够的财富供烈焰军扩军十万,军饷维持一年征战,朱由检就会让烈焰军脱去反贼衣服,和满清开战,一战逼迫皇太极求和。

解决了满清再回来对付国内的东林党、士绅、整顿吏治,整顿税收,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完成再回过头来撕毁合约,将皇太极彻底干趴下。

这就是朱由检的战略也是大明朝廷的国策,当然目前这些事只有王承恩、温体仁知道。

说到温体仁,这货失去圣宠后,感觉整个人活着都没意思了,跑到东暖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认错,开口闭口就是辜负圣恩之类的话,最后朱由检严厉教训了他一顿,见他认错态度不错,再次回到核心圈,重新得到朱由检的信任和倚重。

高起潜因延误军机已被逮入京城下狱问罪,此时的宣大一线八万明军完全掌握在卢像升手里,没有了高起潜的掣肘,加上何五的重骑兵到来,卢像升的命运将不会再按历史上那样悲催了吧!

通州皇太极龙帐内,皇太极盯着战败逃回来的阿巴泰,恨不得杀了他,损失一千多八旗勇士,虽然是蒙八旗,但那也是八旗勇士,自从和明国开战以来,从来没败得如此惨。

“你说的都是真的?明国有如此精锐?”

“皇上,臣所说句句属实,那群人戴着獠牙面具,全身上下被盔甲包裹的严严实实,蒙八旗的箭矢根本射不到他们,臣带的人都是游射兵,遇到他们哪里是对手,就是一面倒的屠杀,要不是臣见势不对,下令撤退这会儿估计早全军覆没了。”

“你直接说他们是重骑兵不就行了,说这么多还不是给自己战败找借口?重骑兵有什么鸟不起的,遇到八旗重骑兵还不是随便碾压。”站在一旁的豪格一脸嫌弃看着阿巴泰。

“不对啊!重骑兵怎么可能跑的过游射兵,为何只逃…撤回来几百八旗勇士?”多尔衮还是想的比较多,看着阿巴泰询问道,他认为阿巴泰漏了什么重点,重骑兵穿着那么厚的盔甲,怎么可能斩杀一千余游射兵,打不过你们还跑不过吗?

“哦!对!臣忘记说了,他们不仅穿着铁甲,还装备有火铳,而且他们的火铳特别奇怪,很短很小,射速极快!近战他们使用长枪,远战他们就用火铳射杀,他们具备了重骑和游射的双重功能,这支骑兵简直就是蒙八旗游射兵的克星。”

阿巴泰一拍额头猛然想起了烈焰军冲阵时先用火器后用长枪,最后他跑了,后面的事他不知道了,但是用脚指头也能想到啊!肯定是游射兵跑的时候,他们又用火铳射杀了不少人。

“启禀皇上,臣见过阿巴泰贝勒所说的火铳,那是短铳,以前明军只有将官配发,没想到现在士卒都配发了,大明朝廷国力空虚,臣敢断定,像这样的骑兵大明不会多,有数千已经是大明能承受的极限,毕竟如此精锐那得花不少银子。”

孔有德这位汉奸大哥出班说道,说完还一脸诸葛孔明的表情,好像他已经看透了一切,大明穷啊!能养出一支这样的军队有数千绝对是极限了,不可能再多,要知道满清手里也只有两万重骑兵,那家伙太耗钱了。

要是让孔有德知道这样的军队,大明有四万,而且还在不断上升,不知道孔有德会不会反正重投大明怀抱。

不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孔有德还是说对了,烈焰军现在参与建掳对战的人数确实只有何五的三千人,其余人不是驻守大营就是在山东劫掠,根本没空搭理皇太极。

“嗯!看来大明皇帝将压箱底的部队都派出来了,既然派出来了,那朕就收下吧!传令三军挥军向西,直扑北京,密切注意这数千精锐重骑兵的动向,一旦发现即刻围剿,一定要将大明这支精锐彻底歼灭!”皇太极听完孔有德的分析也觉得有道理,立即改变原有战略部署,打算兵围京城吸引各地兵马勤王,然后在路上将这支精锐重骑兵剿灭。

“是!”

就这样五万八旗兵放弃了南下抢掠的战略,全军转向往西直扑北京城。

宣大总督卢像升一见就急了,立即挥军五万向西追击建掳。

然后…在通州外八十里的河图岭被八旗兵伏击,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建掳五万大军全部在这里,卢像升手里也只有五万大军。

按理说双方人数相等对吧!怎么着也能勉强打一打是不是。

可是卢像升高看了宣大的边军,那简直了,一个个都是废物啊!根本不听号令列阵迎敌,随便卢像升如何喊,就是不听,各自为战。

长枪兵是克制骑兵的,那些长枪兵还没列阵就被蒙八旗的游射兵乱箭射得四处乱窜。

长枪兵一败,内部的刀盾兵以及弓箭手、火铳手就成了八旗重骑兵的猎物,瞬间一败涂地,五万人马四处乱窜哭爹喊娘。

紧接着八旗的白甲兵冲阵,三层盔甲的白甲兵扛着狼牙棒加入战阵后,局势已经非常明了,单方面的屠杀,宣大明军毫无还手之力。

何五的三千重骑兵成了皇太极的重点照顾对象,汉八旗火器营大炮、火铳一直朝着何五的重骑兵招呼。

豪格更是亲率五千重骑兵杀向何五,大家都是重骑兵,何五的人只是多了个面具和一把火铳而已,因为地面有不少四处乱窜的宣大边军,导致何五根本无法列阵迎敌,眼睁睁看着豪格的五千重骑兵列阵向自己冲杀而来。

“全军听令,保护督帅撤退!撤退!”无可奈何的何五在杀退两名包衣炮灰后,下达命令。

此时也只剩下何五的重骑兵能听令行事了,听到何五的命令,重骑兵纷纷逼退敌人,向何五靠拢后朝卢像升帅旗奔驰而去。

等何五率部突破豪格的阻杀,来到卢像升面前时,三千弟兄只剩下不到八百人。

何五眼眶微红,怒视着整个战场,真的是一败涂地,五万大军半个时辰不到全线溃败,败兵跑得到处都是,漫山遍野。

此时的何五终于知道了建掳的厉害是真的,大明军队除了自己所属的烈焰军,谁也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

“督帅!撤吧!”何五不想想了,跟着自己出来的三千兄弟,大大小小打了数次大战,从来都是他们追着敌人跑,这次一战损失两千多兄弟,何五心里难受。

“哎!本督轻敌冒进了!撤!”

卢像升跑回宣化,身边除了何五率领的八百人外只剩下六千士卒,一战损失四万宣大边军,其中还有两千多陛下亲军精锐。

卢像升一口气没上来,从战马上跌落而下,晕倒在地。

就在卢像升晕倒后不久,皇太极亲率大军兵临宣化,刚遭大败,士气低落,卢像升又昏迷不醒副将杨廷龄不得已下达退守大同的命令。

在宣化,皇太极下令分兵数路南下抢掠。

历史还是发生了,皇太极的劫掠之旅开始了,卢像升没有顶住皇太极的南下之路,唯一的改变就是卢像升没有战死在巨鹿,而是兵败通州损兵四万多。

在得到宣化的战报时,朱由检气愤之余嘀咕了一句:“皇太极真乃雄才!”

能战败卢像升,能用计令战神卢像升上当,皇太极不可谓不高明,最高明之处就是皇太极害怕卢像升看出破绽,既然连所有人都瞒着,包括多尔衮、豪格在内都以为皇太极真要去打京城。

在得知何五的重骑兵损失两千多时,朱由检心痛的同时也知道光靠四万烈焰军想灭掉皇太极自己的损失也少不了,那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家当,大明的精锐,不能这样玩。

朝堂收到卢像升兵败退守大同,建掳南下四处祸祸那些嘴炮又跳出来了,纷纷弹劾卢像升。

只有为数不多的忠臣上奏调兵阻止皇太极继续南下祸乱,基本上都是要求调孙传庭率领秦军出陕西。

朱由检直接怒斥众臣说出心里话:“李自成不死,朕寝食难安,孙传庭不能动,至于调何人何军阻截建掳,着兵部商议处理,退朝吧!朕乏了!”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李自成是谁啊?哦!是他啊!

不是说只剩十八个人了吗?

还能成什么气候,怎么陛下如此重视此人,三万秦军放着建掳不打跑去山里围剿十八人。

哎!昏君啊!

一时间朱由检又成了朝臣眼中的昏君。

回到东暖阁的朱由检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谍战!八旗人少呀,需要人呀!

想到谍战朱由检拿起笔在宣纸上书写人员:孙承宗、卢像升、骆养性。

“大伴!传朕旨意重开内厂更名为大明战时谍情司,由朕亲掌!”

内厂开与不开不需要经过内阁,更不需要通报全国,随着朱由检的旨意下达,数匹快马从京城离开,奔赴大同、张家口、高阳三个地方。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二十九章 雄才皇太极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