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虎来京城一个月不到,就让一个尚书丢了头,让远在衡州的知府和县令丢了官,把京城搅的满城风雨。
可即便王小虎如今离开了京城,这城里的风雨还是没停,反而越下越大。
寿宴过后,皇帝李基不知怎的,突然就病了。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全然不见好了的迹象。
太医们怎样都查不到病根,只说可能是寿宴那天被那群乱臣贼子给气的。可李基知道不是,他是生气了,可并没气到心里,为了李存道这个儿子和那些儿子都不是的臣子把自个气病了?犯不上。
所以没人知道李基怎么突然就病的这么重了。既然求人不成,那就只有求神了。于是钦天监很快就给推算出来了。
紫微星弱,所以要借光,而借光就得从最近的太子星借,那自然就得立太子。
李基有四个儿子,二皇子李延春除了研究花草的种植,就再无其他想法。
四皇子李嗣倒是功夫不错,也是个习武天才。可治国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李嗣最缺的脑子。
所以老二和老四,不但别人没觉得他俩能当太子,就连他俩自己也没想过。
而本来是最有希望当上太子的大皇子李存道,如今受皇宫寿宴一事牵连,被李基勒令在家闭门思过不得外出。
唯一能和相党抗衡的大皇子党,也已经分崩离析。孔有德死在狱中,梁肃即将被流放,徐浩已经成为了相党的红人。
所以大皇子现在也已经和太子之位彻底无缘了。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三皇子李平了,不但从小就跟在李基身边学习帝王之术,最近又成为了大乾收复安南的英雄。加上他背后的相党,李平成为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大乾太平十七年立冬,皇上李基正式下诏,封三子李平为太子。
而重病中的李基似乎也多了一丝为人父的觉悟。开始替另外三个儿子想退路了。于是李延春被封为淮王,李嗣被封为辽王。
李存道也终于离开了被关了许久的阴暗房间,不日就要去往封地德州,当他的德王。
李基不但分封可藩王,还给了所有封藩在外的亲王足够自保的能力。
他们不但有统领所在之地的军政大权,而且税收自理,有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命豁免权。也就是说,除了一州长官还得靠朝廷派遣,封地之内的其余大小事务都归藩王管辖。
这样,到时候即便李平当了皇帝,想对他这些哥哥弟弟下手,也不是那么容易了。至于以后是否会有藩王之乱,自己在世时都没上朝操心,死了后更不用操这份心了。
立太子后,李基的身体也果然如钦天监说的那般有了起色。这让李基对李平的喜爱又更多了几分,甚至有了提前退位,让李平现在就接管大乾的想法。
这日天气极好,虽然已经入冬,可太阳却很大,也让身体刚刚有所恢复的李基想要出去走走。
李基本打算先去东宫看看李平,然后再去贤妃宫看看水仙儿的。生病后,他已经很久没去过贤妃宫了,因为太医说他需要静养。不知为何,只要见着水仙儿,他的心就总是无法静下来。
不过他最先去的地方,却是关着冯天恩和冯宸父子俩的小院。太子李平不在东宫,也不在丞相那。听说他最近很喜欢到冯天恩这讨教兵法,那就来这儿看看吧。
当上皇帝后的李基,从此再也没了朋友,可当皇帝前还是有的。而最好的朋友就是冯天恩。来这正好也能找曾经最好的朋友聊聊天。
李平还是不在这,但老朋友冯天恩却是在的,他也只能在这。李基到时,冯天恩正和冯宸在下棋。
这段时间,父子俩哪儿都去不了,为了消遣,自然就摆起了棋盘,厮杀起来。
冯天恩用兵正奇相辅,讲究的是正面对抗中彻底击垮敌人。而冯宸用兵,多用诡道,讲究出其不意,以最快的时间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两种用兵的方法说不上谁对谁错,不过这么多天里,冯宸只赢了冯天恩一盘棋。
今天,冯宸眼看就要第二次赢下冯天恩时,皇帝来了。这盘还未分出胜负的棋,也就进行不下去了。所以冯宸拜见过皇帝后,找个理由就回了自己房间生闷气去了。
“冯天恩,朕把你关在这儿这么久,你不会恨朕吧?”
“陛下,臣今日的一切,就连黑旗军的一切,都是李家给的。不管怎样,臣和黑旗军都不会有任何恨的想法。”
“你还是和当年一样,同样的话,杨辅说起来就比你好听多了。至少他不会带上父皇他们。他会说,自己的一切都是朕给的。”
“所以臣不是杨辅,所以臣还是叩请陛下罢免杨辅。”
对于冯天恩的旧事重提,李基没有生气,也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
“你也觉得朕是昏君吗?”
“纵观史书,从未有哪个昏君敢于像陛下这般改革,也没有哪个昏君有陛下这个气度,不去争那一时长短,把对外征伐的最好时机让给兴国富民的改革。如果陛下是昏君,那历史上恐怕没有明君了。”
“不错,刚还说你说话不好听,这会就会拍马屁了。”
“陛下,臣之所言句句肺腑,而且臣也从不认为陛下不上朝是多了不起的大事。只要陛下的众多改革还在进行,那这个国家是由群臣打理还是皇上打理,并没有区别。所以,臣才恳请陛下罢免结党营私的杨辅,还政于朝。”
“我记得很多年前一个叫杨公南的年轻人也和我说过类似的话。他是杨辅的独子,那时朕的改革刚见成效,他就敢当面对朕提出还政于民的想法。这小子,让朕很吃惊啊。
还政于民,这话让冯天恩都吃惊不小。冯天恩所说的还政于朝,其实还是以皇权为核心,让众多世家门阀围绕皇权,共同决定国家前途。可杨公南,居然直接说还政于民,那这个国家还要皇帝干嘛?
“你也很吃惊这小子说的话吧?我听说他说完那话就被杨辅给揍了一晚。两父子现在都还没和好呢!杨辅也是的,我如果要怪那孩子,他就算把那孩子给打死了,光凭那句话,我依然能砍了他杨辅的头。”
“陛下不用砍他的头,只要让他辞官回家便好。”
“你俩也真是奇怪,他帮你保下了你儿子,你不但不谢他,还老想着让朕罢免他。”
“为了大乾,这些细枝末节之事,都不重要。”
“若说打战,你冯天恩当之无愧天下第一。可在朝堂,你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杨辅这些年所作所为,你以为我不知道?我不但知道,甚至比你们知道的更多。”
“那陛下为何还如此纵容他?陛下若是念旧情,让他辞官就好。”
“可整个大乾,却无人可以代替他。朕知道自己虽然可以算是明君,但却不是勤奋的君王。所以朕需要杨辅,国家乱点就乱点了。他杨辅不就是想保住自己丞相的位置吗?只要他替朕办事,朕可以保住他。”
李基自信的看向冯天恩继续说道。
“你放心,朕一旦发现控制不住他时,会给他个好结果,让他自己离开。不过在这之前,朕还是要用他的。特别现在平儿当了太子,朕更需要他来辅佐平儿。等平儿在皇位上坐稳了,杨辅就会是平儿成为明君的垫脚石。而你冯天恩,会继续出来当你的战神,守护大乾。只不过现在,得暂时委屈你了。”
听见李基的解释,冯天恩释然,不是释然于李基承诺他还是大乾战神。而是释然自己当初选择远离朝堂争斗没有错,自己确实不懂这些朝堂上的算计。
“好了,出来的也够久了,我也该回去了。等过段时间,我会让平儿亲自来请你出山的。还有你那儿子,和平儿应该差不多大,希望他俩能和我俩一样,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