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七十七章

以酒会友

第七十七章以酒会友

秋风习习,天高云淡。汤予、惠能出了江州城一路向南。此时正值金秋时节,城外的农田里一片忙碌,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起阵阵波浪。辛苦工作了一年,农人们一边收割一边唱着小调,脸上洋溢着欢欣和喜悦,孩子们则三五成群的嬉戏打闹,享受着童年应有的快乐。汤予惩奸除恶助狄仁杰破了大案,又从万离口中得知了事情真相,解开压在心头的谜团,眼下走在乡间小道上,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不由得涌起一丝欢愉的感觉。

二人脚力颇佳,清早出城一直走到晌午渐渐出了江州地界。眼看到了饭口,汤予、惠能刚欲歇脚,恰巧不远处的路旁立着一杆酒旗甚是醒目,酒旗下开着一间乡间酒肆。酒肆虽不及城里的酒楼豪华气派可也十分宽敞。二人行至店前,伙计忙出门招呼,将汤予、惠能接近店内。

汤予挑了一张桌子同惠能坐下,随便点了些饭食要了一壶老酒。伙计一一记住,自去准备。汤予举目观瞧,店内东南角窗下有一白衣青年正在自斟自饮,除他之外再无旁人,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白衣青年二十四五岁年纪,身材修长,面如冠玉,腰间悬着一柄古剑,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优雅脱俗的气质,只是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忧伤。他面前的桌子上仅有简单的一碟青笋炒肉,却摆着三个空酒坛,他双眼默默的瞅着窗外,忽的抬头仰颈,一大碗酒便喝的干干净净。

汤予见状暗道:这人生的斯文俊俏,想不到竟是海量。他正啧啧称奇,白衣青年又倒了一碗酒,高声诵道:“把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言毕,一饮而尽。

白衣青年诵咏的是蜀汉三国时魏主曹操的千古名篇《短歌行》。汤予虽不通文墨,但亦知晓。《短歌行》苍凉豪迈,大气磅礴,汤予很是喜欢。而白衣青年背诵的更是情真意切,悲怆壮烈,汤予触景生情不由得回忆起往事,久久不能平静。

白衣青年旁若无人,诵罢一首愈加兴致盎然,继续大声念道:“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说完再是一大碗酒下肚。

汤予在旁听得真切,尽管不知诗词是何人所做,却能听出诗中感叹世事无常,饱含离情别恨,意蕴幽远使人黯然神伤,禁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白衣青年自窗外收回目光转头望向汤予。二人眼神交汇,白衣青年朗声说道:“在下一时不能自已,胡乱念些诗文,打扰两位雅兴,兄台勿怪。”

汤予忙道:“不妨事。”汤予说完想了想,接着说道:“小兄弟年纪轻轻,风华正茂,怎么却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白衣青年脸色一变,随即微然一笑,说道:“在下一人饮酒无趣寂寥,两位若是不嫌弃,能否移驾共饮几杯?”

汤予听白衣青年相邀很是高兴,说道:“我正有此意,那便叨扰了。”说罢来到白衣青年身前与他同桌而坐。惠能亦随汤予移步,坐在汤予身旁。

白衣青年冲二人施了一礼,说道:“在下王勃,敢问二位兄台怎样称呼?”

汤予和白衣青年萍水相逢唯恐说出真实姓名引起麻烦,想到前日万离称其宋予,遂说道:“我姓宋名予,这位是惠能师傅。”汤予边说边摊开手掌指向惠能。

王勃说道:“原来是宋兄和惠能大师,两位仪表非凡,英气逼人,定非俗世之人。王勃能在荒僻之地同两位一会,你我也是有缘。”

汤予笑了笑,说道:“小兄弟文质儒雅,怎知竟是千杯之量。”汤予一指桌上的黑色大碗,接着说道:“连饮酒的器具都透着豪气。”

王勃哈哈大笑,说道:“一觞虽独尽,杯空壶自倾。宋兄有所不知,江南之地温暖潮湿,酿出的酒味道虽美但稍显淡薄过于甘甜,多了些许柔弱之气,需用大碗饮之方觉痛快。”

汤予点头赞许,王勃外表文弱,可不经意间言语中露出一股英雄之气,很是对汤予的脾气。

王勃抓起酒坛倒了一碗酒,指着酒碗说道:“江南人家酿酒均用糯米,糯米酿酒需反复淘洗,少则三四十次,多则上百次,若米淘的不净则出酒不佳。而且江南气候闷湿多雨,致使酒曲的曲粒过粗,曲块空隙大,酿出的酒色泽黄中带绿,又因制酒的器具简陋,不及朝廷的“良酿署”技艺高超,无法造出“清酒”(此清酒并非日本的清酒),酒体浑浊,所以我让店中伙计取来一支粗碗以掩盖其色。”

汤予是爱酒之人,但对酒知之甚少,从来不晓得喝酒还有这么多讲究。他听得兴致勃勃,忙唤来伙计摸出一锭银子命伙计重置酒菜。汤予本是豪爽之人,囊中又颇有银钱,何况王勃所讲投其所好,故而出手十分大方。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王勃从汤予的神色中已然瞧出他也是爱酒之人,又见汤予气质不俗与己意气相投,心情大悦,说道:“不瞒宋兄,在下平生没什么嗜好,却唯独喜欢两件事。一是舞文弄墨写些粗鄙文章,二是对酒情有独钟,一日不饮便无精打采。”

汤予笑道:“我和王兄弟一般同是好酒之人,却不懂风雅只是鲸吸牛饮,不像王兄弟博学多才,钻悟精深。”

王勃一阵大笑。伙计已把菜品陆陆续续端了上来,王勃倒上一碗酒和汤予对饮,汤予也用大碗回敬,二人一连干了三四碗。王勃有了五分醉意,兴高采烈的说道:“花有禅意,酒可通神,万事皆需酒助兴。花好月圆,儿女情长之夜举杯小酌。英雄气短,壮怀激烈之日开怀畅饮。海阔天空,放浪形骸,天为被,地当床,人生大醉,最是得意!”王勃自饮了一碗,接着说道:“相传夏人仪狄酉日得水,创出酒之一物。酒神少康继承其法酿出秫酒传于天下,世间才有了这通神宝物。《周礼》上记载自上古西周已开始设有专门管理酿酒的官吏,曰酒正、浆人、大酋。春秋时楚宣公朝会各国诸侯,因鲁恭公进献的美酒味道寡淡,于是楚国出重兵讨伐鲁国,引起楚、鲁、赵、魏等国大战一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率军伐吴,出师前越中百姓献上美酒。勾践将酒倒在河的上游和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兵卒士气大振,一举破吴。越州现在仍以“投醪”为河名……”王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汤予听得一知半解,但觉王勃讲的有趣,并未打断其言。

王勃从酒的起源来历讲至曹植、陶渊明、刘伶等爱酒之人的逸闻趣事,再讲到古时的各种美酒,真似如数家珍一般,待口干舌燥才稍做停歇和汤予对饮一碗。说来奇怪,若换做别人高谈阔论,夸夸其谈,汤予定是厌烦无比,不知为何他对王勃颇有好感,在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问上几句。

王勃酒兴正浓,脸色变得潮红,双眼越发明亮,大声说道:“古人之酒尽管不错,怎及得上今朝?我大唐开太平盛世,国力强盛,物产丰饶,世间美酒尽会于此。荥阳的土窟春,富平的石冻春,乃酒中上品。剑南的有烧春,郢州的富水春,乌秋的若下春,岭南的灵溪春,宜城的九酿春更是天下闻名。还有桑落春、梨花春、小红槽、鹅黄春、菊花酿……”王勃说着,口中仿佛浸出酒香,唇舌一抿,现出回味无穷的神态,冲汤予继续说道:“生于大唐,真是你我酒徒的幸事。”

汤予听着王勃所讲的种种名酒,徜徉在一片遐思之中。这些酒有的他品尝过,有的是头回听闻,不禁问道:“王兄弟说的酒难道都喝过不成?”

王勃面露得意之色,神情骄傲的说道:“不错。”

汤予一脸赞叹,说道:“王兄弟好福气,如果我有生之年能饮遍天下美酒,也不枉活这一遭。”

王勃得意之色更甚,说道:“实不相瞒,在下幼年时于西京长安学医,长安城的各大酒坊我都是常客。后来我科试及第,被授朝散郎一职,担任沛王府修撰,因而与沛王朝夕相处。沛王李贤亦是壶觞中人,朝廷的良酿署每月都会进献各国各地的美酒予他,我便近水楼台把当世名酒一一品遍。”

朝散郎是七品小官,王府修撰更是闲职,汤予未放在心上。他本就好饮,听闻王勃尝尽世间美酒很是羡慕,略一思量,问道:“天下名酒繁多,王兄弟见多识广,觉得哪种佳酿才称得上当世第一?”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七十七章 以酒会友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