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鹿死谁手
一阵激烈的碰撞过后,汤予从天而落,朝后连退三步,左手捏住剑诀。神秀亦是退了两步,白鹿刀和幼平刀立在身前。
二人刀剑相对,一旁观战的惠能、智德看汤予、神秀无恙,方长出了一口气。神秀缓声说道:“贫僧有三十年未曾遇过如此精妙的剑法,天下第一剑客果然名不虚传。”
汤予胸口微微起伏,说道:“神秀上师更是好刀法!”
神秀一生好武成痴,今日一战见汤予剑术精妙心下暗生惜才之意,遂说道:“汤予,贫僧与你本无仇怨也敬你是条好汉,你年纪轻轻有这般造诣委实不易,若你和惠能交出衣钵,贫僧保证日后绝不相扰。那锡杖、袈裟对你毫无用处,可于我东山寺非同小可。贫僧怜你一身本领,唯恐再斗下去伤了你的性命,故而诚心相劝,望你三思。”
汤予哈哈笑道:“神秀上师的美意汤予心领,我并不愿意和东山寺为敌,不过汤予既受弘忍大师嘱托,怎能轻诺寡信?我也有言奉劝神秀上师。神秀上师在武林中威名赫赫,人尽敬仰,万万不能因小失大,留下千古恶名。”
神秀已有罢手之心,谁知汤予不听良言相劝,辜负自己一番好意,免不了又怒从中来,气道:“贫僧如何行事用不着你指手画脚,我既然到来,断不会空手而回!看来今日你我必要分出高下,方才贫僧不愿伤你性命,可你不识好歹便怪不得我了。”神秀说罢再不复言,全力挥出一刀,白鹿刀镜子一般的刀身映照着一副冷面霜眉,刃口上凝结的一点寒光不停的流转,更增加了森森凉意。
汤予不敢大意,举剑格挡,二人再战在一处。神秀一声低喝,白鹿刀和幼平刀从上至下连砍五刀,皆是一样的招式并无变化,但他已使出毕生功力,出手毫不留情。这五刀一刀重过一刀,汤予虽一一扛下,却觉得全身被对手刀上的劲力所胁,连气都喘不过来。他得释道大师打通任督二脉后内力大进,但跟神秀相比终是稍逊一筹。等神秀第六刀砍至,汤予连忙后撤一步躲开刀锋,心中暗道:方才神秀的刀法招式虽然精妙,却是双刀的正常用法,仅需抱元守一伺机反击即可,但神秀此刻双刀宛如两根铜锤,尽管招式并不繁复,然而势大力沉,刚猛绝伦,该当如何拆解?
汤予正自思量,神秀继续狂风骤雨般连砍四刀,汤予不愿硬接唯有来回躲闪,被逼得手忙脚乱颇显狼狈。神秀年轻时称雄武林,后拜入佛门,每日吃斋念佛,戾气消退。岂料今日同汤予一战,勾起了他胸中的豪气,这六旬老僧脸上神采飞扬,眼里射出夺人的光彩,仿佛变回了从前那个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江湖豪客。
二人越斗越险,转瞬间又战了二十余个回合。汤予落于下风,可头脑丝毫不乱。他自十六岁独闯江湖,身经百战,临敌经验非常人能比,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常言道:一巧破千斤。神秀内力在汤予之上,双刀力大,正可以巧招对之。想到此处汤予不再一味退让,瞅准空当挺剑直刺神秀胸口膻中穴,剑尖将到神秀身前两尺处,蓦地斜向左侧猛然回刺。神秀举白鹿刀封挡,汤予不等剑锋碰到刀刃,一腿跨前一步,身体朝侧一扭,石破剑又向神秀的气海穴刺下。
这一剑辛辣狠毒,神秀吃了一惊纵身急跃。汤予一招得手扭转颓势,长剑直进,唰唰唰连刺三剑,每一剑都是竭尽全力攻向神秀的要害。神秀失了先机登时处于劣势,挥双刀东挡西架。汤予转身反削神秀左腿,神秀一记“金鸡独立”躲过剑锋,幼平刀狠劈汤予头顶。汤予忙朝后翻滚,待神秀招式用老,他俯下身右手一挺,长剑送出自下而上刺向神秀小腹,姿势虽然不雅却是“地趟刀法”中取人性命的厉害杀招。地趟刀法流传甚广并不稀奇,然高手过招极少有人使用,试想两大高手比试较量,在地上滚来滚去成何体统?可汤予心知神秀身材高大,而双手各持一刀,下盘必难防护,遂冷不防施展出来,反攻了神秀一个措手不及。
神秀大惊之下剑尖距小腹已不到五寸,百忙中他双足点地向后急退。汤予见状纵身一跃,居高临下连点四剑。此式名曰“苍松落雪”,乃是虬髯客亲传剑法中的精妙招式。汤予衣袂飘飘,凌空一击,当真潇洒至极。
一旁的智德看神秀迭遇险情,心中焦急,暴喝一声就要上前相助。神秀厉声喝道:“智德勿来。”话音未落,神秀如鱼鹰掠过水面一般双足在地上滑行,左右手于头顶连挥,织出一片刀网护住全身。
汤予身居半空,四剑过后力道衰竭,身体向下坠落。神秀突然仰面朝上飞起右脚踢向汤予手腕。汤予躲无可躲,急中生智,左手顺着神秀袭来的右脚拍出一掌,正拍在神秀足底,接着顺势一个筋斗落在四丈开外。神秀踢的精彩,汤予避的巧妙,二人心中都忍不住称赞对方。
细雨渐歇,薄雾消散。一场恶斗,六七十个回合未分输赢。神秀数十年前便称雄武林难逢敌手,今日却久战一个后生晚辈不下,心中暗道:我与智冼、惠藏等人连战汤予,如果不能取胜,东山寺颜面何存?
念头闪过,神秀杀心隐现。此时太阳冲破云幕,一片金光洒照下来。汤予恰巧背西面东,他刚刚避过神秀的足击站稳脚跟,突的眼前金霞万道阳光刺眼,禁不住闭上双睛。神秀逆光而立瞧得清清楚楚,看汤予目不视物,知机会难得猛抡右臂,幼平刀脱手而出如离弦之箭一般朝汤予面门射来。这一式叫做“天地同寿”,名字尽管好听却凌厉无比,乃是败中求胜的一记杀招。神秀和人对敌从未使过,想不到今日竟用在汤予身上。
汤予登觉一阵劲风扑面而至,微一睁眼阳光下一团白影似电般飞向自己。他大惊失色,明白是神秀发出暗器却瞧不清是何物。亏汤予反应神速,情急之下头向左一偏,右手举剑朝白影一撩。但二人相距不足四五丈远,神秀内力深湛,石破剑尽管碰到白影可是不能将其打落,仅稍稍改变了幼平刀袭来的方向。长刀擦着汤予的脸颊滑过,劲风刮得他面上生疼,几根发丝被刀锋削断,飘在地上。
如果慢了一点点,汤予焉有命在!他死里逃生,背上冷汗直流,胸中像有一面大鼓“咚咚”作响。神秀一击不中颇感意外,不禁恼羞成怒大喝一声,吼道:“汤予再接我一刀!”神秀说完抢步上前,左手白鹿刀横削汤予脖颈,同时右手一记“神佛怒目”直击汤予胸膛,丝毫不给对手喘息之机。
世上的拳法、掌法、剑法皆能学来,唯有临敌时的决断是学不来的。因为高手过招,弹指之间生死既定,就算有破绽也是稍纵即逝,容不得细细考量照本宣科,全靠本能反应。
汤予个性偏激执拗,从不服输。他初时硬接神秀数刀后,忌惮神秀内力深厚不愿力敌,现在被逼的退无可退,蓦地冒出一股狠劲,眼里闪着无法遏制的怒火,催动丹田将内力凝聚右臂,挥石破剑不顾一切朝白鹿刀猛击。
一声巨响,二人同是浑身一颤,神秀右掌紧随而至。这记“神佛怒目”乃“摩诃无定”掌法中的一式,本是五祖弘忍的得意之作。神秀师从弘忍后,弘忍把摩诃无定掌法悉数教于神秀,他日夜苦练,其中尤以“神佛怒目”最为精熟拿手。但他忘记了与景教二使交锋时使用过“神佛怒目”,而当时汤予恰恰就在一旁观战。
汤予硬接了神秀全力一刀,气血翻涌却不退半步,又看神秀铁掌拍到,而所使招式居然是神佛怒目。神佛怒目汤予那日曾在灵应峰上看神秀施展,威力惊人,遂暗暗记在脑中,闲暇时常自揣摩思量破解之法,早烂熟于心。此刻他便本能的右臂曲肘回胸,将长剑当做匕首一般反持在手,剑身平胸横指,身体不退反迎着铁掌上前。
神秀未料到汤予有破解之法,一掌正拍在剑尖上,长剑穿掌而过。神秀不由得一声惊呼,亏他反应神速,连忙收掌撤招。手掌拔出,鲜血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