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绝剑名刀
汤予脑后生风,急忙转身回剑护住面门。那颗石子击在石破剑上化作一片碎屑四处飞溅。一颗小小的石子竟有这般惊人的力道,汤予心头一沉,知有高手到来,顺着石子袭来的方向瞧去,远处有两位僧人快步而至。
两位僧人一矮一高,矮个僧人五十余岁年纪,面如青蟹,一脸络腮胡须,怀中捧着一对长刀。长刀套着黑色鲨鱼皮制成的刀鞘,刀柄上系着的红绸随风飘摆。高个僧人六十岁上下,长手长脚,两只鹰一般的眼睛阴霾沉沉,仿佛压抑了雷霆万钧的怒气马上要喷薄而出,但又冷如数九寒冬,让人畏惧胆寒,正是神秀!
汤予看神秀到来不免暗暗吃了一惊,二人四目相对,半晌无话。旁边的玄约双臂被斩断,痛的死去活来。神秀的眼神自汤予面上移开,低声对智冼、惠藏等人说道:“你们快回寺中医治伤情,切莫耽搁。”
智冼脱口说道:“神秀师兄,玄约师弟被恶人所伤,我等要将汤予碎尸万段替玄约师弟报仇雪恨……”话未讲完,见神秀脸色冷峻,智冼不敢再说,几个人扶着玄约向北悻悻而去。
待几人走远,神秀转回双睛盯着汤予瞧了许久,忽的冲一旁的惠能冷声说道:“你就是惠能?”
惠能双手合十朝神秀施礼,说道:“小僧惠能参拜神秀上师。”
惠能虽在东山寺里挑水砍柴七载,神秀却不认识。他面无表情可心内思绪翻滚,原来昨日汤予到得东山寺和弘忍相会,早有人告知神秀。神秀听闻汤予来寺,未放在心上。岂料夜半时分弘忍忽然毫无征兆的圆寂而亡,随后义方将弘忍收惠能为徒传授衣钵之事讲于众僧。众僧听罢沸反盈天,乱作一团。唯有神秀城府极深,默不作声。尽管对五祖弘忍的衣钵志在必得,但他并非蛮横无理之人,仅向义方讨来惠能所作的偈语反复品读。读过之后,神秀又惊又愧。惊的是惠能年纪轻轻不过寺中干粗活的杂役连字都不识得,竟有如此高深的见地!愧的是他自拜入弘忍门下专心佛事,研经参禅,本以为达道见悟,对佛法领会精深,谁知居然不如一个不识字的杂役。惊愧之余神秀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已然了解了弘忍的良苦用心。他心中尽管不愿衣钵被惠能所得,却觉得应以大局为重先料理弘忍后事,不想多生事端,欲放惠能南去。可慧明、智冼等人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不听神秀忠告,偷偷出寺定要把弘忍的衣钵夺回。神秀一时不察,等他发现时几人早去的远了。神秀知惠能有汤予护卫左右,汤予剑术精绝,唯恐慧明、智冼等人闹出事来无法收场,便同智德随后追来。恰巧寻至这里时,汤予正同惠藏三人一番恶战。神秀未及劝阻,眼看汤予斩断玄约双臂又要对惠藏痛下杀手,他不容细想立即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子打向汤予,逼汤予停手,才堪堪救了惠藏一条性命。
细雨悄无声息的飘落,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大地升起一股股白烟,天地间朦胧一片。汤予、惠能、神秀、智德四人相视而立,尽皆无语。周遭寂静无声,充满了一片肃杀之气。
方才汤予杀的性起,眼前的安静让他的心慢慢平和下来,但他知道一场更艰险的恶战迫在眉睫。
神秀打破沉默,说道:“惠能,交出衣钵,我放你走。”他低沉的声音没有一点起伏,冷酷的眼神使人不寒而栗。
未等惠能开口,汤予说道:“神秀上师,我原以为你德高道显,岂料和他人一般觊觎弘忍大师的衣钵。那锡杖和袈裟乃弘忍大师亲传惠能,你们恃强凌弱,强取豪夺,真是寡廉鲜耻!”
神秀怒火万丈,面上再不似刚才毫无表情。他大声说道:“就算是弘忍师傅将衣钵传于惠能,可这两件宝物并非弘忍师傅一人之物,而是我佛门禅宗一派的圣物。况且东山寺僧众过千,如果被一杂役拿走师祖的衣钵,我等颜面何存?”神秀稍一停顿,语气更厉,接着说道:“汤予,贫僧不想和你妄动干戈,然而你寻事生非剑伤我东山门人,打扰佛门清净,今日贫僧容你不得。”
汤予一声冷笑,说道:“亏你东山寺以名门正派自居,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群蛮不讲理,以多欺少的无耻之徒!惠藏三人出手狠毒,苦苦相逼,哪里有半点出家人的慈悲心肠?我若稍有不慎,现在早亡于三人之手。那玄约虽丢了一双手臂,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神秀的本意是追回慧明、智冼几人,并不愿和汤予动手,可他最是护短且极好面子,眼见智冼、惠藏、玄约、法如四人被汤予所败,玄约还双臂尽断成了残废,心中怒极已有和汤予一决高下之意。此刻听汤予言语讥讽,他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怒火,喝道:“汤予,谁是谁非多说无益。既然你喜欢管闲事,不如你我凭刀剑论公理。若你胜了,惠能和衣钵由你带走,东山寺决不纠缠。若我胜了,留下衣钵和你的一对臂膀,如何?”
惠能听神秀之言,忙道:“神秀上师切勿动怒……”
话未讲完,汤予伸手将惠能拉至身后。他清楚今日一战无法避免,心下豪气暗生,握紧剑柄,打断惠能的话头,朗声说道:“好!我早欲领教神秀上师的高招,今日得偿所愿,不枉在下来东山寺走一遭。”
神秀怒极反笑,笑声未止猛的自智德怀中抽出双刀,白光一闪,左手“白鹿”刀已至汤予面前。未入佛门之时,神秀便凭借“白鹿”、“幼平”一对双刀横扫江湖。白鹿刀乃是后魏宣武帝所造,相传后魏宣武帝一日在山中打猎失身坠崖,幸被一只白鹿所救,魏宣武帝得救后召集能工巧匠铸造宝刀一口,取名“白鹿”,以谢白鹿救命之恩。幼平刀制于蜀汉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泰率兵在濡须大败曹操。东吴主孙权封周泰为平虏将军,并特命宫中的铸剑大师尚德锻刀一口赐予周泰。因周泰字幼平,故孙权令人在刀身上镌刻“幼平”二字,彰表其功。白鹿刀、幼平刀皆是传世名刀,吹毛断发,锋利无比。只是神秀遁入空门后嫌双刀戾气太重,弃刀不用。但昨夜神秀同智德追赶慧明、智冼等人,智德心思缜密,他听闻汤予剑术高超,人称天下第一剑客,怕神秀有所闪失,为防万一将双刀随身携带,想不到竟真派上了用场。
汤予早有防备,不退反进,挺石破剑截住白鹿刀。他深知神秀武功绝顶,出手时已用了八成功力,可刀剑相交虎口仍被震的微微发麻。
神秀足踏九宫,双脚频繁换位,整个人越走越快,好似一团风把汤予裹在中央,右手幼平刀不容分说连削带砍转瞬间又是三刀出手,直劈汤予要害。
常言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单刀一手持刀,另一支手可拳可掌在旁配合,空手的作用甚至重于持刀之手,因为刀法是否娴熟,用招是否精妙,全仗空手的协助。而双刀的用法及变化是通过两手两脚的协调一致来体现,要求两手用力均匀,手法清晰,步伐灵活,如步伐不灵则难免双刀互扰,伤及自身。
高手较量一出手便知对方深浅,汤予连接神秀四刀,见神秀虽年近六旬但步伐轻便,双刀左盘右旋,上缠下绕,刀法精熟,心里不禁暗道:神秀在武林中大名鼎鼎,今日得遇,果然名不虚传。他遭遇强敌反倒莫名的兴奋,遂施展平生所学力战神秀。
二人一剑双刀转瞬间三十余招便过,汤予守多攻少,神秀尽管占据上风但瞧汤予招式严谨,从容不迫,亦暗自心惊。因他足下的九宫步法甚是耗损体力,若是年轻时还算不得什么,可现在年岁已高,自知时间一长于己大大不利。心念闪过,神秀的刀法突地一变,双足放缓,招式大开大合,右手幼平刀一刀斜劈,径取汤予左肩空门。汤予始料不及,刀锋已飞一般掠到,他忙低吼一声,一个纵身跃上神秀头顶。神秀左手白鹿刀顺势一挑,一记“龙奔天南”砍向汤予脚踝。汤予双脚在半空中来回两晃欲避开长刀,白鹿刀却像附骨之蛆一般挥之不去。汤予吃惊非小,右手紧握剑柄一个鹞子翻身,头下脚上石破剑似流星坠地直刺神秀头顶。
这一剑汤予使上了全力,再加上从天而降的气势,强大的压迫如同天崩地裂一般。神秀想撤身已然不及,他见汤予招式精妙绝伦也不禁暗暗称赞,忙双手朝上急抡,刹那间就递出二八一十六刀。
石破剑穿过漫天刀影,“叮当”之声不绝于耳,仿佛铁匠铺里正在打铁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