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欧阳故居
云羽落垂首蹙眉缓步走至门边,伸手握住门栓慢慢的把门关严,“嘤咛”一声抱住汤予。汤予不知所措,连连后退。云羽落的身体像火炭一般滚烫,紧紧依偎于汤予的胸前。性感的红唇在汤予脸上四处游走,口中如兰似麝的香气让汤予目眩神迷,心慌意乱。云羽落的手指渐渐向下,温柔而又急促。随着手指的滑过,汤予浑身颤栗,他猛的一把抓住那支不住探索的玉手,将云羽落用力推开,说道:“你做什么?”
云羽落一愣,深情款款的看着汤予,柔声说道:“你不喜欢我?”
汤予长出了一口气,头侧向一边默不作声。云羽落呆立半晌,紧咬双唇轻轻解开衣扣。长裙掉落,美丽的娇躯冲破衣衫的束缚,暴露在空气中。蓬乱的秀发,含情的媚眼,雪白的肌肤,窈窕的曲线,借着窗外月光的映衬,宛如烟中牡丹,更觉迷人。汤予的心怦怦跳动,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任谁都不能抑制。云羽落的眼眸在黑暗中绽射光芒,说道:“我美吗?”
世上最美丽的东西就是成熟女人的身体,而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望着这具上天的杰作,汤予心底却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哀伤。他轻叹一声,说道:“你何苦作践自己。”
云羽落的心阵阵抽搐,汤予的一句话击碎了她所有的骄傲,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她哭道:“我并非你想象的那种女人,我……”话未讲完已泣不成声。
汤予上前两步从地上拾起衣裙披在云羽落肩头,云羽落一把抓住汤予的手说道:“我不是一个下贱的女人,我也从没有将身子轻易许人……你和别的男人不同,如果你想要,我现在就把自己交给你。”云羽落说完又抱住汤予,疯狂的亲吻。
云羽落脸上的泪水使汤予品尝到苦涩的味道,他扶住她的双肩,沉声说道:“穿好衣服,我同你去见雄魁。”
“你说什么?”云羽落似乎没有明白汤予的意思,问道。
“穿好衣衫,我同你去见雄魁。”汤予重复了一遍。
云羽落本是为雄魁欲会汤予而来,但此时汤予应允,她反倒怅然若失,五味杂陈,这种既甜蜜又酸楚的滋味她从未有过。云羽落心中觉得紧张兴奋还有一丝害怕,至于为什么害怕,她自己也说不清。她羞涩的转过身,默默的穿上衣裙,竟再不敢看汤予一眼。
汤予待云羽落穿戴整齐拉开房门,二人溜出客栈来到街上。小镇人口稀少,方一入夜各家店铺便关门歇业,街道上显得冷冷清清,空无一人。汤予问道:“你家主人现在何处?”
云羽落说道:“汤大侠不需多问,跟着我走便是。”云羽落说罢施展轻功朝康城而行,汤予在后跟随。
康城距小镇二十余里,汤予脚力颇佳,此时他内力精进,轻功也提升了不少。云羽落轻功亦自不弱,仅一炷香的功夫两人已进康城。康城内与小镇相比,另有一番景象。街上张灯结彩,市面繁华,酒肆林立,烟花杨柳。二人收了轻功,云羽落在前穿街过道,七拐八绕来到一条僻静小巷,在一座宅院前停下脚步轻敲院门。院门打开,云羽落和汤予闪身入宅,院门随即关好。院内一无灯火,二少人迹,漆黑一团。汤予微感奇怪,走了不远隐隐有光影从一间厅堂内透出。云羽落来至堂前,里面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是羽落回来了吗?”
云羽落毕恭毕敬的说道:“主人,属下不辱使命,请得汤大侠到此。”
“喔”,那人说道:“既是汤大侠到了,快快请进。”
云羽落推开房门,让汤予入内。汤予昂首而入,堂内宽敞,四角各点着一根牛油明蜡,正中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的“英”字,笔力遒劲,字体规整。墙边摆放一张红檀木的供桌,桌上供奉着三清的瓷像。供桌两侧各有一张高背的胡凳,一人身穿道袍端坐胡凳上,他身后另有一人侍立一旁。
那人从胡凳上起身,笑道:“老夫久仰汤大侠之名,今日得会,三生有幸。”
汤予定睛观瞧,此人中等身材,体态稍胖,满头白发,死眉死眼。汤予暗暗吃了一惊,觉得很是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那人向旁一指,说道:“屋室简陋,汤大侠切勿嫌弃,请坐下说话。上茶。”
汤予瞧得清楚,此人说话时既没张口也未动唇,原来脸上居然带着一张人皮做成的面具。汤予猛然想到三年前夜入行宫,于天后武珝处遇到过他,惊道:“是你?”
那人奇道:“汤大侠说什么?难道认得老夫?”
汤予心念一转,忙道:“不认得。你就是集英会的雄魁?”
那人哈哈一笑,说道:“不错。”
汤予惊疑不定,暗道:他究竟是何来历?连天后武珝对他都十分谦恭,称其为老恩师,不想他还是集英会这一神秘组织的雄魁,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雄魁再请汤予安坐。仆役奉上茶汤、茶碗,舀了一碗香茶递于汤予。雄魁说道:“此茶产自剑南道成都府鹤鸣山顶,前些年老夫去鹤鸣山拜祭张道陵祖师,偶然发现峭壁间居然有一棵茶树便采摘回来,命人精做成茶,取名臻鼎香茗。汤大侠请品尝。”
汤予平日既不懂茶也不饮茶,但对方待客有礼只好浅浅饮了一口,顿觉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不禁赞道:“好香的茶。”
雄魁笑道:“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市井,染几分俗气;行于商贾,更染了几分铜臭气。唯有行于三五知己之间才会多了几分仙雅之气。汤大侠觉得老夫讲的对吗?”
汤予听他话里有话,轻轻点了点头。雄魁接着说道:“老夫平生最爱茶道,茶道讲究六境之美,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心境缺一不可。而今日汤大侠所饮的茶汤可说占足了六境。”
汤予放下茶碗,仔细聆听。雄魁的双睛在面具下炯炯有神,说道:“臻鼎香茗世间罕有,珍贵无比,饮过之后齿颊留香,回甘无穷,单以口感论称得上天下第一。烹煮臻鼎香茗之水是老夫遣人自昆仑雪山取回万年玄冰,兑以金陵城金山寺外的中泠泉水调和而成,极是难得。”雄魁举起青色的茶碗轻汲一口,说道:“汤大侠莫要小瞧了这两支茶碗。它们虽样式普通却是三国时曹植曹子建所制。今人皆知曹子建文采冠绝华夏,却不知其最擅长的乃是造瓷。曹子建曾在邺城兴建瓷窑,烧瓷做器,称得上是瓷器之祖。只是年代久远,工艺失传,所制瓷器存世稀少,时至今日天下仅余四只。本来这四只瓷碗被五龙祠的监院主持谷墨道人所藏,老夫用上古名剑干将、莫邪相换,才得来两只瓷碗。”
汤予暗暗吃惊,低下头轻抚碗身,觉得手中的瓷碗也没什么稀奇之处,居然须用干将、莫邪两把绝世名剑交换,实在是超乎他的想象。雄魁说道:“茶叶、茶水、茶具易得,烹茶的火候却是最难。烹煮臻鼎香茗的木炭是用千年沉香木烧制而成,火旺却不急,自带香气。而那几个煮茶的下人亦是老夫悉心教导,苦练十年煮茶手法,方有资格为你我烹煮一碗清茶。”
汤予生于贫苦人家,自幼生活艰辛,最厌恶穷奢极欲之事,听雄魁之言略感不喜。雄魁反倒越说越是高兴,接着说道:“汤大侠别看这里房舍沉旧,其乃是书法大豪欧阳询的故居。欧阳询三朝为官,临池之技纵冠古今。高祖武德五年,奉诏编撰《艺文类聚》,历时七年书成。后欧阳询辞官还乡,行至康城喜此地山水风光,遂建宅以用养老。”雄魁一指堂中墙上的英字,继续说道:“那英字便是他的笔迹。老夫十余年前云游至康城,花重金购得宅院,简单整饰,保持原貌,设为集英会的一处分舵。宅院古朴典雅,静逸清幽,兼有欧阳询的墨宝,于此饮茶,茶汤都染了三分书香。”
汤予若有所思,雄魁话锋一转,笑道:“茶道六境,已得其五,至于心境吗……”雄魁顿了顿说道:“老夫久慕汤大侠之名,今日一会足慰平生,心情自然大悦。汤大侠得绝世佳人相邀,想来心情也必是欢愉。故而老夫言说汤大侠所饮茶汤已占全茶道六境。”
汤予听雄魁讲完,想到方才客栈之事,脸上不禁一红。他偷眼望向云羽落,云羽落站在门口亦是红霞满面。仆役又给汤予舀了一碗茶汤,汤予一饮而尽,说道:“在下和集英会素无交集,雄魁邀我前来恐怕不光为了饮茶吧?”
雄魁放下茶碗,说道:“当然不是。”
汤予说道:“那是为什么?”
雄魁沉声说道:“老夫佩服汤大侠的武艺,敬重汤大侠的为人,不忍心看汤大侠日后结局凄惨,身首异处,才特来相救。”
“喔”,汤予一声冷笑,说道:“雄魁所言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