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三十三章

江湖里说江湖

自奉天六贼之乱,应龙卫造反叛逃江湖已有十余年过去。

这十年内,奉天新皇励精图治,勤政为民,奉天倒是太平兴国十年,有了副海晏河清的好景象。借着这十年太平日子,奉天城内往来不断,熙熙攘攘。

打城西来了辆高大马车,油光水滑的枣红色骏马哒哒马蹄声被人声熙攘淹没,赶车老人稳稳盘坐在车头,驾驶马车自那车水马龙的坊市穿过。

要说这奉天城,天子脚下。行商巨贾只能算乡野小民,达官贵人才有体面活下去的资本,赶在奉天城内行马车的人真就没有几个。

瞅着前边打城东倒是来了一辆,那马车用的可是两匹大宛良驹,毛色柔顺光亮,鬃毛如丝绸般垂下。马车四面皆是昂贵精美的丝织品装饰,镶金嵌宝的窗扉被一帘幽蓝纱遮挡。外面的人望着马车里有股若隐若现的美丽,好似一帘幽梦,如沐春风,给人无尽想象的空间。

里面华美富贵的人倒是可以见到街道上人来人往,匆匆一瞥,行人盈盈挥手,一颦一笑,尽收眼底。

两辆马车相遇,这赶车老奴很自觉的将自家马车停靠在路边,等着那华贵马车先过去。

“刚才过去的是何人的马车?”马车门帘之后一道声音飘了出来,有些微弱,但却中气十足。

“回公子,是督察院右度御史冯大人的马车。”那老奴回答道。

里面的人沉默一会,接着说道。

“冯乙?刑部于大人的那个女婿?”里面又是飘来人声道。

刑部尚书于大人的乘龙快婿,奉天城内的人大都认识。此人原先不过是奉天城内酒楼的跑堂小二,不知怎的被于大人家千金看上,这才做了于大人的女婿。前段时间才刚刚完婚,如今这般出行奉天城内,真是好大的派头。

“倘若照这么下去,不出十年,我奉天再无人才。”那人一阵感慨道,马车吱呀吱呀,又是朝着城东而去。

奉天城很大,大到六朝国主耗费两百余年的心血才修建而成。护城河深如沟壑,城墙宛若高山。建城之后百余年间也未尝战火,不过近年来传言北燕欲起兵奉天,北燕铁蹄虽猛,也踏不平奉天城。

皇宫坐北朝南。如同巨兽一般睥睨整个奉天城。而城东则是达官贵人所在之地,道家云紫气东来,太子占了北方,剩下东边这好位置自然不能是穷人们所能企及。

晌午,马车晃晃悠悠停在府邸之前。

厚重大门之上,横竖九颗鎏金门钉。这可是天子的待遇,皇宫大门也不过横九竖九。再看门头牌匾,四个大字代表一切“镇国公府”,落笔有名“治世太始帝”。

先帝钦赐门匾,九九颗门钉实乃皇恩浩荡。朱红大柱之上左右各有联

“卿家满门忠烈,武庙万世之表”

奉天城内贵人多,又有几人能比镇国公韩家一脉尊贵?

世代为将,满门忠烈。天下大乱韩家不乱,群雄逐鹿得韩家扶持得天下。

千年武庙不过寥寥,韩家八贤位列其上。如今活着得镇国公韩家老爷子更是奉天砥柱,历经三代而不衰,先帝有言“卿在,吾心安也。”

旁家看门得石狮子不过尔尔,韩家门口摆放的可是那白玉麒麟。白天里阳光照射其上,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若是到了夜里,有月则已,无月则通碧生辉,婉莹如水。

“什么人?镇国公府,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当今圣上也得步行,尔等还不停下!”韩府执戟卫士个个黑盔黑甲,手握长戟对着马车。

这些人都是军营里骁勇善战之人,取其精锐才能做镇国公府的看护。

马车里走下两人,为首一男子体态修长消瘦,面容白皙。穿着当朝大学士礼服,脚底踩着灰布翻花青底靴。腰间玉带之上嵌着七块蓝天暖玉,左手按下之处挎着三尺青锋。江湖人挎剑是为了杀人,在他这里不过礼器而已。

天子尚且挎剑,何况吴仲卿正二品太子少保兼稷下学宫祭酒,当朝内阁大学士。

吴仲卿三十来岁的年纪就已经身居要位,镇国公府卫士自然知晓年轻男人朝堂之上的功绩,未等前去通报,里面传话让人带进去。

跟在吴仲卿身后下了马车的是一女子,约莫二十左右的年纪,背上背着把与之娇小身材不符的长剑。穿着打扮平平,未施脂粉倒也有股英气逼人的感觉。

女子跟在吴仲卿身后,取了件长衫披在大学士服外头,自己背着剑随其走进镇国公府。

除了府内卫士,其余人等进镇国公府都得卸去兵刃,只是如今里面传话不必多做文章。

“公子,韩将军回了奉天便邀您前来,莫不是江湖间出了什么大事。”女子问道。

吴仲卿只顾自的向前走,边走边咛喃道。

“现在江南的稻米该熟了吧,今年奉天小旱,不知收成如何”

丢下这两句不着边际的话,女子没有再问,跟着他朝着府内深处走去。

镇国公府,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奇珍异兽满地遍是,名贵花草与那路边杂草无异。

后院里有一七层楼阁,靠着府内假湖而建,这湖引的是奉天城护城河河水,水体清幽透彻。

吴仲卿在人指引之下带着婢女走上顶层,此时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们。

韩伯当卸去那一身白银狮子甲,换上武官便服,金丝银线编制其上,胸口赤龙环游周身。

面容坚毅,肤色黝黑,眉毛厚重如墨。口鼻方正,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坐立之形如猛虎卧岗。

“稷下学宫祭酒吴仲卿拜见韩将军”

按照奉天律法,正二品的吴仲卿遇见正一品骠骑大将军韩伯当自然得行礼。

不过二人相识多年,韩伯当能让他二人带剑进了这镇国公府就自然不会拘泥于这些礼节,示意他坐在面前伏案之上,望着跟在身后的娇小女子忍不住打趣道。

“吴老二,你把人家峨眉剑主拐过来给你做保镖还真是潇洒。”

吴仲卿坐在高楼之上,望着这奉天城内倒是一言不发,韩伯当倒也不觉得尴尬,反正二人相视二十余年,他打小就是这样。

身后那娇小女子看着眼前这个被人称其“惊艳半个天下”的年轻将军,眼里神色复杂,不知道说些什么。

本以为自家先生年纪轻轻做了稷下学宫祭酒就已经很了不起了,韩伯当与吴仲卿年纪相仿,却是奉天骠骑大将军,在他之上也就只有如今活着的镇国公。抛去韩家底蕴,韩伯当此人实力极为恐怖。江湖上“凌绝顶”的只有四人,两位在江湖,两位在朝堂。韩伯当正是朝堂其一,奉天四公子之首“幼麟”。

“江南、钱塘等地稻米皆熟,今年有些旱我派人在各地广修河渠。洪都等地遭了水灾,幸好楚南郡王给了一万两银子救灾,真是难为那个老家伙了。跑到南边地方好不容易躲个清净还是被朝廷派去的人一阵叨扰。”作为多年好友,韩伯当自然知晓吴仲卿脑海里在想些什么。吴仲卿听了他的话默默点了点头,伸出手在木案前两个白瓷玉杯中挑了一个放在嘴边轻轻抿了一口。

“面前一杯是茶一杯是酒,这么多年你就没有选过酒。原先我们四个每次去喝酒你和他都像是榆木疙瘩,不过他比你强一点,至少能喝上几杯。”韩伯当军中多年,豪爽直达的性格令他对奉天北边产的烧酒极为痴迷,这不酸不甜的茶还是算了吧。按照他的说法只有吴仲卿那样的穷酸文人才喜欢喝。

“这天下吃不上饭的百姓还有,我怎么喝的下酒?”吴仲卿淡淡言道,进到嘴里的茶有了几分苦味。

“若有一天整个天下的人不再为生计发愁,我就请你喝一顿酒。”茶进了喉咙,有些回甘。

那峨眉剑主痴痴望着,打心底浮现几分惆怅之色。

茶喝三巡,二人命下人取来棋盘。一个是稷下学宫祭酒,一个是运筹帷幄的帅才,两人对弈倒也精彩。

吴仲卿落下一子淡淡说道。

“这一次调去北地三镇,可是皇上的主意还是那几位又在排挤你。”

韩伯当爽朗一笑,自己这个兄弟虽然表面冷若冰霜,心里对他还是关心的。朝堂凶险,暗流涌动,党羽勾结。吴仲卿能在其中如鱼得水,心性城府绝非表面看看而已。

“是我和皇上说的,北燕近年来虎视眈眈,觊觎你北地三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此番兵部欲在北地修建大营,练兵十万。”

吴仲卿落子的手顿了顿,随即继续说道。

“五姓七家同仇敌忾,兵部尚书也是太原王家嫡系,能够这么轻易让你在北地三镇练兵?韩老爷子百年之后,能够执掌五军的定是他王大人而不是你‘幼麟’韩伯当。”

“国家大义,七家不会不顾。”韩伯当坚定的说道。

他欲落子,又停下将其放入篓中。站起身子,大学士服披的长衫落地,峨眉剑主见状将其拾起来揽入怀中。吴仲卿半倚栏杆,见偌大的奉天城熙熙攘攘。

“背信弃义之事,七家做的还少吗?当年立六贼是他们,除六贼还是他们。内乱三年,民不聊生,倒是七家安得完卵。扶新皇登基,七家其中所作所为你应该比我清楚。这般到了北地三镇,又是范阳卢家的地界。卢见曾虽说心性不似王家狠毒,但也是他王家的女婿。朝堂之间,若党派不除只怕重蹈六贼覆辙。”

说罢吴仲卿自己沉默一会,想要除去朝堂党派谈何容易。几百年来,这座奉天城换了多少人,整个奉天又换了多少人。只有那五姓七家,传承百年不灭。

说道气愤之地,这位正二品太子少保竟然剧烈咳嗽起来,身后峨眉剑主赶紧将那长衫给他披上。

“有伤在身就不要动气了,入江湖倒是去南北二宗走了一遭。前些日子到龙虎山天师府,通天道人给了一瓶紫金丹药,说不定能治你的伤。”韩伯当说着说着,扔给那峨眉剑主一个白玉小瓶。盖着塞子都能闻见里面沁人心脾的药香。

南北二宗,南边龙虎山正一天师府最拿手的就是金石之术,正所谓“丹成而龙虎现”。

“旧伤难愈,算起来,也有十年了。”吴仲卿坐下,与韩伯当继续那残局。

“十年了,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吗?也许是吧,算起来夏国也亡国整整三十年了。”韩伯当感叹道。

“听说前些天刑部和户部一块向皇上参了他一本?”吴仲卿问道。

“话说回来前天皇上召我入宫也谈到了这件事情,两部觉得是他执掌应天府把手伸的太长了。我倒觉得没什么问题,有应天府限制,江湖上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倒是我这个名头上顺天府春秋令,还不是管着禁军十二营,与军中差别无二,不想他那般潇洒快活。”

“应天府太安令,门下谍子、游隼、暗哨超过数百人,他们是担心燕皇朝的谍子就在自己身边吧。或许真如你所言,有燕皇朝在,七家不敢动,天下不敢动。”吴仲卿落下最后一枚子,黑子无气,吴仲卿胜。又连下三局,皆是如此。

韩伯当笑骂道“吴狐狸”,索性收了棋局,二人泛舟游于湖上,峨眉剑主在岸边静候。

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尾游鱼跃然于此。

“听说你越庖代俎,替太安令派了两只游隼去扬州。”吴仲卿表情毫无变化,他深知今天韩伯当邀他所为何事,只是先前那峨眉剑主跟在身边,不方便说这些。

“越庖代俎的事情吴某还做不出,不过奉命行事罢了。若是太安令大人责怪下来,我亦毫无怨言。”吴仲卿伸出纤细手指,点了湖面掀起涟漪,几尾游鱼立马散开。

韩伯当爽朗一笑,坐在船头,手里提着一坛北地烧酒。

“我知道你不想再见到应龙卫叛乱那样的事情,只是祸起萧墙的事情我也不愿意看见。江湖之事,归他应天府管,你身为稷下学宫祭酒就不要太过操心了。自古以来,还没有江湖乱了朝堂的事情发生过。”

“这话,也是他教你说的?”吴仲卿反问道,韩伯当沉默,自然是默认了。

“倘如奉天真能太平十载,吴某在稷下学宫终日里做修纂书物之事岂不乐哉?只是这朝堂不令人安心,江湖亦同这湖面,浮上来争夺饵食的终归少数,水底下大鱼吃小鱼才是本性。”吴仲卿继续说道,他的双目明澈,望着湖面像是能一眼看透到底。

二人在这湖面之上,说那江湖。

PS: 四千字大章奉上! 第一卷(引子)至此完结,李牧童到今天才算入了江湖。到底江湖如何,且看后文。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三十三章 江湖里说江湖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