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唐的心脏所在。
而近几日长安却是有些急躁。谁都没想到短短数日,整个北方尽数落到了朱琪的手中:河南、山西、江苏、浙江四省总督归顺朱琪,山东、河北二省总督被杀,一切都太过突然,而如今在长安城外固守的由陕甘和四川十五万兵马似乎并没有派上大的用场,上一任神威大将军李苍龙的妙计也没有用上,原来朱琪在一开始就不准备打长安。
打仗时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长安因为消息的闭塞错失了先机,而如今据传来的消息朱琪拥兵五十万,如此多的人马控制北方简直轻而易举,甚至于两湖和安徽也处于危险之中,而如今虽然长安依旧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距离洛阳如此之近,谁都不会料到朱琪什么时候便会打过来,这对于求天问道、渴望长生不老的皇帝来说自是不能够放心的。
在短短几日,虽然皇帝的表面还算镇定,但是心里边已有了迁都的念头,而这个想法一起就再也停不下来。而迁都自是需要理由,关中如今还是最安全的地方,如果皇帝这个时候走了,那么仗也不用打了,直接就是朱琪单方面的屠杀。
两难。
突然的变故让这位安稳做了十几年天子的皇帝慌了神,本来准备对蒙家做些敲打的念头也放下了,如今自己的人身安全全靠蒙田守护了,即使蒙家曾有欺君的行为,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就不予追究了,有蒙田在才能让自己感到稍许的心安。
靳延经过几日的修养已能够独立自己的起居生活,期间皇帝曾召见他一次,嘱咐他好生养伤,待到痊愈后另有重用,而之前靳延身为洛阳通判,如今也算是入朝为官,必有些许的升迁,最起码也能混的一个六部侍郎之位,也不算辱没了他的才气。
而这些如今对于靳延来说都如同浮云一般,此刻长安消息闭塞,两广通向关内的地方也已经被朱琪打下,基本全靠由四川折返过来的消息为主要渠道和来源,在时效性上自然差了许多,所以靳延目前知道的很是有限,但是他相信朱琪的手段,既然已经出手,自然是雷霆万钧。
皇帝已经将消息将消息回传到了神魂、神力两军,但是他也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凛冬将至,大夏和突厥对大唐都是虎视眈眈,神魂和神力两军即使兵强马壮、战力一流,但是此番却是脱不开身,王鹏和王博二人即使有心回来保卫长安,恐怕也是没有那个机会,他二人一走,大夏和突厥定不会错失机会,西域和北方危矣。
如今大唐是三面受敌,又以朱琪掀起的祸患最大,因为中原已落入他的手中,南方他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而以各省府兵的数量,无论如何也是挡不住朱琪的攻势的。
从洛阳事变到现在,皇帝感觉自己心力交瘁,这些日子竟是从来没有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让自己的精神前所未有的消沉,自登基到现在,自己从未感受过距离丢掉江山如此之近,并且感受到了浓浓的死亡的味道。即使这长安、这皇宫朱琪根本就攻不下来,但是他还是有着浓浓的不安。
一个效忠了自己几十年的人竟是要颠覆江山的源头,这让皇帝在感到愤怒的同时也有一丝的颓败,朱琪终究是赢了,而且如今他还占据了主动,即使他手下没有强兵良将,但他依然是赢了,大唐已经是不完整的大唐,自己虽身为天子,却已丢掉了祖宗流传下来的大半江山,皇帝从未感觉到如此的无力,这个国家已经在逐渐的脱离自己的掌控,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丢掉洛阳,大唐失去了通令天下的门户,也丢掉了帝国的一个首都;中原陷落,大唐丢掉了最稳固的粮仓和人口;江南反叛,经济支撑悍然崩塌。剩下的南方各省相比沦陷地区皆较为积弱,如今的朝廷一夜之间变成了无钱缺粮的穷苦人家,又如何能在和朱琪的交锋中夺回天下呢?
皇帝的精神终究是有些支撑不住了,即使汪宠已经在外将关中打造成了一片铁桶,但是皇帝陛下的心依然是不再相信任何所谓的安全了。
他决定前往皇陵祭拜一下列祖列宗,并静心守灵几日,已让自己得到稍许的自由和宽慰。
于是乎,皇帝便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前往皇陵而去,跟随他同去的是禁军大统领蒙田和一万保卫皇帝的禁军。
在祭拜完大唐历代皇帝之后,皇帝在自己父亲文帝的陵前和祖父惠帝李祁的陵前各守灵一日,便到了先祖李元的陵墓之外虔诚跪下,烧香朝拜,不再起来,仿佛是在向李元陈述自己的罪过,并请求先祖的原谅一般。
李元已经死了一百五十年有余,但是直到如今在当代皇帝的眼中依然依然还是神一样的存在,因为大唐的皇室从小就要被灌输李元的英明神武,李元这位先祖在李唐皇室的心目中早已成神,影响力到现在还依然巨大。
养尊处优的皇帝在陵前跪的已经是没有知觉了,即使膝下垫的有上好的软垫,但是依然阻挡不住那酸痛和麻木。信仰鬼神的皇帝如今固执的认为,大唐遭遇此等磨难,太祖皇帝英明神武,自是不会不管,只要自己诚心认错,并虔诚祈求太祖显灵,太祖绝对不会置之不理的。
于是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皇帝就这样咬牙坚持的跪着,竟跪到晕厥过去。然后在随从喂水喂药之后又继续执拗的跪着,这位大唐的天子此时已然已经将死人显灵当做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病急乱投医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一天、 两天、三天,没有丝毫的动静。
朝廷大臣催促的信件已经铺天盖地,但是皇帝丝毫不所动。
直到第七天,已经无数次晕厥过去的皇帝终于是达到了极限,知道让死人显灵是不切实际的,终于也准备放弃,而在他正准备起身之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声音来。
“你是第几代子孙?”
皇帝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