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夜前世的学生时期和大多数人一样,最喜欢的是放假,最讨厌的是开学。孩童时便失去双亲、有些早熟的他并不抵触上课,千夜知道,对没有任何资本的自己来说,俗语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绝不是一句空话。
不抵触不代表喜欢,不如说正好相反,千夜很是厌恶华国的“应试教育”,这种填鸭式教育的确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并为国家发掘出了众多的精英人物。但有人承受不了那异常繁重的学习压力,因此而自杀也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现实并不会伴随个人意向而改变,不想学也得学,当时的千夜还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这方面努力。直到后来二老也走了,为了养活自己,他只得踏上社会。那时候,他才发现,一份优秀的学历往往能够左右人的一生。
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是人来挑工作;杂牌毕业甚至没有学历的,就是工作来挑人了,有时候就连扫厕所的工作都很难抢到。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后者的,苦了数年时间,可能获得的报酬也远远不如前者一年的年薪多。
同龄人期盼的是有无限的时间用来玩乐,今世千夜希望的则是把握住生活中的每分钟。他之所以厌恶开学这段日子,是因为前世开学时,华国的学生们会迎来两重艰难的试炼——漫长的开学典礼以及能让人铭记在心的军训。
这两重试炼中,最为难熬的无疑是军训。开学时进行短期军训是华国各个高等学校(初中、高中与大学)的传统。为了逃避军训扯出一大堆理由的学生不计其数,幸运的是,学生们基本上也只要每年的九月,军训一次而已。
前世的千夜是他人眼里的“书呆子”,一直为了未来而奋斗的他因此忽视了锻炼,体质向来很差。军训时,三番两次地倒下已是常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临近中暑却又不是中暑,心口发闷,没有明确病症的话还是得继续。
今世,千夜有了一具好身体,军训却没了。不管是这个世界的日本还是前世的日本,都由于政治原因,名义上表示不会组建军队,国家安全问题交由“自卫队”(实际就是军队)处理。向军队学习的军训,也就自然不存在。
至于另一重试炼,开学典礼,即新学期开始的日子里隆重地举行的仪式。为学生搭起展现自我的舞台。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是总结上学期的成绩,回顾上学期,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展开,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本应是这样的。
然而,在千夜前世的学习生涯中,他所遇见的每一学期的开学典礼都不是学生的舞台,说是开学典礼,主要内容却都只是领导讲话。丢下一句“我简短地说两句”,却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犹如催眠曲一般地让人感到困倦。
困是困了,上面在说话,也不能真的睡着,只能坐在那里发呆。更“可恶”的是,华国人多,极少有学校具备条件将全校师生容纳于一个房间里,于是,很多时候,学生们只能坐在小板凳上,在烈日下煎熬地等待上数小时。
他不知道这种事情是不是会发生在前世华国的所有学校里,是不是因为自己入学的学校只是乡下的小地方,放到国家层面上没有名气才会如此。但是,比起能够锻炼身体的军训,千夜更嫌弃那纯属“浪费时间”的开学典礼。
日本的开学典礼和华国迥然相异,这亦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两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就有天壤之别。日本教育尽管主要也是“应试教育”,但是,虽同为“应试教育”,可“日本式应试”与“华国式应试”截然不同。
“日本式应试”更加灵活一些,数学科目内没有高等数学基本内容,相较华国来说简单不少。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华国教育是毋庸置疑的失败者(就如千夜的前世只背,不去了解),而普通的日本学生对此有着不错的了解。
考试方面,差得就更多了。日本的高校入学考试分两种,一种是中心考试。它是文部科学省(原文部省)下属机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出题的学科包括了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外国语等共六学科。
中心考试和自校考试各科目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等在于各大学的判断和决定(各大学看重点不同)。因每个学科包含若干个科目(如数学学科包含数学一、数学二、工业数理等七个科目),所以出题科目多达三十一个科目。
中心考试出题的科目虽然多,但参加多少学科、多少科目的中心考试,是让所有考生都参加还是限定了部分学部(系)、部分专业的志愿者参加,中心考试和自校考试各科目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等在于各大学的判断和决定。
简单点来说,参加科目和所占比重是由高校自行决定的。也就是说,报考理科系,可能不需要你参加过文科考试,或者这一类考试题目只占百分之十左右。这种应试与华国的高考应试(每科的占分太多)是完完全全不同的。
第二种考试方法则是个别考试,个别考试主要包括了个别的学力检查、小论文的测验和面试、职业高中,综合学科毕业生的选拔,特别选拔等几种。而很多学校是同时采用两种考试,进行两轮筛选,但考查内容十分的灵活。
举例某个人去报考律法学,在一般考试中的数学科目可能就不需要考立体几何了,化学可能不用去考,而通过一般考试后到想去的大学可能要经历专业人士的面试,然后给备考者看一段视频,写一篇关于某场庭辩的想法等。
至于华国高考,尽管文科和理科,不同科目考试的总分不同,可题目大体上都是一致的。比如文科的,也要知道相应阶段的理科知识。不可能说理科考十几分,可以上一个好的文科大学的(除非在文科上实在是过于厉害)。
日本教育和华国教育还有一个不得忽视的地方,日本学校虽然教学方面也有僵化的部分,但校园生活却十分丰富。一般学校八点上学,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放学后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者打工或者在校外和朋友一起玩。
华国学校,别的千夜不知道,但在他的前世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因为家里没人,住校生活的他凌晨五六点就要起床,上午七点左右前往教室早读,下午放学吃过饭后还有晚自习,夜里十点左右才能放学,一天有十一节课。
在日本,家政课,手工课都是实实在在的,千夜今世就体会到了许多。而华国却十分的缺少这方面教育。另外还有校园祭与修学旅行等活动,这些方面都是华国学校无法达成的,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灵活性的重要方面。
诚然,上辈子毕业后,他也听说过一些华国学校有着这类活动,可,那些不是常见的公立学校,而是一般人着实消受不起的私立学校。一年的学费都是数万打底,有的会到十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这才有资本举办那些活动。
华国的大多学校,像美术、音乐、体育之类的“杂课”,一般都会被语、数、物、理、化这类“主课”老师强行占据。一年到头,若没有领导下来检查之类的特殊状况发生,学生们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杂课”老师是男是女。
坐在礼堂的椅子上的千夜,看着前方不知名同学的背影,默默地在心中思索着。此时就是“水明艺术大学附属高中”,简称“水高”的开学典礼。这是他来到这个新的学校上学的第一天,两世为人的他却没有感到紧张拘束。
如名字中表述的,该高中的学生大体上都是为了进入“水明艺术大学”入学这里的。正因为是以“艺术”为主的大学,所以,在这座学校里,美术科学生的地位才隐隐约约排在普通科之上(普通科的学生十分憧憬美术科)。
和转学到美术科的椎名真白不一样,千夜转学的是普通科二年级,并且和神田空太在一个班。他如果愿意,想要进入美术科也就是一场考试的事情,绘画精通不是说说而已。可是美术科学习方面固然轻松,却不是他想要的。
现在,少女就坐在美术科的那块区域。即便是在穿着同样制服的人群中,外表秀丽的她依旧那么的显眼。除此之外,水高除了普通科的学生外,剩下的美术科和艺术科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人,新转入的椎名就像熊猫般稀罕。
在千夜的最初计划里,本来,离开原来的高中后,他就不打算上学了,特意买好房子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若非是母亲妙子的强烈要求,他不会转学到水高。和其他学生不同,他纯属是在地图上发现附近有学校,于是就来了。
“……下面有请学生代表说话……”台上作为司仪的男生以清脆的声音说道。千夜提起了精神,他厌恶的是华国开学典礼的“领导讲话”,像这类除了少数几位老师外几乎完全由学生准备、操作的活动,倒是觉得有些新奇。
“学生会吗?”这次典礼的主导者是水高的学生会,千夜对前世华国网络传说中的日本学生会很感兴趣,过去因许多事情在学校里他从未担任过任何职位,若没有“真白担当”这个工作,他倒是很乐意试一试学生会怎么样。
可如果椎名没回日本,在真有人邀请他加入学生会的情况下,千夜想也不想必定会直接拒绝。感兴趣不假,他乐意担当的却不是学生会的普通成员,而是学生会长。内心是个成年人的千夜,可不愿位于一群“小孩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