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有一种名为孔石的矿石,质地好似木头,表面呈多孔结构,有吸收气味淡化杂质的功效,多用来被制成容器。国殿将其打造成箱子,存放刚刚采摘下来的葛,可以防止麋群嗅到它们的气味。
在回来的路上,兰陵又向郭竹讨教了很多关于葛的问题。原来这种植物随着采摘下来的时间越久,上瘾的功效越弱。所以会经过晒干处理并磨成粉状后,添加进迷麋兽的食物中,使其日积月累地慢慢上瘾,这样才能保证国族麋场的兽群平日状态慵懒,却可以在闻到新鲜的葛时兽性大发。
至于种植葛的庄家,离着曜石城约有三十多里路程。采摘后直接在那里晾晒处理,然后在用特殊的箱子装载,运送到城外一处集散地。驻守在集散地的士兵简单检查后,再将葛定时定量地运到国族麋场。
这种特殊的箱子,由孔石所制,也是石国独有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矿石。它质地好似木头,表面呈多孔结构,有吸收气味淡化杂质的功效,用在打造成箱子存放葛,刚好可以防止麋群嗅到气味。
想起贡献之地里麋群对葛的疯狂,兰陵便想出了一技妙招。从郭竹口中了解这些后,便更加决策此技可行,只不过要铤而走险偷走几箱葛。
他要偷的可不是集散地的葛,而是三十里外庄稼地的葛。
按照这里的时间计算,普通人往返需要六个小时,就算腿力快点的练武之人也至少四个小时。但兰陵借助本主大人的这具超凡身体,可以很好地解决时间问题。
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流程后,兰陵便安顿郭竹独自回城去取一些东西回来。
郭竹重复这兰陵的嘱咐,绳子、大布袋、香料……
“你要这些做什么?”
“你照做就是了,别忘了去找你那位在角门值守的米叔伯,记住我刚在的话了?”
郭竹点点头,虽然心中全是疑问,可还是照办去了。
孩子们先被安顿在城外的猎户家中,都是些郭竹熟悉且信得过的人家。兰陵并没有将自己的计划告诉郭竹,因为在段时间内往返三十里外的庄稼,还要推着车拉回几箱新采摘的葛,说出来她也不会相信,只会觉得这个计划不靠谱。
可对于兰陵来说,一切进展的极为顺利。
顺利得到了几箱葛,兰陵还得找一块适合他展示妙招的场所。
曜石城四面多林地,距离国族麋场最近的角门处也不例外,且这处角门平日只是运送一些国殿所需物资,所以人烟稀少,是兰陵实施计划的绝佳之地。
就这样,兰陵将偷来的葛卸在角门不远的一处林地中,然后挑选了林地与护城河之间的一片灌木地带,随后便穿梭其中做着特殊准备。这里灌木密集且棵棵都有一人多高,很好地掩饰着他的行动。
一切就绪后,天色早已暗了下去。郭竹此时也拿着物资,带着孩子们回来,随兰陵在林中隐秘处躲藏起来。
见兰陵将耳朵贴在地上,郭竹好奇问道,“你在听什么,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兰陵并没有起身,而是回道,“等待。”
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城内没有任何动静,兰陵便开始有些焦躁,担心自己这办法不会不成吧,毕竟偷来的葛并不多。好在突如其来的一阵风帮了他的大忙,又等不到半刻时间,此起披伏的蹄声便从城墙那边传了出来,兰陵兴奋起身,叫道,“成了!”
“什么成了?”郭竹问道。
她话音刚落,就见远处大批麋兽冲破角门,跨过那片被布置的灌木地带,奔着林中狂啸而来。千余头麋兽奔腾而至的恢弘之势让兰都有些惊惧。护成河中的寐兽甚至都跟着起了变化,水中明显亮起蓝色的光斑,水势一度淹没了石桥。
好在兰陵将孩子们藏的很好,没有受到冲撞。
此时望去那片麋兽经过的灌木地,几乎已全被踏平。
计划如兰陵所愿进行着,接下来,还是等待。
许久过去,大批麋群已进入林地,只剩不几头落在最后。兰陵眼疾手快,扔出了绳圈,套住其中几头麋兽的兽角,然后迅速拉紧绳扣,将绳子另一头固定在就近树上。
麋兽用力挣扎,很难制服,兰陵则又将装有浓郁香料的布袋罩在它们的口鼻处,才终于令它们安静下来。
此时角门已有大批士兵涌出,还有闻声而来的百姓陆续聚集。
兰陵一刻也不能再耽搁,赶忙将几个大布袋子分别系在被制服的麋兽腹下,然后与郭竹配合着将孩子们一一抱进去。麋兽那又长又厚的毛发正好可将布袋遮盖住,加上这刚刚好的夜色,看不出任何破绽。
做完这些,角门外的城墙边上已是一片慌乱。当人们举着火把追随麋群奔逃的痕迹走至灌木地带时,在场所有人,无论是兵卒还是百姓,无不惊愕的,纷纷跪地颂拜起来,“兽神在上,护佑石国,兽神在上,护佑石国.....”
没想到那里竟赫然出现了四个大字,‘所好乃麋’。
这几个大字在麋群奔袭过后仿佛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所有人视线中,引得众人惊呼。
“这是怎么回事?!”郭竹看到眼前的一幕也是万分惊讶。
“你先别管,快去找你那位值守在角门的米叔伯过来。”
郭竹应声而去。
角门处人群越聚越多,城内百姓闻讯都赶过来看着天降的神迹,然后不约而同开始跪拜,口中大呼,“兽神保佑……兽神保佑……”
原本出来追赶麋兽的兵卒也跟着跪拜起来,直至看似将领模样的,挤出几个领头将领,大声呼喊着,“守城士兵,快入林寻麋!”
士兵们一批批冲入林中,郭竹则悄悄领来一人,便是米叔伯。
三三五五的,有士兵驱赶着零星麋兽回来,米叔伯趁乱混入其中,牵着几头兰陵交与他的麋兽,回了城。
事态平息的时候,天空已是一片漆黑。
士兵们不敢潜入林地太深,折腾了一圈也就寻回了百余头麋兽,兰陵和郭竹也随着大批人群一起回了城。辗转到家中的时候,郭竹的大爹正在屋内踱步,焦急地等着他们。
见到兰陵,老者开心笑道,“年轻人,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哈哈哈....”
兰陵没好气地说,“老头,你也没让我失望呀。”
郭竹急忙解释道,“大爹他,也是没有办法,为了救孩子们....”
老者依旧笑容和善,并不在意兰陵的嘲讽,说道,“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们呢?”
“都好的很,这些日子都去其他亲朋那里躲躲,过些时日就举家都搬去别的城市,这里……”
老人语气低沉。
兰陵知他们不易,也不在为难。这才走到桌边坐下,不紧不慢地喝着水。老者也坐下,不慌不忙地看着他,等他讲讲究竟是如何实现这般神技的。
那‘所好乃麋’四个字,不过是兰陵事先在灌木带用大石挖出的痕迹。再轻轻铺上枝草恢复原貌。待麋群经过,狂奔恢弘之力必然将灌木草植踩塌溃陷,字迹自然便会显现出来。
如此宏大的麋群奔袭入林,四个大字又仿若从天而降,城内民众必定认为是神迹召唤。
至于如何诱引麋群奔逃出来,兰陵只说自己偷了集散地的葛,只想冒险一试,却没想真的成功了。
虽然有些漏洞,但老者并没有追问,只是闻言大笑道,“年轻人,你真乃奇人呀!此法也真是妙的很!既救了那些可怜的孩子,又让这城内百姓认为童女贡献触怒了神兽以至召麋入林。以此四字用来告诫,怕是法师再也找不出理由蛊惑国主了。老朽,代表这石国城内所有的孩子,谢谢恩公了!”
说这,老者起身就要拜,兰陵急忙搀扶道,“别别别,老人家,使不得,使不得。”
郭竹帮着将老者扶起,老者依旧说,“恩公此恩,老朽必须要报。老者家贫,财物什么的无以馈赠,但只要是老朽这副老骨头还能做到的,恩公但说便是。”
兰陵也不是那客气的人,想来想去,还真有一事说不定可以请教。
兰陵从腰间拿出在夔兽体内获得的两颗玻璃珠子,说道,“那就请老人家帮忙看看这两颗珠子吧,就当报恩了。”
老者接过,趁着微弱的灯光仔细端看。
兰陵不禁皱了皱眉,白天的时候那珠子内还有些许杂质,看着不算高档。但此刻,那珠子依然晶莹剔透,不带丝毫杂质。
片刻,老者也皱起白眉,惊问道,“此物从何得来?!”
“家中祖传,老人家可是识得?”
“祖传?!”老人似有怀疑,继续道,“你这珠子,很像....那琅石。”
兰陵闻言震惊道,“琅石?!那不是石国的震国之宝吗?!”
一旁的郭竹也有些不可思议。
老者道,“传说那琅石,甚邪,能吸血气,隐现赤光。质地光滑如水,清透无杂,公子这颗实在很像,只是.....光泽有些不同,老朽也不敢断言。”
兰陵一听,反而好奇道,“不是说当今石国,只有一颗琅石吗?老人家可是见过?”
老者笑道,“国主那颗,由尚泉法师护佑,无人见过。老者家祖口口相传着一些曜山杂谈,关于那琅石的,老朽也只知道这些了。”
说着,老者将两个珠子递还给兰陵。
兰陵接过后说道,“既然如此,我这两颗到底是什么也不得而知了。没关系,毕竟是家中祖传之物,无论贵重与否,在下也应好生保管。”
他虽这么说,他心里却有了答案。
看兰陵似已消气,老者捋须又道,“对了,恩公,昨日有人送来一张兑布院的皮卷,不知.....”
还没等老者说完,兰陵便急着说道,“对对,是我的,是我的,在哪呢?”
老者取出后交给兰陵。
兰陵打开看到上面赫然写着:兑布卷,兑布一百,见卷可取。落款是‘曜石兑院’。
兰陵兴奋道,“太好了竹儿,咱们以后不至于饿肚子了!”
“竹儿?”老者看向郭竹。
郭竹红着脸,支支吾吾道,“是....是兰....兰哥哥,给我起的新名字,叫郭竹。大爹,我.....”
兰陵自知口误,想要解释,没想老者却异常开明笑道,“恩,郭竹,竹儿。不错,既是恩公赐名,那就收着吧。”
郭竹看她大爹没有生气,才放下心来。
兰陵更是喜不自胜,道,“太好了,明天哥们就请你吃好的。”
他语无伦次,又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不过郭竹和她大爹似也习以为常了。
折腾了一整天,营救之举又耗费了大量灵力,兰陵已是身心俱疲。可回屋休息的时候,回忆起自己今日的疯狂举动和救人的壮举,他还是有些激动。
突然,他掌心发热,隐石闪烁不止。
“云、木在与你‘通念’。”
本主【兰陵】此时醒来,念道,“隐、合、聚。”
三字落地,一股强大吸力将兰陵从这躯体抽离,好似灵魂出窍。
再睁眼的时候,兰陵发现自己坐在了一片静湖水波之上,云雾缭绕,详宁异常。
他感觉到,这好像并不是自己真正的血肉,或许只是那念力聚成的幻影虚魂。置身这里,心变得安静,低头看去,倒影若隐若现,熟悉又陌生。兰陵忍不住伸手去碰触那湖影镜像,指尖刚一轻点,瞬间波光骤起,气流拂面冲击。凡云和木蔷薇,瞬间出现在眼前。
不,或许只是他二人的影像,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