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陶灼华。快请进。”对方侧过身,做了个邀请色只是。
这是个七间屋子的四合院,院子中间搭了一个葡萄架子,还有个石桌子做的棋盘,院子里面的盆栽更多,为灰黄色调的老院子增添了不少绿意。院子很干净,在这沙尘暴的天里,青石地面上灰尘竟然很少,看来这里的主人是个爱干净的。
“咱们院子的房东是位老师,白天得去上课。我其实也是这里的租户,北面的三间正房是许老自己在住,西厢我自己租了。可以出租的是东厢的两间房子。”
“我能进去看看吗?”
闻青将行李箱放在石桌旁边,这个地自己挺满意的,幽静雅致。
“可以的。”说着陶灼华走在前头,将东厢的房门打开,一明一暗的布局,进了门是个小客厅,内面是卧室。
虽然是砖木结构的房子,但明显经过了改装,设施齐全,卧室内还隔了个独立的卫生间。
内部的家具有些年头了,桌子上泛着明亮的蜡色。
卧室里仅有一个老式衣柜,一套书桌,收拾的很干净整洁,看得出来主人家经常的在打扫。
“真不错,就是这了。陶小姐我就租这两间。”转过头对陶灼华说道,闻青十分满意这个地,十分适合自己读书写作。
“押一付三,每月租金一千八。”
“成,我今天就能住进来吧?”
闻青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行李,这个价格能租到这样设施齐全又幽静地段还好的四合院,真算得上不错。
“可以,但是我先跟你说一下,租这里的房子必须遵守三条规矩。第一,讲卫生,必须每天打扫房间和院子;第二,不许喧闹,许老师喜欢安静;第三,不许带乱七八糟的人回家。如果做不到,或者没有遵守,我们有权将你赶出去。这三条会写进合同里面。”陶灼华一脸正经的说着。
“没问题,租这里就是因为这里安静。”
陶灼华倒是差异的看了看闻青,这么大年纪的年轻小伙子,正式闹腾的时候,喜欢安静还一个人出来租房子的可真不多见。
“这里能做饭吗?”有做饭环境的话闻青还是更倾向于自己做,比起外面重油重味精又不健康的饮食,自己做的更合胃口更安全。
“可以,靠左边的屋子是公用的厨房,材料什么的你也可以用。”
签了合同,拿了钥匙,闻青便将行李箱往房间里一扔,准备出门大采购。自己可是仅带了换洗衣物,其他的通通没有。
下午六点,闻青将房间收拾好,陶灼华已经出了门,闻青给自己做了晚饭就在房间里看书。
听到外面有开门的声音,闻青走到门口。
一个看起来六十来岁,穿着中山装,带着金丝眼镜,身材瘦削但腰杆挺得很直的老者推着小电动进来。闻青知道,这个应该就是房子的主人许老师。
“许老师,您好。我是新来的租户,我叫闻青。”
对方这么大年纪,闻青赶紧站起来打招呼。
“你好你好,我就是许思勉。灼华都跟我说了,小伙子别客气住进来就当自己家一样。”老人说话很和气,脸上带着笑容。“也别叫我许老师许老师的,生分,喊老许就行。”
“老爷子,这我可不敢呢。”
“都随你吧。”许思勉表现得很霍达,并不在乎这些,看着闻青手里拿着一本书,以为是附近的学生。“小闻是附近的学生呢?”
“还不是呢,这不下个月就是中戏考试嘛,过来复习备考的。”
“哟,还是位未来的大明星呢?”
“老爷子您可别这么说,你看我这长相,像是能当大明星的吗?”
许思勉也是呵呵一笑,感觉挺有意思的一小伙子。
“小闻南边哪里人呢?”
许思勉也不进屋,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望着闻青。
“南边口音都被您听出来啦?我还觉着我这京片子能唬住不少人呢。”
“口音我倒是没听出来,你这京片子说的挺溜的。但是你面部偏圆偏短,眼眶略低,鼻型短宽,鼻根低矮,很典型的苗瑶血统的长相。”许老爷子一副说道自己擅长的领域而略显小成就的神情。
“许老,您说得这么专业,该不会是研究人类学的吧。”
闻青看着这个年纪明显超过了六十的老爷子,听陶灼华的意思对方还是老师,那十有八九就是大学老师退休返聘的那种。
“没。我就一教历史的糟老头子。”说着看了看闻青手里的书,《戏文概论》,一本讲述宋元戏文的理论专著。
“哟,你这么年轻竟然看这种专讲宋元戏文的书呢?”
《戏文概论》算得上比较偏的一本书,光看名字可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对方竟然一口叫破,证明至少听人说过这方面事情。
闻青扬了扬手中的书,“老爷子您看过?”
“没,我家那口子喜欢这个,我就听她讲过。等她回来了可以介绍你们认识认识,她是个闲不住的,每次回了家都说无聊,说不准你们俩能聊得来。”
看对方一个人回家,主屋里也没见着人,闻青还以为许老爷子的老伴已经过世了,没想到还在,听这口气,关系应该也不差不像离婚的样子。
“老太太不在家呢?”
“闲不住,一大把年纪了还出去拍戏,哎。”许老爷子长叹一声,颇为无赖。
拍戏?闻青有些蒙圈,没想到随意租了个房子还能碰上半个同行,虽然同行不在家。更加有意思的是,还是一位闲不住的老太太,看许老爷子这语气神态,家里这位老太太应该还不是临时演员之类的,说得准就是圈内低调大神之一。
“许老您还不是一样的,像您这个年纪的大爷大妈们不都是含饴弄孙,再跳个广场舞啥的,可您这边?还在为咱们华国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呢。”
闻青算是知道了,徐老爷子老口子,全都是闲不住的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哈哈哈,我这是一个人待不住啊。孩子们都出国了,也不用我帮着带孩子,老伴吧也是三天两头不着家,我这个留守老人也不喜欢凑热闹。所以嘛,老头子我也就只好继续老本行了。”
闻青就这么在四合院住了下来,平时看书创作,偶尔喝徐老爷子喝茶聊天。没想到徐老爷子天天骑个小电驴上下班,一副貌不惊人的样子,竟然是燕大的历史系教授。而偶然间在对方房间里看到了和老伴的合照,老太太闻青也认识,华国上下估计十几人人口有十亿都认识,著名的老戏骨田芳女士。
许老爷子之所以住在四合院一方面是因为离学校近,骑个电瓶车几分钟就到了。另一方面,也是老爷子一个人实在太无聊了,偶尔能和四合院周边的老头老太们唠唠嗑下下棋。闹市区的话,每家每户回了家就是大门紧闭,楼上楼下两家租户可能住了好几年都不认识,过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
而陶灼华之所以在这,确实因为其是许老爷子新带的博士生。新晋学霸一枚,闻青除了租房子的那天和对方说了几句话,其余时候都是看见对方早出晚归行色匆匆的。
闻青除了去拜访了几位人艺的前辈外就几乎全天宅在四合院里了。也联系过吴刚,可惜对方又是忙着出专辑又是备战央视的星光节目,忙得脚不沾地,闻青也就没有去打扰。
咱们的小可爱吴彤童鞋,则是在一家寄宿幼儿园,可怜的小姑娘从幼儿园就开始寄宿了,还好很懂事不哭不闹,闻青带她去游乐园玩了一天开心的小姑娘一整天脸上都带着笑。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有韵致的过着,十二月一日很快便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