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十章

港城在哪里

陈河图想过写书,毕竟他看过许多经典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而那些作品现在都还没有问世。可是当陈河图坐下来想要动笔时是,他发现自己有些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他只是看过一遍电影,看过一遍书。根本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要说让他大概叙述一下。他还是能做到,可是要把这些脑子里大概的印象转换成一个个灵活的文字,陈河图坐在位置上很久,自问他没有那个文学功底。

否则上一世他早就去当作家了。

只能是无奈的叹口气,把笔扔掉。

写书失败,做一个作家,顺便赚取稿费的愿望瞬间落空。

陈河图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与之相近的写歌。虽然没有对文章过目不忘的本事,可是歌词陈河图还是能记清楚的。

陈河图不怎么喜欢听歌,脑袋里的词曲并不多,尤其是符合这个时代风格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左挑右捡之下,绞尽脑汁,陈河图终于还是写出了几首在这个时代能算得上流行的歌词。

但是现在在内陆,文化生活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人们对于文化价值的认识很有限,这也导致了歌词这种不是堂皇正道的东西,很是廉价。

因为在现在,歌词既不是诗文,更不是小说散文之类的,能创造出巨大影响力,可以堂而皇之登上人民日报的东西。

一首好的歌词能卖出两百块就已经是天价了,更别说卖出后世几万几十万的价钱,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在现在,想要卖歌,只能投到港城的娱乐公司,才能卖出一个高价。现在港城依旧还在英国人的手里,资本主义的气息糜烂,娱乐产品在那里有广阔的市场。

可是似乎天要绝陈河图之路。

陈河图仔细考虑了一下,现在港城还属于外国地区,与内陆的通信非常不便。如果他想要把写的这些歌词邮寄到港城的唱片公司或者杂志社。

首先就需要一笔不小的邮资,陈河图去邮局问过,现在要把一封信从山省邮寄到港城大概需要一百块人民币。

陈河图不禁头痛,说到底还是现在的交通等配套设施都不发达。若是换到后世,把一封信邮寄到美国也用不了那么多钱。

一百块人民币,对现在的陈河图不是个小数目。

借了很多人,陈河图只借到了十几块。对此,也并不出乎意料。毕竟现在消费水平很低,大部分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最多也就二十多块,这还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

陈河图一个月只有十几块。

不过这个问题也好解决,陈河图昨天晚上从家里小心翼翼的偷出了一百块钱来。

想起昨晚陈河图不禁好笑,这大概是最失败的重生者,竟然还需要从家里偷钱。偷的时候还心惊胆战,生怕被陈爸陈妈发现。

拿钱的时候,陈河图都为自己捏了把冷汗,跟偷银行一样紧张。

相对于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没这么好解决了,只能是听天由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说的这句话,正是陈河图要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这是一个难题。

对于自己抄袭借鉴的作品的品质,陈河图是有信心的。但是陈河图知道一条规则,在任何圈子里都适用的一条规则。

就算是东西再好,也需要有大人物来捧,才能成功。

一首歌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手里出来和从一个早已大名鼎鼎的词曲家手里出来的效果根本不可相提并论。

如果顺利,这些歌词,从他的手里出来,假若没有伯乐,那可能就只是会被划归到几千元的档次。但如果从一个大名鼎鼎,在歌圈内享有盛名的词曲人手里出来,价值会成倍的往上翻。

这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港城的歌圈发达无比,好的歌词比比皆是。他一个内地人,在港城完全没有任何的歌圈关系,没有跟脚,投出去的歌词就像是沉入大海的石头。

只有源头,没有落处。

尽管这颗石头,是一块宝石,但依然改变不了一个前提,在没有伯乐的情况下,这也只是一颗石头而已。

而且这颗石头还是来自于,港城人眼中落后的内地。

更有可能被无尽大海所淹没,沉没,翻不起一颗浪花。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发现了这颗宝石,而且是一颗来自于内地的宝石。

那么贪心将起,会有人将之据为己有。而他陈河图只能是静等那人良心发现,并没有任何办法。

不像作家圈子,歌圈从来都是带有阴暗面的一个圈子,这种无名小卒的作品被人强行占有的事情,在后世不多见,但也不少见。

陈河图就听过,一个大名鼎鼎的作词人,抄袭了一个无名小子投上来的稿子。但是那个被抄袭的人并没有任何办法。

去法院告?支付不起律师费诉讼费啊。去协会投诉?人家并没有全文照抄,也没人能证明这是你的首创。而且人家就是协会副会长,你告个屁啊。

最后只能私下里接受一笔随意的抚慰金,不了了之。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陈河图轻叹一声,深刻理解了这句语文课堂上教过的名句。

“也罢,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试一试吧,说不定我运气爆棚,直接遇到了伯乐,碰不上这些狗血事。”

陈河图暂时是没什么好办法来搞钱了,尽管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会遭受上述事情,但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也足够让陈河图去试一试。

百分之五十的胜率,够大了。

陈河图迈步,直接前往学校的邮件收发室。

邮件收发室,位于学校唯一的一座办公小楼内。

旁边的绿树苍翠而劲道,让人一看就有一种古旧意境。

这座小楼有很多个年头了,据说建国之前就在这里了,原先是一个大资本家的房子。后来建国后,被改造成了学校办公楼。在其周围又盖起了几座楼,就有了闻城中学。

带着一些西洋风格,那时候的大资本家都喜欢这种房子。可惜,现在物消人散,这栋西洋风格的小楼已经成为了闻城中学的一道风景线。

在收发室老大爷诧异的眼光中,陈河图走了出去。

只留下老大爷在发呆,“港城?”干了这么多年,他还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在邮件簿子上也查不到,看着陈河图给他的一百块邮费,“这地方得有多远啊。”

老大爷惊奇,只能是明天去市里邮局交件的时候,问问小王了。他是个年轻人,见识多,应该知道怎么寄信到港城这个地方。

尽人事,听天命。

走出收发室,陈河图脚步轻快。

上课这种事,上辈子早都上够了,可有可无。

闲来无事,陈河图想好好地参观一下这幢大资本家的豪宅。这辈子再看到这栋小楼,陈河图的心境不一样了,他想好好看看上辈子一眼都不在意的小楼。

豪宅的气息早已不可见,当初的沙发,钢琴,名人字画,古董家具,早都被政府收缴了。

留给闻城中学的只是一个空壳子,不过西洋建筑的风格在外部还是很明显的,这是那时候在中国资本界非常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过去了这么多年,在房子内部,这种风格,也还能看出一点。但仅仅是一点而已。好好地房子,早已被改的面目全非,划出了一件件格子办公室。

这也是当初的要求,不能把资本的坏东西留下来,要完全清除资本主义蛀虫文化。。

墙上的漆都涂上了正统的红色或者军绿色。

突然在经过一间办公室时,陈河图听见有人在里面大声吵,声音很大。

“主任这可是三万块钱啊。”一个男声惊诧道,声音很大,显示出了其惊异,“不是个小数目,真的不能批啊。”

“你小声点。”另一声男声,语气很严厉,喝道。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十章 港城在哪里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