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六章

陆璃澈摇身一变

陆璃澈没有立刻答应严景明的复合请求,而是提出“观察期”,转身接管了严景明公司的核心项目——恰好是黎莎曼之前试图插手却搞砸的那个。她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精准的商业判断,不仅挽回了项目损失,还拉来了国际投资,让公司市值暴涨。

黎莎曼被赶出沈家后,试图靠之前攒下的资源东山再起,却发现陆璃澈早已暗中布局:她曾合作过的私家侦探、摄影师,都被陆璃澈用证据“敲打”过,没人敢再帮她;她面试的几家公司,老板要么是陆璃澈的朋友,要么受过陆璃澈的恩惠,连面试机会都不给她。

最让黎莎曼崩溃的是,她偶然在商场撞见陆璃澈——对方穿着剪裁利落的西装,身边跟着专业团队,正和品牌方谈合作,举手投足间全是自信从容。而严景致明,安静地跟在一旁,手里提着陆璃澈的包,眼神里满是敬佩和温柔,再没有半分之前对黎莎曼的敷衍。

黎莎曼躲在柱子后,看着这一幕,才彻底明白:她抢来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爱”,只是陆璃澈暂时放手的、不稀罕的东西。而陆璃澈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婚姻,而是她自己。

凌晨两点的科创园依旧亮着零星灯火,陆璃澈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用户留存率曲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是她创办"数智方舟"的第五个年头,也是公司冲刺B轮融资的关键节点,而眼前这份刚出炉的运营报告,像块巨石压在了所有人心头。

七年前,陆璃澈还是互联网大厂数据部的普通分析师。彼时她发现,中小商户想利用数据优化经营却屡屡碰壁——要么被复杂的算法门槛拦住,要么因高昂的服务费用却步。"要是能有一套轻量化的智能分析工具就好了",这个念头在她心里扎根发芽,成为后来创业的种子。但当她把辞职创业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得到的却是"女孩子找份稳定工作就好"的劝说,面试投资人时,也不止一次遭遇"你懂技术吗"的质疑。

2019年的春天,陆璃澈在不足二十平米的出租屋里正式启动项目。启动资金是她攒下的十万积蓄,团队最初只有三个人,技术攻坚全靠熬夜啃代码,跑客户时踩着高跟鞋一天转八个商圈。有次为了赶在竞品前推出测试版,她带着团队在办公室打地铺,连续四十小时连轴转,直到系统成功上线的那一刻,几个人累得直接趴在键盘上睡着了。

真正的危机出现在创业第二年。核心技术骨干被竞争对手挖走,同时遭遇数据接口断供,公司濒临停摆。陆璃澈拿着仅存的资金,挨个拜访行业前辈寻求帮助,在第七次碰壁后,终于打动了一位退休的大数据专家。对方不仅提供了技术指导,还帮她对接了新的接口资源。那段日子,她白天跑市场稳客户,晚上和技术团队攻关,瘦了整整十斤,却在团队面前始终保持着乐观:"再难的坎,跨过去就是风景"。这次危机也让她意识到,技术壁垒和人才梯队同样重要,此后她在研发投入上从不吝啬,还建立了内部培养机制。

随着市场逐渐打开,质疑声慢慢变成了认可,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2022年,行业涌入大批竞争者,其中一家老牌企业发起价格战,试图挤压"数智方舟"的生存空间。陆璃澈没有跟风降价,而是带领团队深耕垂直领域,针对餐饮、零售等不同行业开发定制化模块。她带队泡在商户店里,记录从客流高峰到库存周转的每个细节,最终推出的"动态补货预测系统",让合作商户的库存成本平均降低了18%,用差异化优势稳住了市场份额。

如今的"数智方舟"已服务超过三千家中小商户,团队扩展到八十多人,办公区从出租屋搬到了科创园的独立楼层。融资谈判桌上,陆璃澈从容地展示着公司的增长数据和技术专利,曾经质疑她的投资人,此刻正认真倾听她的发展规划。当被问及女性创业的优势时,她笑着说:

……

"或许是更擅长捕捉用户的隐性需求,也更能在团队中凝聚共识"。

晨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办公室时,陆璃澈终于关掉了电脑。窗外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她想起刚创业时仰望科创园灯火的日子,那时的她或许不曾想到,自己也能成为点亮他人的一束光。手机传来消息提示,是团队成员发来的优化方案,末尾加了句:"陆总,我们能行!"

陆璃澈拿起咖啡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逐渐苏醒的城市。她知道,创业这条路永远没有终点,就像数据浪潮永远在向前奔涌。但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反复证明自己的创业者,而是能带领团队穿越风浪的掌舵人,在数字经济的蓝海中正续写着属于她的成长故事。

事业一次又一次的遭遇瓶颈,让陆璃澈唏嘘不已,但是好在她没放弃,她说道:“让我们一起加油”!逆风也在飞翔啊。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六章 陆璃澈摇身一变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