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茶暖一生,岁月无终
苏州的冬至,落了场轻雪。杨泽东的“桐泽茶馆”里,暖炉烧得正旺,铜壶里煮着老白茶,茶汤琥珀色的光晕漫过桌面,落在满室的烟火气里——二十岁的杨念桐正帮着整理账本,她继承了李语桐的沉稳,眉眼间却多了几分许雨的利落;十岁的杨思文趴在桌边,手里拿着毛笔,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福”字,偶尔抬头问向杨:“向叔叔,这个‘福’字要倒着贴才对吗?”
向杨笑着点头,伸手帮他扶正毛笔:“对,倒着贴就是‘福到’,咱们家的福气啊,早就到了。”他头发已有些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书店和茶馆隔街相望,每天都会过来帮忙,像是这个家永远的守护者。
许雨刚从警局回来,身上还带着雪的寒气,一进门就被杨思文扑进怀里:“妈妈!你看我写的福字!”她笑着接过纸,顺手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目光转向杨泽东——他正坐在暖炉边,翻看着一本旧相册,里面夹着从加纳带回来的照片,还有李语桐当年绣的平安符。
“在看什么?”许雨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指尖轻轻拂过相册里李语桐的笑脸。这么多年过去,提起李语桐,两人心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痛,只剩下温柔的怀念。
“看念桐小时候在部落的照片,”杨泽东指着一张照片,眼里满是笑意,“那时候她才七岁,非要跟着卡姆去挖红薯,结果弄得满身泥,还哭着说红薯比苏州的糖粥甜。”
杨念桐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爸,你怎么总提我小时候的糗事?”她放下账本,走过来挨着许雨坐下,“对了,长老爷爷昨天发视频,说部落的玉米又丰收了,还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去加纳,他给思文留了好多烤玉米。”
“等放寒假就去,”许雨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正好思文放寒假,也让他再去看看部落的星星,比苏州的亮多了。”
杨思文立刻兴奋地跳起来:“太好了!我还要跟部落的小朋友踢足球,上次他们还说我踢得好呢!”
正说着,门口传来敲门声,是许雨的儿子杨思文的班主任,也是他们的老熟人——当年许雨在南京工作时认识的同事,后来也定居苏州。“杨老板,许局,我来送点冬至的饺子,我爱人刚包的,你们尝尝。”
杨泽东连忙起身迎客,接过饺子,笑着说:“快坐,刚煮好的老白茶,暖和暖和。”
茶馆里顿时更热闹了,思文缠着老师看他写的福字,念桐帮着添茶,向杨则和老师聊起苏州的冬至习俗。许雨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安稳——这个家,从当年的风雨飘摇,到如今的暖意融融,走了这么多年,终于活成了所有人都期待的样子。
傍晚,送走老师,杨泽东开始准备晚饭。许雨帮着择菜,念桐带着思文在院子里堆雪人——院子里的旅人蕉依旧茂盛,只是比当年高了许多,枝桠上挂着思文去年挂的小灯笼,雪落在上面,像缀了层碎钻。
“爸,明天清明,我们去看看妈妈吧?”吃饭时,念桐忽然说。她口中的“妈妈”,指的是李语桐。这么多年,每年清明,他们都会去给李语桐扫墓,放上她最爱的桂花糕,跟她说说话。
杨泽东点点头,轻声说:“好,明天早上我们早点去,给你妈妈带她喜欢的白菊。”
许雨握着念桐的手,轻声说:“也跟你妈妈说说,思文这次考试拿了奖状,你也快毕业了,准备考苏州的公务员,以后就能常陪在我们身边了。”
念桐眼眶微微发热,点了点头。她知道,李语桐在天有灵,肯定会为她高兴的。
第二天清明,天气晴朗。一家人带着白菊和桂花糕,去了李语桐的墓地。杨泽东把桂花糕放在墓碑前,轻声说:“语桐,我们来看你了。念桐快毕业了,准备考公务员,思文也长大了,学习很好。我们都很好,你放心。”
许雨也蹲下身,轻声说:“语桐,谢谢你当年留下的这个家,我们会好好守护它,让念桐和思文都幸福。”
念桐和思文也对着墓碑鞠躬,思文轻声说:“妈妈,我会好好读书,以后保护爸爸、许妈妈和姐姐。”
离开墓地时,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念桐忽然说:“爸,许妈妈,我们去平江路走走吧,好久没去了。”
平江路的青石板路上,雪已经化了,偶尔有积水映着蓝天。路边的店铺都开着门,卖桂花糕的老字号前排着队,评弹艺人的琴声从茶馆里飘出来,温柔婉转。杨泽东牵着许雨的手,念桐牵着思文,慢慢走在巷子里,像无数个平凡的苏州家庭一样,享受着这份岁月静好。
“还记得我们刚到苏州时,念桐才三个月大,”杨泽东忽然说,“那时候住在临时租的房子里,我每天去菜场买菜,你在家照顾孩子,总担心以后的日子。”
许雨笑着点头:“怎么不记得?那时候你还说,等以后稳定了,要开个茶馆,名字就叫‘桐泽’,取你和语桐的名字。没想到,真的实现了。”
念桐看着父母相携的背影,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父母一路走来不容易,许妈妈用她的温柔和坚强,填补了这个家的空缺,也给了她和弟弟完整的爱。
回到茶馆,向杨已经在门口等他们了,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这是加纳部落寄来的,长老说给思文的礼物,还有给你们的咖啡豆。”
思文兴奋地拆开包裹,里面是部落的小朋友给他画的画,还有一个用木头做的小狮子——是卡姆亲手做的。杨泽东拿起咖啡豆,闻了闻,还是熟悉的香气,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加纳的日子。
“长老还说,等你们下次去,他要教思文打猎,教念桐辨认草药,”向杨笑着说,“部落现在越来越好,有中国的农业专家去帮忙,玉米产量更高了,还盖了新的学校。”
杨泽东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那段在加纳的岁月,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也给部落带去了希望。而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会一直延续下去。
晚上,思文睡着了,念桐在房间里准备公务员考试的资料,许雨在厨房收拾,杨泽东则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许雨走过来,坐在他身边,轻声说:“在想什么?”
“在想,这一辈子,能遇到你们,真好。”杨泽东握住她的手,语气里满是真诚,“从加纳的荒野,到苏州的茶馆,从失去到拥有,谢谢你一直陪着我,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许雨靠在他肩上,笑着说:“我们是一家人,不用说谢谢。以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一起看着念桐结婚生子,看着思文长大成人,看着这个茶馆一直开下去,看着我们的日子,一直这么幸福。”
月光落在两人身上,院子里的桂树虽已落叶,却透着勃勃生机,茶馆里的灯光暖融融的,映着窗纸上的剪影。杨泽东知道,故事不会结束,岁月还在继续——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无数个春夏秋冬,还会有无数个温暖的瞬间,而他会和许雨一起,守着这个家,守着这家茶馆,守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直到岁月尽头。
茶暖一生,岁月无终。这便是他们最好的结局,也是最温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