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16章

笨拙的示好

巴黎的雨带着塞纳河的潮气,打在玛黑区的石板路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杨泽东站在一家不起眼的二手书店门口,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夏语桐提过的书名,用她娟秀的字迹写着:“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初版,据说在巴黎能找到。”

为了这张纸条,他把行程从纽约改到了巴黎。黄婷得知时,对着全球航班表叹了口气:“杨总,为了一本书绕这么大圈子,值得吗?”

他当时没说话,心里却清楚,这不是一本书的事。夏语桐在伦敦展厅提起这本时,眼里的光比谈论培根的画更亮,像个收藏糖纸的孩子,小心翼翼守护着自己的小爱好。他想把那道光,再擦亮一点。

书店老板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头,听完他的描述,慢悠悠地从阁楼翻出个积灰的纸箱。“你说的这本,”老头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抽出本暗红色封皮的书,纸页已经泛黄发脆,“1968年版,本雅明生前最后修订的版本,全巴黎只剩这一本。”

杨泽东接过书,指尖抚过烫金的书名,能感觉到纸张的纹理。老头说这本书曾属于一个法国诗人,扉页上还有铅笔写的批注,字迹潦草,却透着和夏语桐相似的执拗。

“多少钱?”他问。

老头比了个夸张的手势,报出的价格足够在香榭丽舍大街买只限量款手袋。杨泽东没犹豫,直接刷卡。他见过太多用奢侈品堆砌的“示好”,却觉得不如这本带着墨香的旧书,更能触到人心底的柔软。

回到酒店时,雨已经停了。他坐在书桌前,对着那本书发了会儿呆。书脊有点松动,他找来胶水,笨拙地一点点粘合,指尖被胶水粘住,扯得生疼也没不耐烦。这让他想起小时候在鞋厂,师傅教他缝补开裂的皮革,说“慢工才能出细活”。

三天后,杨泽东出现在夏语桐下榻的伦敦酒店楼下。他没穿西装,换了件浅灰色针织衫,手里拎着个牛皮纸包,站在旋转门旁,像个等待约会的普通男人。

夏语桐下来时,穿着件米白色风衣,看到他,脚步顿了顿,眼里闪过惊喜:“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去纽约了吗?”

“顺路过来看看。”杨泽东把纸包递过去,语气有点不自然,“上次在伦敦,你说在找这本书。”

夏语桐接过纸包,拆开时,手指都在微微发颤。当那本暗红色封皮的书露出时,她捂住嘴,眼睛瞬间红了:“这是……1968年的初版?”

“老板说是。”杨泽东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那块紧绷的地方终于松了,“扉页上有批注,不知道你会不会介意。”

“不介意!”夏语桐翻开扉页,指尖轻轻抚过那些潦草的字迹,声音带着哭腔,“这是我爷爷年轻时找了一辈子的版本,他总说……本雅明的批注里藏着时代的褶皱。”

她突然抬头看着他,眼神亮得惊人:“你怎么知道我在找这本?我只在画廊随口提过一次。”

“听到了就记下来了。”杨泽东别开视线,看向远处的街景,耳根有点发烫,“正好去巴黎办事,就顺路找了找。”

“顺路?”夏语桐眨眨眼,突然笑了,“从纽约到巴黎,再从巴黎到伦敦,这‘顺路’绕得可真够远的。”

杨泽东被戳穿,也不尴尬,反而觉得她笑起来的梨涡比伦敦的阳光还暖:“只要能找到,绕点路也值。”

两人沿着泰晤士河慢慢走。夏语桐把书抱在怀里,像抱着个宝贝,时不时翻开看看,嘴里念念有词。杨泽东没打扰她,只是并肩走着,听她讲本雅明的理论,讲那个法国诗人的轶事,讲她爷爷当年在图书馆抄录这本书的样子。

“其实,”夏语桐突然停下脚步,看着他,“我知道你不是‘顺便’。陈家晚宴那天,我听到陈景明打电话,说查不到你的底细,只知道你在伦敦金融城有个私人会所,连英国皇室的人都常去。”

杨泽东的脚步顿了顿。他刻意保持低调,没想到还是被察觉了。他看着夏语桐,认真地说:“我不是故意瞒你,只是觉得……现在的我,和你聊艺术的时候,更像我自己。”

夏语桐的心跳漏了一拍。她见过太多男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像孔雀开屏般迫不及待。而眼前这个男人,明明手握足以震动市场的资本,却愿意收起锋芒,陪她在雨里找一本旧书,听她讲那些枯燥的理论。

“这本书太贵重了,”她把书递回来,眼神里带着点犹豫,“我不能收。”

“送出去的东西,没有收回的道理。”杨泽东没接,反而往前走了两步,和她并肩站在河边,“而且,这不是给夏氏集团长孙女的礼物,是给……喜欢本雅明,会在画廊里为快递员画家骄傲的夏语桐的。”

风吹起她的长发,拂过他的脸颊,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夏语桐低头看着怀里的书,突然觉得,这暗红色的封皮比任何珠宝都更让人心安。

“那我回赠你什么呢?”她抬头问,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杨泽东想了想,指着河对岸的伦敦眼:“听说晚上的灯光秀不错,陪我看看?”

夜幕降临时,伦敦眼亮起彩虹般的灯光,倒映在泰晤士河上,像个巨大的梦境。两人坐在河边的长椅上,没怎么说话,却没人觉得尴尬。夏语桐偶尔翻几页书,念一段批注,杨泽东就静静听着,目光落在她被灯光照亮的侧脸。

他想起自己在期货市场厮杀的日夜,那些K线图的涨跌、资金的流动、对手的算计,从未让他有过此刻的平静。原来世界上真有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是有人愿意把你的随口一提放在心上,是有人愿意为你笨拙地学习不懂的领域,是此刻河风里,藏着的不用言说的默契。

“对了,”夏语桐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这个给你。”

盒子里是枚银质书签,上面刻着莫奈睡莲的图案,边缘有点毛糙,显然是手工做的。“上次在山顶,你说喜欢莫奈的光影,我就自己刻了一个。”她有点不好意思,“手艺不太好。”

杨泽东拿起书签,指尖能感觉到刻痕的温度。这枚简陋的银书签,比他抽屉里那些镶钻的钢笔更让他珍视。

“很好看。”他认真地说,“我会用它夹在你送我的那本《艺术的故事》里。”

夏语桐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和伦敦眼的灯光一起,落在他心里最软的地方。

回去的路上,杨泽东的手机响了,是黄婷汇报工作,语气急促:“杨总,南非矿场突发劳资纠纷,工会威胁要罢工。”

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对着电话沉声吩咐:“让法务部立刻拟定新的薪资方案,比工会要求的再提高5%,另外,给所有工人家属安排免费体检。我明天回去处理。”

挂了电话,他看到夏语桐担忧的眼神,笑了笑:“一点小事,处理完就好。”

“需要帮忙吗?”夏语桐问,“夏氏在非洲有矿业合作,可以……”

“不用。”杨泽东打断她,语气温柔却坚定,“我的事,我自己能处理。你负责好好看你的画展就好。”

他不想把她卷进自己的世界。那里有算计,有厮杀,有太多见不得光的手段。他想让她永远活在有本雅明和莫奈的世界里,干净,纯粹。

送她到酒店门口时,夏语桐把那本《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抱在怀里,轻声说:“杨泽东,谢谢你。”

“谢我什么?”

“谢谢你……让我觉得,我的小爱好,也很重要。”

杨泽东看着她走进旋转门,直到身影消失,才转身离开。夜风吹起他的衣角,他摸出那枚银书签,放在手心。冰凉的金属上,仿佛还残留着她的温度。

他不是个擅长示好的人。商场上的运筹帷幄用在感情里,总显得笨拙。但他愿意学,愿意为她放慢脚步,愿意把那些坚硬的棱角,磨成能小心翼翼托住她爱好的温柔。

就像此刻掌心里的书签,简单,却足够真诚。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16章 笨拙的示好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