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刚过,杭州的空气里还残留着鞭炮的硫磺味,小楼里的气氛却已经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杨泽东站在大屏幕前,手指点着不断更新的疫情地图——红色的圆点从东南亚蔓延开来,像滴在宣纸上的墨,迅速晕染至欧洲、美洲,连遥远的非洲都出现了零星的红点。
“世卫组织刚宣布,全球进入紧急状态。”黄婷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纽约时报的头条:《冠状病毒引发全球恐慌,美股触发熔断》。
“熔断了?”向杨猛地抬头,眼镜滑到鼻尖,“道指开盘就跌了7%?”
杨泽东没说话,目光落在另一个屏幕上——伦敦金交所的黄金价格,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跳,每盎司1500美元的关口被轻松突破,红色的涨幅数字像燃烧的火焰。
这就是他等了一年的“海啸”。
“还记得我们的推演方案吗?”杨泽东转身,目光扫过团队成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兴奋,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记得!”众人异口同声。
一年的蛰伏不是白费的。他们早就模拟过“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场景,从黄金的上涨幅度到资金的入场节奏,甚至连市场可能出现的恐慌性抛售和技术性回调,都做了详细的预案。
“向杨,”杨泽东下令,“启动一级信息监控,每五分钟更新一次全球疫情数据和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动向。”
“老马,”他转向老马,“联系瑞士金库,确认我们预定的仓位,随时准备接收实物黄金。”
“杨泽东,”最后他看向黄婷,“你的宏观分析报告,给我一个精确的入场点位和仓位建议。”
“明白!”
小楼里瞬间沸腾起来,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像一台突然加速运转的机器。杨泽东看着眼前的一切,深吸一口气——蛰伏了太久,这头巨兽终于要出笼了。
黄婷的报告很快出来,建议在1520美元/盎司的位置建仓三成,剩下的仓位根据市场反应逐步加仓。“现在市场情绪还不稳定,”她指着屏幕上剧烈波动的曲线,“恐慌性买盘和技术性抛售会交替出现,不能一下子把子弹打光。”
杨泽东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第一笔单子敲下去时,黄金价格突然跳水,几分钟内跌了20美元。团队里有人惊呼出声,连黄婷的脸色都白了——这波回调比她预想的来得更早、更猛。
“怎么回事?”向杨急得直拍键盘,“美股暴跌,资金应该流入黄金才对,怎么反而在卖?”
“是流动性危机。”杨泽东盯着成交量,声音异常冷静,“美股跌太狠,机构为了补仓,在抛售黄金套现。这是暂时的。”
他想起老周笔记里的话:“市场恐慌时,人们会卖掉一切能卖的东西,包括黄金。但恐慌过后,黄金永远是最后站起来的那个。”
“继续加仓,”他对黄婷说,“跌到1500美元,再加两成。”
黄婷愣住了:“现在加?万一继续跌……”
“没有万一。”杨泽东的眼神像钉子,“这是送钱的机会。”
黄婷咬了咬牙,敲下了加仓指令。果然,在1500美元的位置,大量买盘涌了进来,金价很快稳住,开始缓慢回升。
“神了!”向杨拍着大腿,眼睛里全是崇拜。
杨泽东没笑,只是盯着屏幕。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疫情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才刚刚扩散,真正的巨浪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一个月,成了杨泽东团队的“实战练兵”。
全球市场乱成一锅粥:美股十天内四次熔断,创历史纪录;原油价格暴跌,甚至出现了负油价;各国央行紧急降息,开启无限量化宽松……每一个消息都像重磅炸弹,炸得黄金价格上蹿下跳,一天之内涨跌幅超过50美元是家常便饭。
小楼里的灯几乎彻夜不熄。
杨泽东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手机定了每隔两小时的闹钟,随时关注伦敦、纽约、东京市场的动向。黄婷的嗓子哑了,每天抱着保温杯喝胖大海;向杨熬出了黑眼圈,编程时手指都在抖;老马的烟抽得更凶了,烟灰缸一天要倒三次。
但没人抱怨。
他们像战场上的士兵,虽然疲惫,眼神却越来越亮。杨泽东的决策越来越果断:美联储宣布无限QE,他大手一挥加了三成仓;英国封国,他抓住短暂的回调继续买入;当有国家开始讨论“黄金本位”时,他甚至动用了杠杆,把仓位提到了八成。
团队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黄婷的分析报告出来,向杨立刻用模型验证;老马提前打通了全球物流通道,确保实物黄金能顺利交割;风控员算出的风险点,总能被杨泽东巧妙避开。他们不再是一群拼凑起来的“散兵”,而是变成了一支精准打击的“特种部队”。
有次深夜,金价突然断崖式下跌,半小时内跌了80美元,账户浮盈瞬间缩水一半。团队里的年轻分析师急哭了,说要平仓止损。
杨泽东却异常平静,他让向杨调出全球最大黄金ETF的持仓数据:“你看,他们在增持,这说明是短期恐慌性抛售,不是趋势反转。”他转向黄婷,“查一下,是不是有机构爆仓了?”
果然,半小时后消息传来,一家欧洲银行因原油期货巨亏,被迫抛售黄金套现。杨泽东当机立断:“再加两成仓,把杠杆提到最高!”
这是一次疯狂的豪赌,却精准地踩在了市场的脉搏上。第二天,金价强势反弹,不仅收复失地,还创下了新高。账户里的数字像坐火箭一样飙升,从15亿,变成20亿,250亿……
“泽东,”黄婷看着最新的账户余额,声音有些发颤,“我们是不是……太激进了?”
杨泽东走到窗边,天已经亮了,阳光透过薄雾照进来,给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边。他想起13岁那个逃跑的夜晚,星光微弱,却照亮了他的路。现在,这场疫情风暴虽然可怕,却也像一束光,照亮了黄金市场的巨大机遇。
“激进?”他笑了笑,“等风暴过去,你会发现,我们只是顺势而为。”
他知道,这场疫情撕开的不仅是公共卫生的缺口,更是全球经济的裂口。各国滥发货币、债务高企、地缘冲突加剧……这些都会让黄金变得越来越值钱。他们现在做的,不是“赌”,而是“抢”——抢在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之前,把足够多的黄金攥在手里。
这天下午,老马带来一个消息:“新加坡有个小型黄金精炼厂,老板因为疫情资金链断了,想出手,价格很合适。”
杨泽东眼睛一亮。他一直想拥有自己的实体资产,而黄金精炼厂,正是打通“虚拟交易”和“实物黄金”的关键一环。
“走,去新加坡。”他拿起外套,“我们去‘捡’个厂子。”
团队里的人愣住了:“现在出国?疫情这么严重……”
“越危险的地方,机会越多。”杨泽东的眼神里闪着狼一样的光,“而且,我们的‘作战地图’上,早就该添个海外据点了。”
飞机起飞时,杨泽东看着窗外越来越小的城市,心里清楚,这场疫情风暴还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但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这场风暴中站稳了脚跟,甚至开始主动出击。
他们就像风暴眼中的那艘船,别人在恐慌中飘摇,他们却在精准地调整着航向,朝着藏满黄金的彼岸,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