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7章

新的猎物

杭州的雪化得很快,屋檐上的冰棱滴答作响,汇成细流沿着墙角蜿蜒,像在给这场盛大的落幕画句号。杨泽东坐在山桃树期货办公室的窗边,手里捏着一张银行卡,卡面的塑料膜被体温焐得发潮——这张卡里,存着扣除手续费后的15亿。

数字太过庞大,庞大到像个抽象的符号。他去银行确认时,客户经理的手一直在抖,反复核对了三次身份证,才敢把那张黑色的VIP卡递给他。走出银行时,阳光刺眼,他甚至有种不真实感,低头看了看手心,还是习惯性地想找那块干红薯,却发现口袋里空空的——昨天整理行李时,他把红薯小心地收进了行李箱,像珍藏一件勋章。

“打算以后怎么办?”陈会计端着茶杯进来,头发比昨天更白了些,眼底带着红血丝,显然也为老周的事熬了夜。

杨泽东望着窗外,雪水冲刷过的街道格外干净,行人穿着亮色的羽绒服,脚步轻快。他在这里熬过了最苦的两年,如今却觉得这办公室的格子间像个鸟笼,有点憋得慌。

“先给我姐在县城买套房。”他说,“再把老家那土坯房拆了,眼不见心不烦。”

陈会计笑了:“就这点追求?”

“不止。”杨泽东转过身,眼神里的疲惫被一种新的锐利取代,“周师傅说,风停了就换个风口。棉花的风快停了,我得找下一个。”

“哦?有目标了?”

“黄金。”

这个词一出口,陈会计的茶杯顿了顿。他放下杯子,从抽屉里翻出一份资料:“巧了,我昨天整理老周的东西,发现他留了本黄金市场的笔记。”

笔记本是牛皮封面的,边角磨得发亮,里面的字迹遒劲有力,记着密密麻麻的供需数据、政策分析,甚至还有几页手绘的K线图。最后一页,老周用红笔写着一行字:“乱世藏金,盛世藏玉。”

“老周早就盯上黄金了?”杨泽东摩挲着那行字,心里一动。

“他退休前就说过,全球经济这几年看着热闹,其实暗流涌动,美元霸权松动,地缘冲突不断,迟早有一天,黄金要发光。”陈会计叹了口气,“可惜他没等到。”

杨泽东把笔记本揣进怀里,像揣着个滚烫的秘密。他想起这几年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任何大宗商品的涨跌,说到底都是“势”的博弈。棉花的“势”是供需缺口,那黄金的“势”是什么?是恐慌,是不信任,是乱世里人们攥在手里的最后一点安全感。

“打算自己单干?”陈会计问。

“嗯。”杨泽东点头,“山桃树太小了,装不下黄金的盘子。”

他不是忘恩负义,只是心里那股“狼性”又醒了。在名泽启鞋厂时,他想走出车间;在山桃树时,他想跳出棉花的局限;如今手握15亿,他的目光自然投向了更广阔的战场——国际黄金市场。那里没有天花板,只有深不见底的欲望和风险,正合他的胃口。

组建团队是第一步。

杨泽东没找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在山桃树待久了,他看透了那些人——嘴里说着“基本面分析”“技术指标”,实则跟风追涨杀跌,真遇到风险,跑得比谁都快。他要的是“狼”,是那种能在泥里打滚、眼里只有猎物的人。

第一个被他盯上的,是山桃树的技术员小张。

向杨是个典型的理工男,戴黑框眼镜,说话结巴,平时总被王操盘手呼来喝去,修电脑、装软件,像个打杂的。但杨泽东见过他的本事——有次交易所系统崩溃,所有人都在骂娘,只有向杨蹲在服务器旁,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半小时就恢复了数据,连交易所的工程师都对他竖大拇指。更重要的是,杨泽东发现他私下写了个程序,能自动抓取全球黄金市场的实时数据,比付费软件还精准。

“跟我干,”杨泽东找到向杨时,他正蹲在地上修打印机,“给你现在三倍工资,让你管技术,设备随便买。”

向杨的眼镜滑到了鼻尖,他推了推眼镜,结巴着问:“干、干啥?”

“做黄金。”杨泽东盯着他的眼睛,“我要你建一个全球最快的信息系统,能在1分钟内整合所有影响金价的消息,行不行?”

向杨的眼睛亮了,像蒙尘的灯泡突然通了电。他没再结巴,用力点头:“行!”

第二个是物流公司的调度员老马。

杨泽东去给姐姐寄东西时认识的他。那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背有点驼,手上布满老茧,却把仓库打理得井井有条,哪个包裹什么时候到,该走哪条线,记得比电脑还清楚。闲聊时杨泽东才知道,老马以前是开远洋货轮的船长,跑过二十多个国家,对国际物流、港口政策门清,后来因为腿伤才退下来当调度。

“我要做黄金跨境交易,需要有人盯着全球的仓储和运输。”杨泽东递给他一支烟,“你懂的那些,正好用得上。”

老马叼着烟,眯眼打量他:“黄金?那可是掉根头发都能掀起浪的生意,你小子扛得住?”

“扛不住也得扛。”杨泽东笑了,“你要是来,物流这块你说了算,我只看结果。”

老马吸了口烟,烟圈在他眼前散开:“行,我跟你赌一把。反正这调度的活儿,也快熬成化石了。”

第三个是个女人,叫黄婷。

杨泽东在一次行业论坛上见到她的。彼时她正被几个男人围着质疑,脸红脖子粗地争论着“美联储加息对黄金的影响”,声音不大,却句句戳在点子上,把那几个所谓的“专家”驳得哑口无言。会后杨泽东拦住她,才知道她是个独立分析师,曾在华尔街的投行待过,因为看不惯里面的猫腻,辞职回国单干,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我缺个能看透国际资本套路的人。”杨泽东开门见山,“薪资你开,办公室给你最好的。”

黄婷挑眉看他,眼神里带着审视:“我听说过你,棉花一战封神的杨泽东。但黄金和棉花不一样,水太深,国际游资比你想象的狠。”

“我就喜欢水深的地方。”杨泽东拿出老周的笔记本,翻到关于黄金的分析,“你看这个。”

黄婷看着笔记上的字,眼神渐渐变了,从审视变成了惊讶,最后化为一丝敬佩:“这是周老先生的字?”

“嗯,他刚走。”

黄婷沉默了片刻,合上笔记本:“我加入。但我有个条件,分析上的事,你得听我的,不能瞎指挥。”

“成交。”

半年时间,杨泽东的核心团队渐渐成型。没有豪华的办公室,他们租了个临街的二层小楼,一楼改成开放式办公区,摆着十几台电脑,屏幕上滚动着全球各地的黄金报价;二楼是会议室,墙上挂着世界地图,用红笔圈着主要的黄金产区和交易中心。

团队里的人形形色色:有在赌场当过荷官、对概率计算极其敏感的风控员;有曾是翻译、能同时听八种语言新闻的信息搜集员;还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数学天才,能在十分钟内算出复杂的套利模型。他们以前都在各自的角落里发光,被杨泽东一个个挖来,像拼一幅拼图,正好凑成一个完整的作战单元。

没人在乎杨泽东年轻,也没人在乎他没名校文凭。在这个团队里,只认本事——向杨的系统能提前三分钟捕捉到伦敦金交所的异动;老马一个电话,就能让滞留港口的黄金顺利通关;黄婷的分析报告,总能精准预判市场的下一步动作。而杨泽东,像个狼王,不具体管哪块,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拍板,眼神里的狠劲和冷静,让所有人都服。

这天晚上,小楼里灯火通明。黄婷把一份报告拍在桌上:“美联储又在放鸽派信号,美元指数跌了,黄金的机会快来了。”

向杨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刚收到消息,中东那边有点不稳,原油价格在涨。”

老马叼着烟,在地图上画了个圈:“瑞士的金库还有空位,要是真动手,咱们得提前把实物黄金运过去。”

杨泽东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兴奋的光,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狼。

“准备好弹药。”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黄金这头猎物,咱们盯上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照亮了那些用红笔圈出的地方。杨泽东看着地图,想起老周笔记本上的那句话:“乱世藏金。”

他不知道乱世何时会来,但他知道,自己和这支临时拼凑的团队,已经磨好了爪子,只等风起。

而这一次,他们要猎的,是全球市场的王者——黄金。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7章 新的猎物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