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6章

一战封神

2011年1月的杭州,雪下得又急又密。山桃树期货办公室的窗户上结着层薄冰,把外面的世界糊成一片模糊的白。杨泽东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鼠标上,指尖的温度几乎要把冰冷的塑料焐化。

屏幕上的棉花主力合约价格,正停在一个令人眩晕的高位。红色的数字像跳动的火焰,映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从2008年全仓买入到现在,整整两年零九个月,这根K线已经从当初的13000元/吨,涨到了34000元/吨。

他账户里的数字,是15亿。

这个数字像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两年多来,他没回过一次家,没逛过一次西湖,甚至没好好睡过一个囫囵觉。行军床的弹簧早就松了,硌得他后背生疼;烟灰缸里的烟头换了一茬又一茬,手指被熏得发黄;电脑屏幕的光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疲惫,只有那双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钢。

“真不平?”陈会计站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位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的老人,此刻看着屏幕上的数字,手心里也全是汗。

就在昨天,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最新报告,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创下十年新低,市场一片看涨声。不少分析师预测,价格能冲到40000元/吨。办公室里的王操盘手已经红了眼,到处跟人说要抵押房子加仓。

可杨泽东却在凌晨三点,对着K线图看了整整两个小时。他发现,最近的成交量虽然还在放大,但上涨的斜率已经变缓,像一个跑得太快的人,开始大口喘气。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国内几家大型纺织厂开始停机——棉价太高,他们已经赚不到钱了。

“再涨,就没人买了。”杨泽东低声说,像是在对陈会计解释,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他想起小时候在山里打猎,看到过一只狼追着鹿跑。鹿跑得飞快,狼也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狼却突然停了下来,转身钻进了树林。后来他才知道,那只鹿已经跑疯了,再追下去,狼自己也会力竭而亡。

现在的棉花市场,就像那只跑疯了的鹿。

“陈哥,你还记得周师傅吗?”杨泽东突然问。

陈会计愣了一下:“怎么想起他了?”

“他说过,做期货就像站在悬崖边,往前一步可能是金子,也可能是深渊。”杨泽东的手指在鼠标上轻轻点了点,“我站了两年多,该往后退一步了。”

陈会计看着他,突然笑了。这年轻人脸上还带着未脱的青涩,眼神里却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冷静。他想起两年多前,这个背着布包、穿着洗发白T恤的小子站在办公室门口,问他“期货是什么”,恍如隔世。

“想好了就做吧。”陈会计拍了拍他的肩膀,“钱这东西,落袋才算自己的。”

杨泽东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屏幕。15亿这个数字,像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他这两年的所有挣扎。他想起那些在网吧盯着盘的凌晨,想起医院病床上的葡萄糖水,想起口袋里那块早已干透的红薯——它们都在告诉他,够了。

他的手指猛地按下了“平仓”键。

“确认平仓?”

系统弹出提示框,红色的字像个警告。杨泽东的心跳骤然加速,几乎要撞破胸膛。他闭上眼,脑海里闪过13岁那个雨夜,自己攥着十五块钱钻进客船货仓的样子;闪过在餐馆洗碗时,指尖冻得发僵的疼;闪过在鞋厂车间,裁刀划破手掌的血……

再睁开眼时,他的眼神已经平静如水。

“确认。”

他敲下回车键。

屏幕上的数字开始飞速变动,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平仓的过程持续了整整十分钟——15亿的单子太大,需要一点点消化。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屏住呼吸看着他的屏幕,连键盘敲击声都消失了,只剩下系统提示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叮——平仓完成。”

当最后一笔单子成交,账户余额定格在“150,327,5689.45”时,杨泽东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靠在椅背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窗外的雪还在下,一片一片落在玻璃上,很快融化成水,蜿蜒而下,像一行行无声的泪。

“成了……”不知是谁先低低说了一句,办公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15亿!我的天!”

“泽东……不,杨总!您这是一战封神啊!”

王操盘手冲过来,手舞足蹈地拍着他的肩膀,眼睛里全是崇拜,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鄙夷。其他人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恭喜,语气里有羡慕,有敬畏,还有点不敢相信。

杨泽东看着他们,突然觉得有点陌生。这两年多来,他像个独行的狼,把自己埋在K线图里,几乎忘了怎么与人热络地说话。他想笑,嘴角却扯不动,眼睛里反而有点发潮。

“别叫我杨总。”他站起身,声音有点沙哑,“我还是杨泽东。”

陈会计递给他一杯热茶,眼里带着欣慰:“去歇歇吧,睡几天几夜,把这两年的觉都补回来。”

杨泽东点点头,拿起椅背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外套。外套口袋里,还装着那块干红薯。他摸了摸,硬硬的,像块石头。

走出写字楼,雪片落在他脸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几分。街上的行人裹紧了大衣,步履匆匆,没人知道这个穿着旧外套、头发凌乱的年轻人,刚刚完成了一场价值15亿的交易。

他没打车,就沿着马路慢慢走。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肩膀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白。他想起刚到杭州时,站在西湖边的茫然;想起在阁楼里啃面包、看资料的夜晚;想起账户里的数字跌到5万时,自己攥紧拳头的模样。

原来,真的可以从十五块,走到十五亿。

路过一家手机店时,他走了进去,买了一部最新款的手机。他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却两年多没打过的号码——那是老家托人转告他的,镇上唯一一部公用电话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一个苍老的声音问:“谁啊?”

“李大姑,我是杨泽东。”他说,声音有点抖,“我找我姐。”

没过多久,电话那头传来亲人的声音,带着点迟疑,又带着点激动:“泽东?真的是你?”

“是我,姐。”杨泽东站在雪地里,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眼眶终于热了,“我没事,你还好吗?”

“好,我好……”姐的声音哽咽了,“你啥时候回来啊?姐给你做你爱吃的红薯粥。”

“快了。”他吸了吸鼻子,“等我处理完这边的事,就回去看你。”

挂了电话,他站在雪地里,仰起头。雪花落在他的脸上,融化成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泪。

这时候,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接起来,是陈会计。

“老周走了。”陈会计的声音很低,“今天早上接到的电话,在英国去世了,心脏病突发。”

杨泽东愣住了。那个在鞋厂办公室里,递给自己一张报纸,说“年轻人该往风口上站一站”的老头,那个像灯塔一样,在他迷茫时指了条路的人,就这么走了?

“他临走前,托人给你带了句话。”陈会计顿了顿,“他说,‘风停了,就换个风口’。”

杨泽东握着手机,站在雪地里,久久没有说话。雪越下越大,把他的影子埋进厚厚的积雪里。

他知道,周师傅的意思。15亿不是终点,甚至不是中场休息。这世上的风口,从来不是只有一个。

他转身往回走,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雪地里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朝着写字楼的方向延伸。

他还有事情要做。比如,去银行确认那15亿真的到账了;比如,给姐在县城买套房子,让她再也不用住那个漏雨的土坯房;比如,想想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至于那场持续了两年多的K线炼狱,终于在这个雪天,画上了句号。而属于杨泽东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

他的口袋里,依然装着那块干红薯。只是这一次,他觉得没那么硬了,反而有点温。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6章 一战封神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