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一百零二章

无住生其心,真行者无迹

苏焕被她推得向前踉跄了小半步,望着慕行舟消失的背影,又转头望向苦行僧离去的山道,脸上那点迟疑渐渐化开,最终化作一丝无奈的苦笑,却又带着几分被点破心思的释然。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不再犹豫,迈开步子,朝着苦行僧消失的方向,快步追了上去。山风掠过他的衣襟,带着一丝决然的味道。

苏焕隐在信众人群的边缘,目光沉静地追随着那队苦行僧。他们并做一排,背着巨大的行李,拄着树枝做的拐棍,步履沉重而缓慢地往前挪动。路上遇见驮着柴禾踉跄前行的老翁,他们会无声地上前搭手;看到被雨水冲垮的泥泞路段,他们也会放下行李,默默找来碎石填补平整。

苏焕一路悄然跟随,等到了饭点的时间,苦行僧一行却没给苏焕任何“请客”的机会。他们全部散开,每人手中端着一只深褐色的木钵,走向沿途的信众寻求布施。在望佛岭应身禅寺的地界上,佛教信众无数,众人对这一行苦行僧尊崇备至,纷纷上前进行布施,甚至有不少人掏出银子,却被他们一一合十谢绝。

苏焕注意到,他们在接受任何食物布施时,都会垂首低声问清:“施主,可有油浑?”若是有给馒头的,还需得问清和面的时候有没有放鸡蛋,再三确认没有之后,这才躬身收下。

然而,化缘得来的饭菜绝不能私自享用。所有僧人化缘得来的东西都被汇聚到一处,倒入一个宽口的陶盆里——米饭、馒头、大饼、水果、零星的水煮菜蔬,全都混杂在一起。

几位年长些的僧人然后上前,将盆中这些形态模糊的食物一一分发给众僧。这一众苦行僧便用木钵捧着分到的食物,找一处偏僻的角落,沉默地吃了起来。

苏焕隐在人群中,目光沉静如水,将他们用饭的每一个细微仪轨都收入眼底。他们围坐成圈,并无言语,就这样安静地吃着钵中的杂饭。一口下去,或许是软糯的米饭,下一口可能就咬到了清甜的苹果,再一口又可能是带着麦香的馒头。滋味混杂,却无人挑剔,每一口都咀嚼得缓慢而专注,仿佛在品味着布施者心意的甘醇。

其间有信众捧着粗大的木瓢,舀来清澈的山泉水,挨个递到僧人面前。僧人们双手接过,微微颔首,低声道一声“阿弥陀佛”,才小口啜饮。那水清冽,带着山石的凉意,滑入喉中,涤荡着方才食物的余味。

待钵中最后一粒米、最后一点碎屑都被仔细吃净,僧人们并未立刻放下木钵。他们小心地将瓢中剩余的清水倒入钵中,手腕轻缓地晃动,让清水冲刷着钵壁残留的痕迹。那动作轻柔而虔诚,如同进行一场微型的濯洗仪式。

随后,他们端起木钵,将混着食物残渣的浊水一饮而尽。水入腹中,不留一丝浪费,是对食物的极致尊重,也是对布施恩德的无声感念。

食毕,他们郑重地将木瓢交还给信众,再次合十致谢。然后,各自将空了的木钵仔细收进身后的背篓里。没有多余的言语,众人默契地起身,步履沉稳地朝着东南方向的崖边行去。

那里,视野豁然开朗。脚下是翻涌不息的云海,如同凝固的白色波涛,一直延伸到天际。太阳正奋力挣脱云层的束缚,将万丈金光泼洒下来,穿透稀薄的雾气,在云海之上镀上一层流动的金箔,也照亮了崖边每一个静默的身影。

僧人们并未刻意列队,而是顺应着山势与地气,如同山石草木般自然地散落开来。有的寻了一方平坦的青石,拂去微尘,敛起宽大的僧袍下摆,盘膝而坐;有的倚靠在一棵虬劲古松裸露的树根旁,背脊挺直如松;有的则直接寻了一小片平坦的草地,双足结跏趺坐,姿态安稳如山。他们各自寻得一方天地,或高或低,或隐或显,却都面向着那轮破云而出的艳阳,以及它身后无垠的天空。

一时间,崖边云海之上,僧人们的身影错落有致地融入了这片天地大观。他们敛目垂眉,气息渐沉,仿佛与身下的岩石、身旁的古木、脚下的云海、头顶的朝阳,乃至拂过面颊的山风,都化为了一体。只有那被晨光勾勒出的、静止如雕塑般的轮廓,在无声地昭示着一种超越尘嚣的寂静与专注。天地为坛,云海为席,一场无声的观想与禅定,在金光与云涛间悄然展开。

苏焕隐在粗壮的树干之后,气息收敛到了极致。崖边云海翻涌,金辉遍洒,连带着那散坐各处的僧人也仿佛镀上了一层超然物外的宁静光辉。一时间,就连躲在树后的他都感觉整个人都静了下来,方才追踪时的紧绷和心头的种种算计,竟在这片天地大观与集体禅定的氛围中悄然沉淀了几分。

又过了片刻,云海之上的日光愈发炽烈庄严。苏焕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不远处那位无名僧人身上。见他敛衣盘坐于一方青石之上,背脊挺直如松,面容平静似水,已然进入了深沉的定境。

苏焕虽有心上前交谈,但看着对方那浑然忘我、与天地共鸣的状态,他的动作几番欲动,却又终究止住,不忍也不敢贸然打破这份寂静。

就在他心神交战,犹豫不定之际——

却见那原本如同石雕般寂然不动的无名僧人,竟缓缓地转过头来。他的动作自然无比,仿佛只是被山风吹动了颈项,那双映照着云海日辉的眼眸,精准无误地投向苏焕藏身的树丛,平静无波的声音清晰地穿透了数丈的距离,落入苏焕耳中:

“施主跟了一路,不知意欲何为啊?”

山风掠过林梢,带起一阵松涛,却吹不散苏焕心头的惊涛骇浪。他自认已将“鹤翔步”与“迷踪步”的精髓融会贯通,气息收敛得如同枯叶下的磐石,身形更是借着林木阴影完美隐匿。然而,这看似万无一失的潜行,竟在对方眼中如同烛火般显眼!

苏焕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从藏身的古松后缓缓走出,来到无名僧人的身旁。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映出他眼中尚未褪去的惊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赧然。

“大师……”苏焕抱拳,声音带着一丝被戳破行藏的干涩,“在下并非有意窥探,只是……途经此地,见大师风仪不凡,心生好奇,故而远远跟随。冒昧之处,还望大师海涵。”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僧人那平静无波的面容上,诚恳道:“大师方才所言‘心境’,不知……可否指点一二?”

无名僧人并未回头,依旧面向崖外的云海,仿佛在与之无声交谈。他的声音平和依旧,却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苏焕耳中:

“身形如风,可掠千山而不留痕;气息如石,可沉万壑而不泄分毫。此乃外相之功,施主已臻上乘。”他缓缓抬起手指,并未指向苏焕,而是虚点向自己心口的位置,“然,心若悬旌,神驰物外。纵有千般妙法,万种神通,又如何能瞒得过这方寸之地?”

他微微侧首,阳光勾勒出他的侧脸轮廓,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倒映着整个天空,平静地看向苏焕:“施主一路行来,步履轻捷,落地无声,形迹确已难寻。然,你心中所思,所虑,所图,所惑,乃至那一丝窥探之意,一丝得失之念,一丝对贫僧的揣测……皆如投入静湖的石子,在这山林间漾开一圈圈涟漪。贫僧非是眼力超凡,不过是……听见了那‘涟漪’的声响罢了。”

苏焕心头剧震!他自诩轻功绝顶,潜行匿踪之术已炉火纯青,却从未想过,真正暴露自己的,并非外在的形迹,而是内心那无法彻底平息的波澜!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衣角。他追寻李道通,卷入天通的漩涡,面对林青的算计,刑部的追捕,无处不在的窥伺,五通神的‘照拂’,霞光异象、佛陀真言,还有南四湖将起的风波……桩桩件件,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即便他竭力维持表面的冷静,内心深处,那份焦虑、警惕、疑惑以及对未来的茫然,却如同野草般疯长,从未真正平息!

“大师的意思是……”苏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在下的心……乱了?”

无名僧人嘴角似乎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如同微风拂过水面留下的涟漪,转瞬即逝。他重新将目光投向远方翻涌的云海,声音如同山涧清泉,流淌在寂静的夜色中:

“风动?幡动?仁者心动。”他缓缓道,“施主所见所闻,所遇所困,皆非外境强加,实乃心湖自生波澜。心若澄潭,映照万物而不染;心若沸鼎,纵处幽谷亦自扰。你追索之物,牵连甚广,因果纠缠,如坠蛛网。你身负之责,两难之间,取舍维艰,如履薄冰。此等境遇,心如何能定?神如何能安?”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空灵:“贫僧观你眉宇间隐有煞气,却又暗藏一缕未泯的赤诚;步履间透着果决,却又难掩一丝彷徨。你心中装着太多东西,如同背负着一座无形的大山在攀援峭壁,纵有绝世轻功,又如何能身轻如燕,踏雪无痕?”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一百零二章 无住生其心,真行者无迹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