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封命令的下达,数百全副武装的亲随士卒,屠杀十几名毫无准备的将校,简直易如反掌。
这些人,可没有关羽、张飞那种万人敌。
不多时,地面就已经被鲜血浸透,纵然有些将校已经开始求饶,蒯焕仍旧没有留情,劝说孟达将他们尽数诛杀。
别看蒯焕后世身处和平的年代,却由于看了太多网络小说的缘故,绝对是个杀伐果断之人。
他所写的网络小说,主角也都是这种角色。
方才那幅场景简直太熟悉了,非常像袁绍与董卓在宴会中交锋的剧情,结果董卓关键时候怂了,没敢杀了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
最终袁绍逃离雒阳,而后聚集诸侯讨伐董卓。
除此之外,蒯焕也熟知姜维想要助汉室幽而复明之策,这条计策本来施行的非常顺利,钟会已经囚禁了魏国护军、郡守、牙门以及骑督以上所有将官。
姜维本意让钟会将这批将官尽数诛杀,而后再杀钟会,尽坑十数万魏军,使季汉幽而复明。
只是钟会在紧要关头犹豫不决,妄想这些人会同自己一起造反,结果被这些将官找到机会,反杀钟会、姜维。
若钟会可以杀伐果断一些,直接屠尽魏国将官,再重用蜀国降将,姜维的计策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蒯焕正是熟知历史,不想刘封走上钟会的老路,才会建议将那些将官尽数诛杀。
政治斗争与军事政变素来残酷,稍有不慎都会身首异处,只有心黑手狠才能走到最后。
诛杀了十几名孟达的心腹将校以后,刘封当即大肆提拔自己亲信,让他们前去掌控孟达麾下的七千兵马。
刘封本就是名义上最高统帅,再加上孟达及其心腹将校全部被杀,七千兵马虽然战战兢兢,却也没有人胆敢作难。
为了安抚人心,刘封又采纳了蒯焕的建议,给出了一半名额,让孟达军中士卒自行推荐长官。
许多在军中颇有勇武之名的士卒,由于没关系的缘故得不到晋升,此番却是鱼跃龙门,青云直上。
他们破格得到晋升,不仅安抚住了军心,还让那些新被提拔的将官对刘封感恩戴德。
府内,刘封春风满面。
他看着蒯焕年纪轻轻的面容,忍不住赞道:“先生果真不愧出身名门,我之前还担心孟达麾下士卒作乱。听了先生的计策,这些人果真服服帖帖。”
蒯焕也是心情大好,却仍旧没有忘乎所以,道:“孟达虽死,却并不代表将军能够高枕无忧。”
“将军现在还需要做三件事。”
刘封急忙问道:“哪三件事?”
蒯焕道:“其一,上奏朝廷,言孟达因不忿未得晋升之故,私通曹魏,欲献上东三郡以为进身之阶。”
“幸好将军慧眼如炬,提前发现了孟达阴谋,这才尽诛孟达及其麾下众将。”
刘封闻言,却是有些迟疑的说道:“如此说辞,恐怕瞒不住父亲以及朝中众臣。”
刘封虽然杀死了孟达及其心腹,只是这七千兵马之中,有四千原本就是东州军,与孟达乃至东州士人的关系匪浅,消息最终还是会传到成都。
蒯焕却是微微一笑,道:“瞒不瞒得住重要吗?此举只是为将军诛杀孟达找个借口罢了。”
刘封道:“若如此,父亲那边如何交代?”
蒯焕脸上笑容更甚,道:“这就是我要让将军做的第二件事了。”
“除了那封发往朝廷的奏疏,将军可私下写信给汉中王,将孟达如何离间将军与汉寿亭侯,如何不让出兵相助君侯,以及这里所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一遍。”
“当然,你我二人私下所谋之事自不可提及。”
“信的末了,将军可向汉中王请罪,且言自己愿意领兵相助关将军竭力北伐,匡扶汉室,战死疆场以洗脱罪孽,并让汉中王另遣良将镇守东三郡。”
“如此,将军必然无忧矣!”
刘封闻言,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问道:“为何如此?”
蒯焕正色道:“孟达领兵攻房陵,不顾大局私杀吾父房陵太守,本就已被汉中王所不喜,否则亦不会派遣将军前来攻上庸,并且夺其兵权。”
“若仅仅如此,孟达尚且罪不至死。”
“然孟达不顾大局,居然进谗言不让将军领兵相助君侯,阻碍北伐大计,已经有了取死之道。”
“将军以为,汉中王派遣你与孟达攻取东三郡,并且屯重兵于此,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待刘封回复,蒯焕继续自顾自的说道:“东三郡乃益州、荆州、司隶三州连接之地,为战略要冲,又有沔水自此通过,跨其全境。”
“屯兵此地,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南阳郡,开拓国境;下可以联通东西、固守要害,乃持久之策。”
“今关将军率众北伐,讨贼兴复汉室,将军自是当仁不让。”
“孟达劝阻将军领兵相助君侯,就是与汉中王北伐大计相左,汉中王若知此事,必欲除之而后快。”
“将军除去孟达,又怎会受到汉中王处罚?”
“相反,将军把事情原委尽数告知汉中王,又有我为父报仇之举当做借口,不仅能让将军取得汉中王信任,亦给了汉中王保住将军的理由。”
“且将军主动让汉中王派人接管东三郡,又愿意竭尽全力相助关将军北伐。既然表现出了足够的忠诚,又表现出了不愿专权之心,必能让汉中王尽去嫌隙。”
刘封恍然大悟,欣喜之余问道:“先生所言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蒯焕嘴角露出些许笑意,道:“自然是安抚关将军所遣使者,并将孟达离间你们叔侄二人之事尽数告知。”
“只要将军能够放下身段,行事谨慎,关将军必会成为将军最坚实的后盾。”
刘封此时心中阴霾一扫而空,对着蒯焕深深一拜,道:“今得先生良言,胜得黄金万两。”
“若先生不弃,封愿与先生结为异姓兄弟,从此患难与共,生死不离!”
看着比自己大十几岁刘封,居然提出了结拜的请求,蒯焕不禁暗自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