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三十五章

桃香里的课铃

入春后的柳河总被雾缠着,书院的课铃刚响过三遍,陈望正站在廊下翻晒旧课本。泛黄的纸页间飘出点桃木香,是去年修书时特意抹的桃胶——玉桃说这是太奶奶传的法子,能让字里行间都带着柳河的味道。

“先生,盐场的课本到了!”三年级的小石头抱着个藤筐冲进院,筐里的新书还带着油墨香,封面上印着并排的桃树与罗布麻,是王盐生托人新刻的版。孩子鼻尖沾着点墨渍,像只偷舔过砚台的小猫,“王大叔说,盐场的娃娃们在课本里夹了罗布麻干,说要跟咱们换桃花瓣呢。”

陈望刚解开藤筐的绳结,一阵风突然撞开书院的木门,把半筐新书卷得哗啦啦响。最顶上那本《乡俗志》掉在青石板上,露出夹在里面的罗布麻——淡紫色的干花压得平平整整,茎秆上还系着根红绳,绳结打得跟当年玉罗刹扎头发的样式一般。他想起周先生批注里的话:“草木有灵,皆是信使”,指尖刚触到干花,就听见院外传来木杖敲地的笃笃声。

王念祖被孙子扶着,怀里揣着个蓝布包,布角绣着褪色的“丙”字。老人坐下时,木杖往地上一顿,震落了杖头缠着的桃枝——那是今早从忠魂碑旁折的,嫩芽刚冒头。“这是盐场学堂的课表,”他展开布包里的纸,上面用红笔圈着个日子,“下月初三,要跟咱们联上一堂课。娃们说,想听听柳河的桃树抽枝是啥声。”

纸页边缘画着个简笔的铃铛,让陈望突然想起太爷爷讲过的事:当年书院初建时,王二柱特意做了个铜铃挂在桃树上,上课铃响就是摇铃的人对着桃树喊“开课喽”,说这样能让地下的弟兄们也听着。他抬头望向院角的老桃树,枝桠间果然悬着个铜铃,是去年玉桃照着老样子打的,铃舌上刻着半片“丙”字木牌的纹样。

正说着,玉桃提着个竹篮从后厨出来,篮里的陶碗盛着新酿的桃花酒。她今天换了件月白衫,袖口却缝着圈红布边,像极了太奶奶玉罗刹晚年常穿的样式。“盐场的先生捎信说,联课时要教孩子们做桃符。”她往碗里撒了把盐粒,酒液泛起层细泡,“太奶奶的笔记里记着,阿苗当年画桃符,总爱往墨里掺点盐,说这样能让福气渗进骨子里。”

话音刚落,廊下的课铃突然自己响了。铜铃在风里打着转,铃舌撞出的脆响混着远处盐场传来的汽笛声,像两支隔空应和的曲子。小石头突然指着墙头喊:“看!盐场的鸽子!”

十几只灰鸽子正落在书院的屋脊上,脚环上都系着小竹管。陈望解开最胖那只的竹管,倒出卷纸条——是盐场一年级学生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先生说柳河的桃花会唱歌,我们把罗布麻籽埋在花盆里,能听见盐场的风声吗?”纸条末尾画着个咧嘴笑的太阳,光芒处涂着淡淡的桃红色,像谁用指尖蘸了桃花汁抹上去的。

王念祖突然咳嗽起来,孙子赶紧递过茶水。老人喝了两口,指着纸背面的画:“这画让我想起赵护卫。”那是个小人正蹲在桃树下,手里捧着颗种子,头顶有只鸽子飞过,“当年赵护卫给伙夫塞木牌时,怀里就揣着颗桃核,说等打完仗,要在西山种满桃树。”他用枯瘦的手指点着画里的种子,“你看,这不是种上了么。”

玉桃正往鸽子的食盒里撒桃花瓣,听见这话突然红了眼眶。她转身从柜里翻出个铁盒,里面是太奶奶留下的针线笸箩,顶针上还缠着半段红丝线。“太奶奶说,阿苗临终前还在绣个荷包,想给盐场的娃们当信物。”她展开荷包的残片,上面绣着半朵桃花,另一半空着,“她说等盐场的桃树开花了,就让那边的姐妹补完这朵花。”

午后的阳光突然亮起来,照得满院的桃花瓣都泛着金。陈望把盐场的课表贴在墙上,刚用图钉钉好,就见小石头举着支新抽的桃枝跑进来,枝桠上还挂着片罗布麻叶——许是今早的风从盐场捎来的。孩子把桃枝插在课表旁的陶罐里,认真地说:“先生,这样盐场的娃娃就知道,咱们的课铃响在桃枝上啦。”

联课那天,柳河的课铃和盐场的汽笛同时响起。陈望站在讲台上,看着视频里盐场学堂的孩子们举着罗布麻枝,突然把手里的桃花枝举得高高的。视频那头,王盐生正给孩子们分发桃花瓣,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对着镜头喊:“柳河的先生,我们听见桃花唱歌了!”

话音刚落,院角的铜铃又响了。风卷着花瓣撞在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无数双看不见的手在轻轻摇晃。陈望望着墙上的课表,突然发现阳光透过桃枝的缝隙,在“丙字旗书院”那行字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有人用指尖在字里撒了把星星。

他想起周先生批注的最后一句:“教育者,非独授业,乃传其魂也。”此刻视频里传来盐场孩子的跟读声,混着柳河孩子们的应答,像两汪水流汇进了同条河。而那阵桃香,正顺着网线往西北飘,往盐碱地的方向,往所有有课铃响的地方。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三十五章 桃香里的课铃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