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里死寂。
傅差扫了众人一圈,又看向秦少琅,嘴角抖了下,像是要笑。
“还问什么?路不稳,查封。”
他话音刚落,秦少琅开口了。
“你说我路不稳,我倒要问你——京城的义粥分号,是不是京官亲设?”
傅差一愣。
“你说我港未通文,我请问你——前天谁从我摊子上买了三坛海酱?银子谁给的?票子谁签的?是不是盐道署周大人家的外管?”
堂下几人窸窸窣窣地低声议论起来。
“你说我没进六部档,我现在就拿出苏家的通道函,问你一句——苏家调货信函,是不是被户部登记在案?六部档口,是不是由你亲笔盖过章?”
说到这儿,他猛地把三张纸往桌上一拍:
一张是义粥分号当日交易账,一张是苏家调货函拓文,一张是盐漕署登记簿抄录件。
全都是真货,全都有编号,全都能对印。
傅差一时站住,脸色僵死。
秦少琅慢慢抬头,声音冷得像是从海里拖出来的冰渣子:
“你说我路不稳。”
“那我请问你——京里到底是谁不稳?”
这句话一出口,三堂寂静三息。
然后后堂最上位那位灰袍吏老声开口:
“户部三堂,第三问。”
“过。”
系统提示弹出:
【主线达成:“盐漕三问”全数通过】
【通文等级升级:Lv3→ Lv5】
【已获得权限:入六部口岸任一堂议事权(低级)】
【奖励解锁:“盐漕词令术Lv1”、“账册防伪模版”、“人心绑定线Lv1”】
【商战模块升级开启条件达成:即将启动“通道争夺战”】
秦少琅转身离开。
傅差脸黑如铁,想拦,身后却有人低声提醒:“上头叫你闭嘴。”
他一抖,没再说话。
而秦少琅,走出三堂的那一刻,第一次——真正成为了京中六部口岸之内,拥有独立“通商话语权”的商人。
三堂出门,街上已是午后。
京阳照在石砖地面上,把秦少琅的身影拉得老长,仿佛一路从蛟尾拖到了户部大堂。
刘小石站在对面街角,手里还提着早饭没吃完的馍,看他过来赶紧迎上来。
“过了?”
“全过了。”
“那帮王八蛋没扣你?”
“想扣,扣不下。”
秦少琅只说了两句,便沉默了。他不是高兴,而是知道——真正的事才刚开始。
三问过关不代表赢了,只是代表你被正式盯上了。
他往义粥分号的方向走,刚转过一条巷口,就被一辆黑漆马车拦住了。
车上下来一个老仆,腰杆挺得笔直,举止一点不比官差逊色,行礼低声道:“我家小姐有请。”
秦少琅看都没看,回了句:“苏家的?”
老仆点头。
“地点。”
“云烟楼。”
秦少琅略一沉吟,转头吩咐刘小石:“你先回铺子,告诉他们粥先别卖了,今晚起调高一文。”
“啊?涨价?”
“他们想砸场,咱就先试试水位。”他说完,转身上了马车。
系统提示弹出:
【隐藏主线开启:权贵之邀·苏府支线】
【抵达云烟楼,将触发“通道争夺战”支线事件】
【影响力等级评估中……】
马车穿街过坊,不多时便停在一座三进老宅前。
“云烟楼”,并非酒楼,而是苏家外亲设的私会之地,平日里只有贵胄、清流、世家子弟才进得来。
秦少琅踏入前厅,一眼便见堂中坐了三人:
一人是苏瑾如,身着青衫,端坐如松。
一人是苏家老管家,手持账册。
最后一人穿紫纹官袍,鬓角微白,正是——苏瑾如的父亲,御前抚臣,苏怀义。
苏怀义没废话,开口第一句就是:“你今日在三堂那番话,是想把人得罪死?”
秦少琅不卑不亢:“他们要封我口,我只能翻他们账。”
“你知不知道你这话一出口,贺家就记住你了?”
“记不记都一样,我本就不是来跟他们混饭吃的。”
“那你来,是想干什么?”
秦少琅不绕弯,直接道:“我来,是想要一条不归六部、不走贺家、不靠关系、真正属于百姓的通商路。”
这话一出,堂中沉默三息。
苏怀义放下茶杯,笑了。
“你胆子,真大。”
“我命也硬。”
“你想清楚了,这条路,走下去不光是得罪贺家,可能是要命。”
“苏家愿不愿意陪我走一段?”
苏瑾如这时忽然出声:
“父亲,我陪。”
苏怀义点头:“我不陪你们上前线,但我给你一条路——通州商路,从今天开始,义粥分号可在通州开设第二分铺,苏家出人出资。”
“你负责拿出货,负责维稳,负责打第一场真正的‘盐漕外战’。”
系统提示弹出:
【权贵之邀支线完成】
【获得:通州开放权、商战模块解锁:地盘争夺Lv1】
【新主线开启:“通道争夺战”】
【目标:以义粥之名,在通州一月内打败贺家旗下“永顺号”】
【达成奖励:港口自治权、盐道票据免验权(限通州)】
秦少琅起身拱手:“多谢。”
苏怀义摆手:“我不给你兵不给你官,但我让他们在正厅听你说话。”
“这就够了。”
出了云烟楼,天色已经擦黑。
刘小石站在街口,看到他出来,迎上来:“苏家真帮你了?”
“帮了。”
“那咱下一步——真开打?”
“从通州开始。”
秦少琅看着远处灯火,语气平稳:
“我们,要抢他们的碗了。”
通州不比京里。
那是货走北上前的最后一道口岸,也是盐、铁、粮三大流通的关键节点,光是镇子边上的码头就有七个,渡口十六处,大小票号三十多家。
而所有这一切的正中——挂着“永顺”牌匾的盐庄,几乎就是半个官口。
永顺号。
贺家在通州的左膀右臂,明面上是私商,背后却能调动衙役、盐兵、甚至水巡队。凡是入通州者,货必须过他们账,盐必须贴他们章。
秦少琅来的时候,义粥分号的招牌刚立起来,街坊巷尾的风声已经传遍。
“听说了吗,那个京城卖粥的来了通州?”
“卖什么粥?这地方不认粥,认盐票。”
“他敢跟永顺抢生意?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