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之际,陈阳、汤如曼等人纷纷赶来送行。陈阳已经褪去了以往的自负,多了一份沉稳。他紧紧握住叶枫的手:“兄弟,未来无论在哪儿,有你就有信心。”
叶枫拍拍他的肩膀:“你也很有潜力,把握住机会,医院的未来也在你们手里。”
搬入新诊疗中心的第一天,叶枫站在尚未开诊的大厅中,四周一片崭新而整洁。大型先进医疗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药材室内整齐陈列着精选的中药材与现代化制剂设备。
柳书瑶走来,将一份资料递到他手中:“这是第一批招聘报名的简历,你可以先筛选。我已经和市卫生局沟通,中心开业前会获得一系列政策支持。”
叶枫点点头:“我们组建的是一支真正能为百姓健康服务的团队,不需要背景显赫的,只看医术和医德。”
随着时间推进,诊疗中心逐渐初具规模。从候诊区的设计,到远程会诊平台的搭建,再到核心诊疗流程的梳理,叶枫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每当夜深人静,办公桌前,叶枫仍然习惯性地翻阅最新的医学文献。他明白,身处其位,唯有不断精进,方能对得起肩上的责任。
几个月后,“万川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媒体云集,市民络绎不绝,而柳万川与市卫生系统代表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
当记者问道:“叶医生,您如何看待这家诊疗中心的未来定位?”
叶枫坚定地回答:“我们不仅要提供高端服务,更要打造一个面向大众、普惠共济的新型医疗模式。让医术回归本质,让医者仁心照进每一个角落。”
在掌声中,他的目光穿透人群,望向远方。他知道,属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就在“万川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开业满一月的那个清晨,一份特别的患者来访申请引起了接待处的注意。
申请人并不特殊,只是一位来自偏远山区的老人,名叫王大年。他的诊疗费用被全额减免,备注栏上标注:“由叶枫医生亲自审批。”工作人员虽有疑问,但没有迟疑,迅速将预约信息上报给叶枫。
叶枫看到名字,神情微动。他记得这个人——是他实习时第一次随队下乡义诊时救治过的重症患者。那时资源匮乏,他冒着风险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才勉强将病情稳住。原以为早已断了联系,没想到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再度相见。
“安排明天上午第一时间接诊,我来亲自诊断。”他说。
第二天,王大年拄着拐杖走进诊疗中心,看着四周干净整洁、设备先进的环境,眼中满是惊讶和欣慰。他一眼就认出了叶枫,连连点头:“小叶医生,真是你啊,当年你救了我一命,我这次来,是带着我们村里几户病重的乡亲来的。”
原来,王大年此行不止为自己复诊,还带来了几份手写病历,都是村中无力医治、又苦于没有医疗资源的病患。
叶枫沉吟许久,终于说道:“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惠民远程诊疗平台’,专门面向边远地区的患者,定期派出医护团队巡诊,或通过远程会诊给予帮助。”
此事很快提上议程,柳书瑶也全力支持,并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平台在两个月内落地启动。新平台开通后,首批患者来自王大年的村子,叶枫亲自主持视频会诊。
与此同时,他在诊疗中心内也启动了“青苗计划”——为年轻、有潜力但尚未获得行医资格的医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由资深医生带教,培养下一代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力量。
这一切努力,逐渐吸引了更多关注。不仅民众口碑持续上升,就连国家卫生部门也派员前来考察,赞誉其为“新时代下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典范样本”。
但荣誉背后,也并非一帆风顺。某日,一份检举信被匿名送至卫生局,质疑诊疗中心存在“非法扩大用药范围”和“高价进口设备购置未履行审计程序”。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批评声音,认为叶枫过于理想化,忽略了现实成本。
柳万川一度想动用人脉平息事态,却被叶枫制止:“让调查来证明我们的清白。如果我连这一关都不敢面对,又何谈信念?”
随后,叶枫主动配合审查,调取完整财务账目和诊疗流程记录,一切公开透明。数日后,调查组给出结论:无违规行为,所有设备购置合规,药品使用均有详细备案和专家审批流程。
舆论瞬间反转,叶枫的坚持赢得更多人尊重。记者再次前来采访他问:“您不怕权威被质疑吗?”
叶枫微微一笑:“医生,不是为了威望而存在,而是为了每一位病人的健康。”
就在“青苗计划”第一期即将结业之际,一个意外的来电再次打乱了叶枫的节奏——第一医院的院长突发心梗,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而病情复杂,需要叶枫协助会诊。
他没有犹豫,带着助手迅速赶赴市医院。当他再次踏入曾经熟悉的医院大门,迎接他的,已不再是质疑与忽视,而是所有人真诚的目光。
会诊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叶枫与多名专家反复分析数据、制定方案,最终成功稳定住病情。院长醒来时,第一句话便是:“你没让我们失望。”
叶枫没有回应,只是轻轻拉好病床上的被角,眼中有光闪过。他知道,真正的医者之路,永远没有终点。而他的下一步,将是为更多人点亮那盏属于生命的灯火。
他走出病房,手机再次响起——是国家卫生委中医发展司的邀请:希望他参与一项全国性“中西医融合示范工程”项目的规划与指导工作。
叶枫站在市医院的长廊尽头,窗外阳光洒落,他低头看着手机上那条来自国家卫生委的正式邀请通知,眼神沉静而坚定。
这一次,他已不再只是个被动参与者,而是被国家赋予指导权的专家。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更是一次能影响全国医疗发展方向的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