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纵横小说App,新人免费读7天
已抢580 %
领免费看书特权

第六章

春秋乱战 3.1宋随齐业

九合诸侯

春秋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此地是姜尚的封地。经过数几任国君的治理,齐国的疆域东濒黄海,西临古黄河,北抵渤海,南接莒鲁。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由长子吕诸儿继位,史称齐襄公。其执政期间骄奢淫逸,荒淫无道,与其妹文姜乱伦,杀害妹夫鲁桓公,最终由于“瓜熟换防”事件被连称和管至父联合公孙无知设计谋害,公孙无知自立为王,但随后被大夫雍禀杀害,齐国一度陷入无君时期,贵族纷纷寻求新的君主,齐襄公的两位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成为主要的候选人,但这两位候选人都不在国内,所以在那个时代,他们二人谁先回国谁就是下一任齐国君主。由于莒国距离齐国较近,在公子纠麾下的门客管仲便向鲁庄公借一支军队去截杀公子小白。正如管仲所预料的那样,在回齐国的路上拦截到了公子小白,并且也射中了他。但是公子小白还是先一步回到国都,原来管仲的那一箭只射中了小白的衣带挂钩,小白通过咬舌吐血骗过了管仲,随后星夜兼程在公子纠进入齐国境内之前登上了齐国王位,史称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为报管仲的一箭之仇,立刻发兵攻打鲁国,要求鲁庄公杀掉公子纠,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鲁庄公迫于无奈只好照办。但是齐桓公的幕僚鲍叔牙与管仲是多年好友,知晓管仲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便向齐桓公举荐他。于是齐桓公赦免了管仲,并任命他为相,协助自己管理国政。

管仲相齐后,尽心辅佐齐桓公的霸业,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的改革。①在政治上,实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制度;②在经济上,推行均地分力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改革,实行盐铁专卖,官府对物价进行调控,保证市场的稳定;③在军事制度上,开创“营”,实行寓兵于农的思想;④在社会管理上,践行“礼法并重”的理念,用礼义教化和法律约束治理民众;⑤在外交上,奉行尊王攘夷的方针,尊崇周天子的权威,抵御外族的入侵。在管仲与“桓管五杰”的辅佐下,增强了齐国的综合国力,为齐国称霸准备了物质条件。

公元前681年,齐国前期多次攻伐鲁国失败,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与周王室联姻,迎娶周庄王之女共姬,以周天子的名义拉拢诸侯国。同年,齐桓公奉周釐王之命于齐国边境的北杏召集诸侯会盟,由于此时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威望并不是很高,所以仅仅只有宋、蔡、陈、邾四国前来。于是在会盟结束后齐桓公以不尊盟约为由讨伐鲁国,最终迫使鲁国求和,随后将卫、郑两国拉入同盟,最终通过鄄之会、阳谷之会、召陵之盟、葵丘之会等多次会盟确定了齐桓公中原霸主的地位,也开启了诸侯会盟的政治传统。但随着管仲和“桓管五杰”的离世,齐桓公晚年被易牙、竖刁迷惑,沉溺于酒色之中。公元前643年重病的齐桓公被幽禁至死,齐国陷入长达三十多年的五子争位时期,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国力逐渐下降,九合诸侯的荣光不复存在。

公元前609年,昏庸的齐懿公被近臣邴歜和阎职刺杀,并废黜懿公之子,迎立公子元继位,史称齐惠公。他在位期间,任用国佐、高固等贤臣,与鲁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夺取济西之田,两次讨伐东夷的莱国,为齐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提供了保障。

公元前599年,齐惠公病逝,其子无野继位,史称齐顷公,惠公时期的宠臣崔杼被国氏、高氏联合驱逐,逃往卫国避难。

公元前589年,鞌之战齐军大败,被迫与晋国结盟,归还侵占鲁、卫两国的军队。此战过后,齐顷公对内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对外与晋交好,为齐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元前581年,齐灵公继位,他执政初期依附晋国,参与晋国主导的征伐会盟,俨然一副晋国小弟的做派。然而,随着晋国霸权的衰落,齐灵公以周灵王赐命为契机,在晏弱、晏婴的辅佐下,覆灭东夷的莱国,并联合楚国进攻其他中原诸侯国,趁机摆脱晋国的控制,试图光复桓公时期九合诸侯的荣光。公元前555年,晋国联合鲁、郑等十二国在济水重温湨梁会盟上的誓言,共同讨伐齐国,联军通过战车拖柴扬尘、正面强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和散布虚假情报等手段,在平阴大败齐军,俘虏殖绰、郭最等将领,劫掠齐都临淄的城郊,于次年春签订停战协议。平阴之战后,齐灵公的身体状况恶化,在立嗣问题上反复无常,最终引发齐国内乱。

公元前554年,齐灵公病逝,大臣崔杼帮助公子光继位,在句渎之丘逮捕并杀害公子牙,史称齐后庄公。他执政期间勾结晋国叛臣栾盈与晋国交战失败,与崔杼的妻子棠姜私通,最终崔杼联合庆封弑君,并要求齐国史官记载齐庄公因疟疾而死,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叔三人秉笔直书惨遭杀害,直到太史季依旧如实记载,崔杼只好作罢。

公元前547年,崔杼拥立齐庄公之弟杵臼为国君,史称齐景公。年幼的齐景公被迫任命崔杼、庆封为右相与左相,然而二人因权力斗争失和,崔杼因家族内乱被杀,庆封则因专权跋扈被齐景公联合国内贵族驱逐出境。齐景亲政后,任用晏婴、田穰宜等贤臣,使齐国的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援宋抗吴、抵御晋燕联军、组建反晋联盟等措施提高了齐国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但齐景公在晚年贪图享乐,大兴土木,卿族势力大大增强,立幼子吕荼为太子,命国惠子和高昭子等人驱逐其他公子。公元前490年,齐景公逝世,公子荼继位,史称齐晏孺子。但齐晏孺子在位仅十个月,田乞联合其他卿族发动政变,迎立公子阳生为国君,史称齐悼公。此后,田氏家族在简、平、宣、康时期逐渐掌握朝政大权,成为齐国的实际统治者。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正式册封为诸侯,成功取代姜氏政权,史称田氏代齐。

过度仁义

宋国的开国君主是商王帝辛长兄微子启,与夏朝后裔、帝舜后裔并称为二王三恪,是周王朝重要的文化传承地。

宋国的宋襄公作为“尊王攘夷”的坚定拥护者,在齐国内乱时期联合其他诸侯国拥护齐孝公继位,稳定齐国政局。这次行动使宋襄公在诸侯中的声望有一定地提高,于是便想效仿齐桓公召开会盟称霸侯,但未能成功,反而在盂之盟被楚成王俘虏,并以宋襄公为要挟,一路打到宋国的国都商丘。在宋国太宰子鱼的顽强抵抗和鲁僖公等诸侯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释放归国。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宋襄公决定兴师伐郑以显君威,大司马公孙固与公子目夷认为郑国是楚国的国,一旦攻打郑国,楚国必定援助,到那时宋国有灭国之危,故劝其罢兵,但宋襄公一意孤行,坚持伐郑。郑文公在知晓宋国入侵之后,火速向楚国求援。楚成王即刻起兵攻宋以救郑,于是宋襄公不得不从郑国境内撤军,返回国内。但听闻楚军还在陈国向宋挺进的途中,宋襄公为阻敌于边境,在泓水北岸列阵,以待楚军。

公元前638年冬,楚军推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宋国将领纷纷向宋襄公请战,趁楚军尚未完全渡河发起进攻定然能打败他们,但宋襄公不允;待楚军渡河未成行列之时,将领们再次请战,宋襄公还是不允。等到楚军完全渡河并摆出军阵之时,宋襄公才下令发起进攻,最终被气势正盛的楚军打败,宋襄公本人也中箭负伤,依靠宋国军队拼命厮杀才没有让宋襄公再次成为俘虏。这一战反映出宋襄公极大的性格缺陷,注定无法成为齐桓公那样的春秋霸主,次年由于箭伤去世,在去世前善待了流浪列国的晋公子重耳。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因为宋襄公的仁义将其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PS: 感谢各位客官的阅读,如有史事错误,在下证实后将进行更正,并对纠错的第一位客官进行小小的礼物

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看最新章节

海量好书免费读,新设备新账号立享
去App看书
第六章 春秋乱战 3.1宋随齐业
字体
A-
A+
夜间模式
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
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
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
福利倒计时 05 : 00
立即领取
05 : 00